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文学与经济代表了人的生命追求的两极,它们分别以理想性和现世性为特征.两极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张力,它们都代表了人的本质需要,市场经济给人们提供了获得现实幸福的可能性,而文学则给人以精神的补偿,丰美的物质享受可以塑造高雅的文化外观,但却无法掩饰人文精神的苍白无力,难免使人产生美中不足的遗憾.邢襄经济与文学已初建和谐文明的互动机制,它们在互动发生、发展中产生良性循环,共同促进着邢襄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学的经济品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路 《江淮论坛》2001,(5):87-90
文学与经济在传统文化观念中属冰炭不容的两极。本文从文学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经济环境 ,与文学本体内部的经济元素两个方面 ,批判传统文化中非科学的观念 ,揭示与阐述文学与经济从古至今密不可分的关系 ;强调这一科学认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电影和文学在交叉与分离中的互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熙  向怀林  侯平 《中州学刊》2004,(4):112-114
文学家以文字叙述故事,而电影则用形象的视听画面描绘故事.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但彼此间又存在着分合难定的暧昧与紧张关系.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其最明显、最直接的联系是电影对文学作品的大量改编.文学和电影之间又存在着不可调和性,它们各自沿着不同的艺术轨道发展.电影和文学正是在交叉和分离中实现了互动.  相似文献   

4.
经济与文学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培恒认为,文学的形态和发展都与经济具有密切的关系。经济对文学的推动作用是多方面的,这主要表现在,通过对人性的影响而影响文学的内容,通过推动人的生活方式及需求的演化而影响文学的发展。胡明找到了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研究中国传统文学的四条途径:(一)体现在文学作品与作家头脑里的经济意识与经济理念;(二)传统文学作品中描写的经济生活与社会形态;(三)经济生活对中国传统文学生存发展的促进与制约;(四)文学史人物微观具体的经济活动与其文学活动的关系。陈大康通过对《瀛寰琐纪》的产生、出版延误乃至最终停刊的现象及背后原因进行个案分析后认为,报刊文学既是精神产品又是商品,其发展既遵循文学发展的规律又受到商品交换法则的制约,两种约束形成融为一体的舍力,规定着文学的生存形态。董乃斌指出,唐代获得文体独立的小说,萌芽雏形阶段的说唱、戏剧和市民文艺,包括寺庙中发达的演说经变和俗讲,以及一度极为兴盛的敦煌文学,都和其时的经济状况有着深刻的联系。许建平认为,文学具有双重属性,既有精神的属性又有经济的属性,因此,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不应局限于精神属性与层面的研究,而应扩大为物质一经济属性与层面的研究。这样,文学的研究才能还其本原,文学研究被遗失的部分才能复原。  相似文献   

5.
许建平 《社会科学》2008,3(3):165-170
经济生活不仅伴随于文学活动的过程,而且直接参与并影响文学的活动,这种对文学活动的影响表现为文学发展、演进的动力,源于人的原欲,表现于生活中的利益,流注于情感,内涵于美感.正因如此,从经济生活的视角研究文学便是文学研究的一条可行之路,其基本方法视角有与之相关的四个方面:其一,寻找经济与文学在人的欲求层面的共生关系;其二,寻求经济利益与文学表现在情感层面的共震关系;其三,寻找利益情感与精神情感在美感层面的交融转换关系;其四,寻找经济生活与文学生活在生活层面的共源性、契合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学,即为20世纪初至今的现代中国文学.其价值观体系的建构基于以下几种价值性的有机关联,一是现代中国文学自身结构的价值性,它是由现代中国文学诸功能的价值的融通与整合而生成的;其次为现代中国文学价值观体系的基质,是由中外古今人文理念的融通与整合而确立的;再者是建构目前中国文学价值观体系的和谐理念,这一理念在促进人与生态、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共存共生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健全了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竞争与和谐关系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争与和谐相互联系.从理论层面而言,竞争与和谐的关系是属人关系,是对人的生存方式及社会关系是否具有合理性的追问,它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之中,以人际交往互动为前提.从实践的层面而言,竞争与和谐的关系体现的是社会的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的关系.融入了竞争与和谐的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二者相辅相成,它们的共同作用推动着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哲学的角度着重论述了文学人类学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文学与人同构和互动的关系 ;现实、虚构和想象三元合一的关系 ;文学的审美修辞性与人的生成智慧性的关系 ;各民族文学“主体间性”的对话交往关系。并指出文学人类学体现了一种以人类的本质特征为基础的人学本体论 ,是一种跨学科的整体性文学观  相似文献   

9.
人的共同性和人的差别性与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共同性与文学人、人性、人的性格、社会地位、生存状态、生活方式、思想、文化心理结构、需要、意志、愿望,都既具有共同性,又具有差别性。人身上所拥有的一切因素、属性都是共同性和差别性的矛盾和统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事物之间的共同性和差别性的辩证关系论述得十分深刻和精湛。恩格斯认为,任何事物的特性都是同一和差别的集合体,“这些特性,一部分是共同的,一部分是相异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①。他进一步指出“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两者“是同一个东西的两极,这两极只是由于它们相互作用,由于差别性包含在同一…  相似文献   

10.
李建平 《学术论坛》2007,(3):147-152
文学桂军在为当下中国文学提供文学佳作和作家成长的新鲜经验的同时,提供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文学、文化与经济良性互动的一种可资借鉴的模式。文章通过对文学桂军文化经济实践的论述,论证当今时代文学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应具的三种形态及其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二十世纪世界文学发展的历史,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宏伟画卷,在这个世纪中,文学发展风云多变,人们进行了广泛而持久的艺术实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现代人,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变化,伴随着后工业社会物质的富有与精神的贫困,以及随之...  相似文献   

12.
清代诗学与地域文学传统的建构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明清以来区域经济的普遍开发 ,促进了地域文化的多元发展。人们对地域文化差异和地域传统的认识 ,随着交通和传播的发达而加深。与地方志编纂相伴的地方性文学总集、选集和诗话不断涌现 ,使文学的地域传统日益浮现出来 ,并在人们的风土和文化比较中得到深化 ,由此形成与经典文本所代表的“大传统”相对的地域性的“小传统”。这种小传统以方志、总集和领袖人物的影响等多种力量左右着地方的文学风气 ,同时成为文学批评中重要的参照系。当小传统与大传统在审美趣味和创作观念上出现差异 ,趋向不一致时 ,小传统往往具有更大的影响力。透过清代诗学 ,可以清楚地看到小传统与大传统的互动 ,以及从中不断建构起来的地域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13.
从19世纪中期特别是清末民初以后,封闭的农业、手工业经济逐步向半封建、半殖民经济形态转型,作家们的经济生存方式、价值理念、审美意识等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开始以新的文化立场审视经济结构变化中的人、事,不再避谈金钱、物质,而是将经济基础视为考察人物在社会生活中是否自由独立的重要维度,经济生活与人的解放之关系成为书写的重要内容,文学逐步走出古典形态.新的文学既批判封建经济关系对生命的压制与蔑视,又解剖现代资本与封建势力相互缠绕致使社会畸形发展的现象,其中寄托着经济转型过程中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与价值立场,是一种经济因素和现代性不断生长的文学.  相似文献   

14.
<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文学选刊在当代文学的传播、评价、生产引导机制中居有重要的甚至是支配性的地位.它们主导着当代文学的大众传播,它们居于当代文学评价等级的高端并领导着其他文学评价活动,它们引导著作家的创作,影响着原创性期刊、图书出版等文学生产机构的活动.这使得选刊这种媒体及其活动,成为当代文学运行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纽结点.  相似文献   

15.
布迪厄认为,文学场从性质上来看,是一个围绕着文学的幻象组织起来的、与日常的经济逻辑相反的信念的生产场。从文学场的内部空间结构上来看,根据文化资本的构成和数量,存在着动态的具有等差的位置空间,具有较多文化资本的文学行动者占有统治位置,反之亦然。文学行动者由于其拥有资本会与社会轨迹产生相应的习性,这种习性又引导着他试图在文学场中占据与自己相适应的位置。文学行动者总是不安于自己所处的位置,总是倾向于获得更多的文化资本,并获得垄断文学合法定义的权力,这就引起了正统与异端之间的连续不断的符号斗争。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人们不愿将文学与消费相提并论,唯恐亵渎读了前者。然而,当商品经济的巨大浪潮强烈地冲击着文学殿堂,使文学处于困境时,我们才不得不重新审视文学与消费的关系;原来它们不仅不是对立的,而且是唇亡齿寒的休戚相关。这种关系已经有着漫长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本土社会文化在中国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的互动交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要研究中国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的互动关系,就必须要研究中国翻译文学与本土社会文化的互动,因为文学是社会文化这一大的多元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文学的互动离不开文化的参与.中国本土社会文化不仅积极参与中国翻译文学与本土文学的互动交流,而且还构成了二者互动交流的主要互动方式.  相似文献   

18.
宋元时期泉州海外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泉州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也带来了文化的繁荣兴盛。泉州的宗教文化在这一时期呈现着丰富多彩的局面,不仅外来宗教异常活跃,泉州本地的民间信仰在这一时期也非常兴盛。它们与泉州社会经济和谐繁荣密不可分。本文拟以泉州民间信仰通远王崇拜网络为例,说明宋元时期泉州神缘与商缘的和谐互动,对泉州社会经济的和谐繁荣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魏晋南北朝经学与文学之互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昔南北朝时期,文学与儒家经学之间不仅仅是对抗,二者还有互动.这种互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学在批评和创作领域从范畴、理论、题材、表现手法、句式风格以及审美标准等对经学进行借鉴与转换;二是随文学思想的发展,人们对经典又进行着文学的审视与解构.这种互动发生的原因主要在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学的广泛深入传播与文学的巨大发展,以及经学家与文学家身份的合一.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8,(11):114-118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媒介的重心也正在经历着从非电子媒介向电子媒介的转变,媒介自身主体理性慢慢开始觉醒。文学开始呈现出在不同媒介间转换的现象,文本由单一的媒介性走向了跨媒介性。在不同媒介下的文本发展,必然会产生新的文学样式、新的文学审美,为文学未来的发展产生新的助力。因此,如何看待文学文本的跨媒介性转变,将会成为研究文学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