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07年11月17日,美国驻奉天总领事威廉·司戴德前往海参崴面见塔夫脱,并呈上了一份分析满洲现状的备忘录。这份材料详实地介绍了日俄战争后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扩张、中日间关于东三省问题的交涉、东北当局及唐绍仪引进美国资本的愿望等,其中包括21项谴责日本满洲政策的独立指控。这对塔夫脱就任后"远东特色"内阁的形成,两次"以最有力的方式"要求参与湖广铁路借款、锦瑷铁路借款、组织六国银团、合办币制实业借款等一系列在华政治经济利益的拓展,及其与列强争夺对中国的控制权等远东政策调整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美国金元外交政策出台的嚆矢,并揭开了此后三十年日美对抗的序幕,为太平洋战争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2.
1935年3月,苏联单方面出售中东铁路给日本,标志着苏联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权益已经丧失,东北地区的矛盾由中日、中苏三者之间的矛盾,变成了中日两者之间的矛盾。只要中国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就可完整地收回整个东北的主权,无需再与苏联交涉。正如李维诺夫曾在1935年6月19回答复中国政府第二次抗议时所说的:“苏联出售中东铁路股份对中国是相当有利的,……当中国希望收回‘满洲’时,它就能最终收回铁路而无须向苏联偿付。”①如果苏联履行诺言的话,日本投降后,包括中东路在内的东三省主权理应无偿转归中国所有。然而历史的发展却非…  相似文献   

3.
东北铁路的发展最早可追溯至1891年。这年,清政府北洋大臣李鸿章以“俄患日亟”为由,奏准展筑由林西镇起,北出山海关,经锦州、盛京(今沈阳)、最后抵至吉林的关东铁路。1894年,铁路修到辽宁省的中后所(今绥中)。自此,揭开了东北铁路发展史的第一页。自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图谋在中国的铁路权益。1897年8月,名为中俄合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学者对义和团运动期间的中俄战争一直关注不够,1996年出版的达旗升的《1900年满洲的俄中战争》是填补空白的重要著作。达旗升对这次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具体进程做了详尽、准确的研究。他利用大量俄方档案,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多元素平衡理论以及后现代理论等理论方法,客观展示了1900年中俄战争的全貌,揭示出这次战争对中俄两国的重大影响,指出了这次战争的性质是俄国蓄谋发动的侵华战争。达著的不足之处是对中方资料和成果的借鉴不够。  相似文献   

5.
义和团与美国对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和团运动暴发后,美国舆论既关心美国在华利益,又不希望过深卷入中国事务。美国政府担心列强进一步瓜分中国,损害其“门户开放”政策。因而,在赔款谈判中,力图维持中国现状,避免被排挤出中国市场;同时,敦促列强一道乘机攫取更多的商业利益。为此,美国希望列强不要索取超出中国支付能力的赔款,但它自己却提出了过高的要求,使中国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在其后的修改商约谈判中,美国又迫使中国开放东北二市为通商口岸,扩大了在华的商业占有份额。  相似文献   

6.
明清之际,满洲崛起于东北,以居住在辽宁东部的建州女真和吉林松花江沿岸至南部的海西女真为主体,联合东北其他少数民族形成满洲共同体。满洲的民族联合过程属于聚合过程,血缘、文化相近的民族或部落、部族汇聚为一个民族共同体。在满洲民族联合的过程中,索伦部一些人员加入满洲,成为新满洲,融入到满洲共同体中。对于满洲民族联合过程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满洲对于仍居住在黑龙江北的索伦部,实行朝贡赏赐、联姻、编旗设佐政策,淡化其民族认同,加强其对满洲的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7.
司戴德(Willard D. Straight,1880——1918年),是本世纪初美国垄断资本在华经济扩张的代表人物。他五次来华,留居中国十余年,在复杂的中外经济关系中,插手了新法铁路、锦瑗铁路、湖广铁路借款,币制实业借款及善后借款等较大的交涉和谈判,不遗余力地促进美国对华资本输出。由于各方面原因,他的种种努力大多归于失败,最终带着满腹的遗憾离开  相似文献   

8.
维特与1895年中俄四厘贷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95年的中俄《四厘借款合同》和《声明文件》,是俄国对华经济侵略方式发生转变的标志,是中俄经济关系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特点;沙皇政府和维特在中俄四厘贷款中的决定作用;中俄四厘贷款的性质及其历史后果,并对维特本人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
八十年前,在祖国北方大地上爆发了震撼世界的义和团运动。东北义和团运动,具有反抗沙皇俄国军事占领的鲜明特点,在义和团运动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义和团运动最先在山东兴起,一九○○年初,向天津、直隶和山西发展;并通过海路传入营口,由陆路传入山海关、锦州、朝阳等地。在两、三个月内,迅速地由奉天扩展到吉林、黑龙江省各地。义和团在东北的活动和发展,可划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一九○○年二月至六月末,为秘密活动时期,义和团处于不合法阶  相似文献   

10.
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就把对外侵略扩张作为基本国策,把中国列为重要的侵略目标之一,为达到永久占领中国,特别是中国东北之目的,大力推行“满洲移民”政策。为此,日本制定了“满洲移民”的完备计划,对东北的土地进行残酷掠夺,致使大批中国农民丧失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流离失所,历经苦难,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和痛苦。  相似文献   

11.
景东升 《江汉论坛》2007,(5):111-114
清末新政时期,徐世昌主政东三省,抛出其举借洋债计划,主要用于设立东三省银行以及兴筑铁路,其目的在于借助欧美资金,牵制日、俄势力在东北的扩张.由此折射出的经济思想,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尽管未能摆脱"以夷制夷"的窠臼,但经济抗争的成分彰显无疑.  相似文献   

12.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东三省,开始对三肇地区人民实行了血腥的法西斯统治,给大庆及周边地区广大人民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强抓奴役劳工日本侵略者为达到侵略中国东北的目的,在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建立后,发布了一系列奴役我国人民的罪恶“法令”,1937年12月14日,伪满当局制定了《满洲劳工协会法》;1938年1月,在各县旗设立了满洲劳工协会。凡年龄在14-50岁的男性公民,皆属劳工对象,每年春季伪满县公署行政科把伪中央和伪省政府下派的劳工数额直接下派到各村公所,各街、村设立劳工股或动员股,专门负责劳  相似文献   

13.
一九○○年发生于中国北部的义和团运动,究竟是一次原始的反帝爱国运动,还是同时具有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性质?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加以探讨的问题。近三十年来,史学界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义和团既反对帝国主义,同时也反对清朝封建统治,义和团运动具有反清武装大起义的性质。有的更进一步认为义和团“主张打倒清朝皇帝和贪官污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在义和团英雄们看来,‘大清亡,中国强’,只有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才能使国家走上富强的道路”。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义和团运动是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民自发进行的原始的反帝爱国运动。给它以既反对帝国主义同时也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评价,是不符合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实际的。本文着重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清王朝以少数民族身份入主中原,对边疆民族管理极为重视.在总结历朝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较为成功的民族管理政策,对“新满洲”采取了怀柔、恩赏及优抚等措施,实行一系列社会福利政策,将数以万计的罪犯发遣东北,赏赐给黑龙江等地“新满洲”披甲为奴.  相似文献   

15.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开始向中国东北实行武装移民,1936年又提出了20年移民百万户的庞大计划。为了适应这一侵略政策的需要,又制定了“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计划。“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是日本帝国主义“满洲移民”政策的一部分,它是在“满洲移民”政策  相似文献   

16.
“九·一八”事变后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东三省 ,把东北变成了它独占的殖民地。日本侵略者在东北的残酷统治和经济掠夺 ,对华北移民的限制政策以及日人向东北的移民狂潮 ,使近代以来华北人民的“闯关东”活动被迫中断。此后 ,这一活动被纳入了日本侵略者的战争轨道 ,不能自由发展 ,其实质是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华北劳力的强制掠夺。  相似文献   

17.
试论东北义和团运动的历史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东北义和团运动的历史特点郭桂兰在关内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影响下,东北义和团运动蓬勃兴起,犹如大海的怒涛,汹涌澎湃地席卷了整个东北大地。北至黑龙江畔,南到渤海湾头,西起呼伦贝尔大草原,东达长白山林区,到处燃烧着“杀逐洋人”、“保国灭洋”的熊熊烈火。...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北”是中俄关系的重要舞台。中俄两大民族最初就是在这里相遇、相识的,中俄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也是从这里开始的。俄国是对中国东北地区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国家,特别是19世纪末俄国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后,中国东北与俄国(苏联)的经济关系更加密切,对双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更为深刻。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的经济关系非常复杂、丰富。现在,中俄两国积极发展彼此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共同维护东北亚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在这样的形势下,遵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充分地占有史料的基础上,总结两国数百年来经贸往来的经验教训,是历史研究者…  相似文献   

19.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用近半年的时间,策划、制定统治东北的方案.日本政府、陆军中央部和关东军各持己见,经过反复的争论,最后相互妥协,达成了建立“独立国”即伪满洲国的方案.了解日本统治东北方案的形成过程,有助于进一步认识伪满洲国的本质一早在1931年4月,日本陆军中央部出于武装侵占东北的需要,制定了《昭和六年度形势判断》,提出在占领东北后分三个阶段对东北实行殖民统治的方案.即:第一阶段,“在满洲建立取代张学良政权的亲日政权”;第二阶段,使亲日政权从中国主权下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第三阶段,“领有满蒙”(即吞并东北,将之作为日本领土的一部分,实行直接统治).《形势判断》是指导性文件,它的观点既代表了陆军中央部的主张,同时也体现了日本政府的侵华政策.可以看出,日本中央首脑机关虽然把“领有满蒙”作为其统治东北的最终形式,但又主张分步骤达到这个目标.这显然是顾忌到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反对.  相似文献   

20.
大刀会,不要税。杀赃官,解民恨! 这首歌谣,是在一九二八年一月东边道地区大刀会武装暴动之后流传起来的,它反映了当时这一地区广大农民对于大刀会的拥护。五十年前发生的这次规模较大的农民武装暴动,是继义和团运动和忠义军抗俄斗争之后,在东北发生的又一次反对军阀统治和日本侵略的农民武装斗争,它沉重地打击了奉系军阀和日本帝国主义,充分显示了我国农民敢于反抗,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