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莎士比亚戏剧和汉乐府诗歌分属两个不同的时代,代表不同民族的文化.但其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孔雀东南飞>都是通过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控诉了封建礼教,赞扬男女主人公对个性解放和爱情幸福的追求,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通过比较其社会背景、人物性格等,不难看出东西方爱情悲剧观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宦娘>的本事至少有三个.考察它的本事,就发现<宦娘>从本质上说不是一篇爱情小说,它应该是一篇地道的友情小说,或者说它写了爱情又写了友情.<宦娘>中采用了"琴"和"筝"这两个古老物象,一般说,琴代表友情,筝代表爱情.  相似文献   

3.
在<倾城之恋>中,自流苏与范柳原的情感纠葛反映出张爱玲对于爱情的矛盾和其内心的分裂,一方面她嘲笑和否定爱情,对人生抱一种虚无、怀疑的看法;另一方面她又渴望爱情的出现,希望获得男女之爱.<倾城之恋>中范柳原的失败,也就代表着张爱玲理想的爱情与人间有爱的看法的破灭.  相似文献   

4.
于连是司汤达小说<红与黑>中的人物,拉尔夫神父是考琳·麦卡洛小说<荆棘鸟>中的人物.他们既有相同点,又有区别.文章对比了两位主人公的背景、经历和最终结果,其相同点是他们都是从社会底层努力向上流社会、权力中心爬的小人物,虽然背景、经历不同,所采取的手段不同,但他们的命运都是相同的,即为了追求权力而放弃了爱情,最后因此受到惩罚而死.  相似文献   

5.
宗教是俄罗斯文化的重要方面.拉夫列尼约夫的中篇小说<第四十一个>在讲述惊险离奇的浪漫故事时,不只是写你死我活的战争和战火中的爱情,更遵循俄国文学源远流长的宗教传统,在人物、语言、意象、情节等方面都可找出与圣经的一一对应关系,使整部作品成为一个象征结构,传达出民族心态中强烈的悲剧意识和宗教情结.  相似文献   

6.
宗璞的<红豆>自发表以来,一直颇受争议,主要是对其主题革命战胜爱情的分歧.用小说修辞学的方法,从叙述者、主人公、读者三个不同视角,可挖掘出导致文本主题与实际效果差异的深层原因:革命战胜爱情的确是作者最初的创作意图,然而这一意图并非发自内心,而是受当时政治压倒一切的时代氛围的影响.作者依靠了两个不同的身份--叙述者和主人公一分别传达自己的意图,而两个身份之间的不稳定性最终导致了作者的情感分裂.因此作者在极力表现这一主题时,显得用力不当,由此导致文本主题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7.
民族苦难与文学的空白——在剑桥大学东方系的讲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一个民族的历史,都是一部苦难的史诗.关于苦难的文学书写.也因而所在多有.在俄罗斯,有<战争与和平>、<古拉格群岛>;在拉美有<百年孤独>;在美国有<根>;在欧洲有<悲惨世界>和<变形记>.可是,在中国,面对民族的苦难,我们却没有充满作家个人伤痛的深刻思考和更为疼痛的个人化写作,没有写出与这些苦难相匹配的作品来.这是我们中国作家的局限,也是中国作家和当代中国文学面对民族苦难历史的伤痛和内疚.  相似文献   

8.
"潘金莲母题"发展及其当代命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金莲的"美"与道德失范两种对立的情感因素被熔铸在"潘金莲母题"的具体意象上,象征性地显现了人的伦理意识和自然情感冲突.这种冲突人类的过去、现在、将来都会遇到,都在想办法解决,又永远处在妥协的状态中,母题原型便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发展演化着.<水浒传>、<金瓶梅>、<义侠记>、<潘金莲>等作品提供了母题演化的具体文本,潘金莲、王婆、武松等人物形象承载了母题的特别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9.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短篇小说,故事讲述的是两个觉醒的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之间的爱情故事,或者说是他们从相识、相知、相爱到最后爱情破裂,甚至于付出生命代价的情感悲剧.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作家张洁的<无字>和澳大利亚作家克里斯蒂娜·斯特德的<热爱孩子的男人>这两部作品都运用了女性描写来颠覆传统的父亲和母亲形象,消解爱情神话,通过这些方式都在不同程度上对传统意义上的"家"这一概念进行了解读,从而在反抗父权制的同时传达了女性主义的心声.  相似文献   

11.
“爱情”这一概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着相似的隐喻映射,如比喻容器、植物、火、旅途、战争等。同时,由于两个民族在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性,“爱情”这一概念在两种语言中也存在着不同的隐喻认知。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爱情”的概念隐喻语料,揭示了其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投射的范围及其异同。  相似文献   

12.
<慎旃集>是查慎行入仕前山水诗作的精华.行旅过程中,视觉引发的心理和情感的变化,使<慎旃集>中的诗歌呈现出一种类型化,即人在旅途模式.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对异地山水风俗的欣赏和喜爱,是贯穿于<慎旃集>的两条情感线索.查慎行行旅途中秉持随顺自然和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调和了这两种互相矛盾的感情,从而使<慎旃集>中的山水记游诗在体现类型化的同时,也具有安顿心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与传统现实主义革命悲剧不同,中国当代作家杨金远的短篇小说<官司>(2002)与当代导演冯小刚执导的红色大片<集结号>(2007)深刻揭示了后革命时代公民伦理与革命伦理之间的道德商谈.电影<集结号>对小说<官司>的改编采用了保留、增添、改变和删除等手法.电影文本与小说文本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号声真相的探询、残酷战争的展现以及象征仪式的出场三个方面.通过改编,电影<集结号>有力地强化了公民伦理与革命伦理在真诚性和生命观两个层面的剧烈冲突,以及二者通过修复共识而又相互依存的悲剧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茶花女>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两篇小说在题材、主题、情节、人物诸方面有着显而易见的相似性;另一方面,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二者于上述种种相似之中又颇存异别.阿芒真诚狂热的爱情于玛格丽特具有灵魂救赎的意义,<茶花女>可以说是一曲爱情的颂歌;杜十娘对婚姻的巧作安排则是出于风尘女子皈依人伦的强烈渴望,<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体现了中国伦理本位文化传统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5.
重新解读<安娜@卡列尼娜>的文本和分析列夫@托尔斯泰的家庭生活,不难看出婚姻爱情主题才是<安娜@卡列尼娜>的众多主题中的基本主题,列夫@托尔斯泰的婚姻爱情观和这一婚姻爱情主题具有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两汉时期,随着礼教的确立和巩固,<诗经·国风>中民间青年男女之间自由而活泼的爱情之歌逐渐消歇,更多的出现了吟咏女性在婚姻生活中处境和感受的作品,其中徐淑的作品在汉代女性创作中成就较高.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答秦嘉诗>、<答夫秦嘉书>、<又报嘉书>等,在汉代女性文学中的贡献和地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7.
一样相思别样情——论《呼啸山庄》的爱情描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啸山庄>是一部独特而又经典的爱情小说,作品中表现了三种不同的爱情凯瑟琳与希刺克厉夫之间的爱情是寻觅原始自我的爱情,是人类原始天性的产物;凯瑟琳和林悖之间的爱情迎合了世俗的标准,是世俗社会的产物.这两种爱情相互冲突,使人类陷入情感的危机当中.而哈里顿和凯蒂之间的爱情是前两种爱情的融合与延续,是作者在作品中所描写的爱情的美满结局,代表着人类爱情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具体分析<莺莺传>与<西厢记>中的人物形象与情感模式,探讨了两部作品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九歌>所写主人公对恋人的追求无不以失败而告终,表现了其追求美好理想的"必然要求"与这种要求的不可能实现的悲剧冲突.李商隐的爱情诗多抒写带有悲剧性的情感内容,其爱情追求方式、爱情诗中的情韵、爱情诗中的神话、比兴元素,都有明显的受<九歌>影响的痕迹,李商隐与屈原相似的时世、人生遭际使他们时隔千年而心灵相通.  相似文献   

20.
情感是建筑构成的重要因素,只有充分了解建筑的情感内涵才能更好地领略建筑迷人的风采,对于形制大体相似、缺乏个性特征的中国古代建筑尤其如此.建筑中情感因素的构成是多方面的,但都离不开其所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即时代、社会和民族的影响.而文学对于时代、社会和民族的反映,又正是以情感为基本特征的,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女性是爱情的绝对主角,因此文学中女性的情感空间也就成为建筑情感内涵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建筑的空间特点分析入手,对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女性情感空间进行了细致解读,以期为中国古代建筑的审美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