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0 毫秒
1.
柳宗元自27岁丧妻之后直到去世没有续娶,但至少有两个妇女与柳有同居关系,并生有子女。促使柳氏蓄妓生子的真正原因是其婚必与大姓的婚姻观。柳氏先人固有的高贵血统影响并促成了光耀门庭的志向,仕途既不得意,被贬瘅疠之地,也只好寄希望于娶“士人女子”为妻,以保证血统的纯洁性。柳宗元当初娶“素被足疾”但出身“郡姓”的原配杨氏也证明了这一点。柳氏的这种庸俗落后的婚姻观使他不幸的生活更加不幸,从而增加了其一生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2.
中古弘农杨氏为北方大族,但却并非汉魏以来杨氏之旧门。此支杨氏因与文明太后之特殊关系而兴起,为了使其家族跻身一流高门之行列,除过伪冒高门之外,建立优美之门风也是其重要举措。此外,在发展道路上,杨氏选择了“文武兼重”的策略并进行了较为成功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柳宗元诗评解随笔陈增杰一、“李、元二侍御”谁指柳宗元七律名篇《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为元和六年(811)十二月在永州吊念吕温所作.诗题中“李、元二侍御”,明蒋之翘辑注《柳河东集》卷四二注:“元侍御名稹。是时德自东台监察御史,贬江陵...  相似文献   

4.
【说明】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后人称他为“柳河东”。因他曾在柳州做过刺史(一州之长官),又有“柳柳州”的别称。他是唐代著名的法家、文学家。 他生活在“安史之乱”之后,正是唐封建王朝国势衰弱、政治腐败,朝廷的统治势力逐渐转移到代表大官僚大地主利益的宦官集团的手中,地方分裂势力的代表藩镇日益  相似文献   

5.
司马光根据柳宗元、刘禹锡调入朝廷的时间,把王叔文集团的结成,定在贞元十九年,但未说明其成员自何时结识,而据柳宗元的一封信中提供的材料,可知柳、王二人结识的时间。“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在柳州贬所给左拾遗萧俛写了一封信,提到自己“与罪人交十年,官又以是进。……”(《柳宗元集》卷三十《与萧翰林俛书》)罪人系指王叔文。写此信时,柳宗元年“已三十七矣”。其又言“永贞革新”“时年三十三”。那么三十七  相似文献   

6.
论柳宗元对儒学发展新方向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柳宗元在儒家革新运动中的作用 ,研究者往往重韩轻柳。其实柳宗元对于儒学变革的探索 ,如提倡把握“孔氏大趣”以取代传统的解经方法 ,拨开两汉以来笼罩在儒学上的神学迷雾 ,重申原始儒家的人本精神 ,提倡重视“生人之意”的“大中之道” ,提倡援佛济儒、取其韫玉的新儒释观 ,在儒学发展史上都具有承先启后的意义 ,代表了儒学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是我国晚清著名的私家 藏书楼,以藏书宏富而驰名中外。 在海源阁藏书中,杨氏视宋版“四经四史”为镇阁之宝,别辟书室以珍藏,额其室名为“四 经四史之斋”。本文对海源阁所藏“四经四史”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8.
在“四人帮”大搞“评法批儒”时期,韩愈,柳宗元一被打成“儒家”,一被捧为“法家”,抑扬逾分,褒贬失实。粉碎“四人帮”后,学术界各抒己见,对韩愈、柳宗元重新进行讨论,学木研究正从昔日的混乱中走了出来。这里综合介绍一些重要的讨论意见。 (一) 关于韩、柳的政治态度  相似文献   

9.
柳宗元对永贞事件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柳宗元来说,永贞事件是他一生的转折点。本文通过对柳宗元被贬永州之后文章的分析,指出柳对永贞事件的反思始终贯穿着他的后半生。在这种由表及里的反思中,柳意识到“二王”执政触犯了封建王朝的官僚体制,对其执政的合理性提出了怀疑。本文特别把柳的寓言与这种反思联系起来分析,指出柳的寓言中体现了他对永贞事件的看法,从而对这些著名作品提出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创作论角度审视韩愈、柳宗元的散文理论 ,指出韩、柳都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 ,柳比韩更重视作家的艺术修养 ,但二人对作家生活阅历修养重视不够 ;在创作动力上 ,柳宗元“思奋其志略”说比韩愈“不平则鸣”说更进步 ;在创作风格上 ,韩、柳虽有自觉的风格追求 ,但没有形成明确的理论认识 ;在文辞观上 ,韩力主创新 ,柳重文更重质  相似文献   

11.
唐玄宗杨贵妃五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玄宗杨贵妃五题卞孝萱汉族与鲜卑族混血的李唐皇室,对妇女的贞操问题,不如汉族传统之重视,初唐尤其如此。试举三例:(一)唐太宗之兄建成、弟元吉,死于玄武门之变,元吉妻杨氏入后宫,生子名明。《新唐书》卷八十《太宗诸子传·曹王明传》云:“母本巢王(元吉)妃...  相似文献   

12.
柳宗元世系,見宋、文安乱:“柳先生年譜”,唯以体例所限,語焉不詳。清、輝發撰“柳先生年譜正誤”,亦仅条举疏失,殊欠詳备。最近施子愉先生刊布所撰“柳宗元年譜”,鉤稽覈研,極为精到;然其世系部分,似可仍加詳賅。爰出旧据柳集詩文及有关史傳所为小稿,重新釐訂,为作文氏柳譜世系之补正。另以柳譜原有世系表附綴篇末,借資比照。笔者虽志存补苴,而力实未逮。譌誤之处,所在多有,指瑕糾謬,敬俟通人。  相似文献   

13.
由于学术讲究领域长期存在“抑韩扬柳”倾向,有些中国哲学史或思想史把韩愈、柳宗元作为唐代政治上的保守与进步两大势力的代表,再从而把韩愈、柳宗元作为唐代哲学思想上的唯心与唯物两种倾向的代表,这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最好的办法,是对  相似文献   

14.
弃逐逆境中的柳宗元,其情绪的主导方面是“怨怼忿愤”。柳宗元的愤懑,主要来源于“有劳而见罪”、无辜而被逐,以及因此遭受精神和肉体的折磨。柳宗元愤而启,悱而发,用自己的方式宣泄郁愤。他愤山、愤水、愤物,归根到底却是愤人,愤“灵”与“帝”。当宣泄的对象归结到“灵”与“帝”的时候,柳宗元的愤悱便发生了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15.
笛福在小说《罗克珊娜》(1724)中塑造的“小三”形象“罗克珊娜”与陈寅恪在为明末才女柳如是“沉冤昭雪”的传记文学作品《柳如是别传》(1953-1963)中塑造的“小三”形象“柳如是”(亦称“河东君”),以各自发自内心的禀性、才情,共同保持着“屈辱”中的动人“风采”。她们均具备非同寻常的智慧,重情重义且怀感恩之志,挑战男性性别且与男人“试比高”。但来源于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在行为动机上有所差异:(1)罗克珊娜的智慧(“算计”)背后隐含着浓郁的商品经济意识;柳如是的智慧(“行贿”)背后涌动的是一种踏破铁蹄、上下寻觅的真爱。(2)罗克珊娜的情义背后是金钱,是功利;柳如是注重的情义隐含着“人贵物贱”“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儒家人本思想。(3)罗克珊娜挑战男性,是打“自由”之名,行钱财之实;柳如是身着男装,挑战男性,是对牧斋君身上体现的博学、智慧的儒雅之气的顶礼膜拜。对二者的跨国、跨语、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对于英国18世纪文学、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及比较文学平行研究、陈寅恪研究有着不容忽视的学术价值及文本化价值。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今存有关佛教的文章30余篇,以至多有评者认为柳宗元是佛教忠实信徒。柳宗元好佛既有家庭影响,也有社会环境的原因,更有个人对佛教独到的见解。“好佛”是为“求道”,“好佛”是为“统合儒释”,同时也反映其入世与出世的思想的碰撞。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革新运动的主将,他在散文体裁的创新方面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以《永州八记》为主体的山水游记,摹山绘水,寄情托思,最富诗情画意,代表着唐代散文的最新成就.北宋孔武仲云:“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本文试图从绘画与游记散文相通的几个方面入手,探讨一下柳宗山水游记的文学创作规律,及其独具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说:“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刘禹锡《祭柳员外文》也说:“惟君平昔,聪明绝人。”可见,在朋友眼中,柳宗元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应与一般所谓的愚者有着天壤之别。但是,经历了永贞改革的政治风暴以后,柳宗元却一再以愚、拙自嘲,以“愚者”自命,甚至把冉溪更名为愚溪,筑室而居。这样巨大的反差,出现在他贬后的作品中,相当值得重视。因此本文拟就此一论题进行深入部析。期使他的“愚者”形象得以如实呈现。  相似文献   

19.
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曾指出:“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人之所见有同异,吾子无以韩责我。”有人据此就说柳宗元“不敢为人师”,这实乃皮相之见。事实上,柳宗元始终在为人师,当年他在京都就广纳后学,据其《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中说:“往在京师,后学之士到仆门,日或数十人,仆不敢虚其来  相似文献   

20.
韩柳论“文”寇养厚韩愈和柳宗元在论及文道关系时虽然都认为“道”是文的内容,“文”只是道的载体,“明道”是为文的目的,“为文”只是明道的手段,但是,他们古文理论的精华却在于对“文”的论述。论“道”之目的在于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论“文”之目的则在于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