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翻开新旧唐书,对武则天的评价是极不公平的,唐时的一些文章亦复如是。它们用了最恶毒的字眼诅咒她,贬斥她,嘲讽她,把她比做妲己、褒姒,说她是“牝鸡司晨”、“奸人妬妇”、“肆行不义”、“贻祸邦家”。骆宾王在《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中更是骂她为“妖孽”,“虺(兀易)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旧唐书·玄宗纪》曰:“自武后移国三十余年,朝廷罕有正人,附丽无非阴辈。……朋比成风,廉耻都尽。”《新唐书·则天皇后纪》曰:“武后之恶,不及于大戮,所谓幸免者也。”《通鉴纲目》更是对武氏大加挞伐,胡致堂列举了她九大罪状。这就是说武氏罪恶滔天,罪不容诛了。  相似文献   

2.
翻开新旧唐书,对武则天的评价是极不公平的,唐时的一些文章亦复如是.它们用了最恶毒的字眼诅咒她,贬斥她,嘲讽她,把她比做妲己、褒姒,说她是"牝鸡司晨"、"奸人妬妇"、"肆行不义"、"贻祸邦家".骆宾王在《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中更是骂她为"妖孽","虺?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旧唐书·玄宗纪》曰:"自武后移国三十余年,朝  相似文献   

3.
一、文言连词“所以”的存在文言中有如下包含“所以”的句子: A(1)吾先君文王,作仆区之法,曰盗所隐器,与盗同罪,所以封汝也。(《左传·昭公七年》) (2)故若大师文者,以其兽者先之,所以中之也。(《吕氏春秋·君守》) B(3)盖未合能言之时而黄帝即言,所以为神异也。①(4)陛下既知其贤而选之,今不敢遽当。盖器识远大,所以为贤也。(《贞观政要·英宗之正》) 例(1)下杜预注云:“行善法,故能  相似文献   

4.
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长老曰:“苦为河伯娶妇,以故贫。”豹问其故,对曰:“邺三老、廷掾常岁赋敛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与祝巫共分其余钱持归。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即娉取。洗沐之,为治新缯绮(?)衣,闲居斋戒;为治斋宫河上,张緹绛帷,女居其中。为具牛酒饭食,行十余日。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始浮,行数十里乃没。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为河伯取之,以故多持女远逃亡。以故城中益空无人,又困贫,所从来久远矣。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西门豹曰:“至为河伯娶妇时,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皆曰:“诺”。  相似文献   

5.
“三会本”《聊斋志异·小谢》:陶三望“好以诗词讥切时事,获罪于邑贵介,日思中伤之。阴赂学使,诬以行简,淹禁狱中。”按“行简”简字当从青柯亭刻本作“检”。行检,指操行。《世说新语·自新》:“戴渊少时不修行检,尝在江淮间攻略商旅。”同书《任诞》“阮公邻家妇有美色”《注》引王隐《晋书》:“籍邻家处子有才色,未嫁而卒。籍与无亲,生不相识,往哭,尽哀而去。其达而无检,皆类此也。”可见不修行检,指奸、盗之类劣迹。上文  相似文献   

6.
佛经《毘奈耶杂事》中记载了16则有关智童大药和巧女毘舍佉的故事,包括:验呕物以判真假丈夫、沙绳、两难之题、搬移花园、公牛奶、以驴赔骡、计破村外失钱案、偷情不成付钱脱身、巧媳妇妙悟家书、以水中马影付赌注、辨两马之母子、辨蛇之雌雄、辨木棍之根梢、水中珠影认作真、美妇巧戏登徒子、猴子学人上了当。这16则故事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中都有类似的故事,这些经由口头传播,基本结构相同而外貌变异的故事群,在故事分类时,合称为一个类型。对不同国家同一类型的民间故事进行比较研究,将推动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谷风:维予与女 扬之水;维予与女 《郑风·扬之水》:“终鲜兄弟,维予与女。”《小雅·谷风》:“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两诗中“维予与女”,字句全同,含义有别。 《扬之水》“与”是连词,诗人明说终鲜兄弟,在一起生活的“维予与女”。下章“终鲜兄弟,维予二人”,二人即予与女。 《谷风》中“与”是动词。马瑞辰注意及此,谓“与,犹爱好之”。马说是,与,亲与也。《管子·霸言》“诸侯之所与也”注:“与,亲也”。《庄子·大宗师》“孰能相与于无相与”,《释文》:“与,犹亲也。”“维予与女”谓只有我亲近女,与下文“女转弃予”正好相对。  相似文献   

8.
说盗人未有甘心而为盗者也,必不得已而始为之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彼为盗者,未尝不知之为乐也;知其为乐而不之享者,良亦有不得已在也。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吸风餐雨,掠十得一。彼为盗者,亦未尝不知之为苦也;知其为苦而必为之者,良亦大有不得已存也。天下太平之时无盗,纷乱之时多盗,岂盗为纷乱之时所必有者欤?良亦有不得已而有之者。非迫于饥寒,即迫于罪过。大好男儿,铤而走险,致委骨穷尘,而为祸一世者,岂无故哉!原  相似文献   

9.
屈原《离骚》:“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这女媭是谁?汉代以来,一般以为女媭是屈原之姊。清代汪瑗始立异说,以为“媭者贱妾之称”,其后许多研究者相继否定王逸旧说。但我们比较研究的结果,深感王逸之说难以否定,女媭确是屈原之姊。王逸说:“女媭,屈原姊也。”①宋洪兴祖说:“《说文》云:‘媭,女字也,音贾侍中说:楚人谓女曰媭。’②……《水经》引袁崧云.‘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须,逐,亦来归,喻令自宽全;乡人冀其见从,因名曰秭归。县北有原故宅,宅之东北有女媭庙,(?)衣石犹存。’秭与姊同。”③朱熹亦以为“女媭,屈原姊也。”④可见以女媭为屈原姊,自汉以来无异说。唯郑玄注《周易》。说屈原之妹名女须。⑤但近人朱季海先生考订:“郑氏《易注》亦当作姊,今《诗疏》引《易注》及《郑志》并作妹者,缘  相似文献   

10.
大家之女与贫者之妇──随园女弟子钱孟钿与汪玉轸王英志随国女弟子四十来人,基本上都出身于官宦人家或书香门第,并嫁给步入仕途的文士(未入仕途的亦是秀才),多属于社会的中等阶层。但其中亦不乏大家之女与贫者之妇,分别属于社会的上层与社会的底层。尽管二者社会地...  相似文献   

11.
一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相似文献   

12.
唐代侯莫陈邈妻郑氏所撰《女孝经》为唐代现存两大女教书之一。此书旨在教育被封为永王妃的侄女为妇之道,约写于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或稍后。但由于永王李璘的反叛被诛,《女孝经》也因此带上了政治污点,导致此后很久销声匿迹。《唐书·艺文志》未载,《宋史·艺文志》才始有记载。但从宋代陈振孙开始,到明代的胡应麟和李东阳都认为该书是班昭《女诫》的同书异名书。这其中既有他们所依据的证据不实导致错误判断的原因,也有在印刷术发达之后,人们曾将《女孝经》附在《女诫》之后合刊,但封面的撰者姓名又是曹大家班昭从而导致误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士·事·师论——社会分化与中国古代知识群体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承担认知、道德和审美之文化价值的知识群体,是文明发展和社会分化的产物。社会分化是普遍性的历史进程之一,由之社会出现了越分越细的众多角色、群体、活动、功能、规则与制度,并由此在新的形态上整合起来,从而进入较高阶段。中国古代知识群体与“士”有密切关系。本文准备以社会分化为背景,对“士”之概念变迁这一侧面加以叙述,其要点是“士”与“事”——行政职事、“师”——文化角色的关系变化,以期对学界关于中国古代知识群体的特殊形成过程的研讨有所增益。1 “士”的最基本含义是壮年男子,故士女常可并称。《师(宀袁)(皀殳)》:“殴孚士女羊牛”;《诗·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孔疏:“士者,男子之大号。”从士之字又可从女,如婿又作婿。《管子·小问》:“苗,始其少也,(日旬)(日旬)乎何其孺子也;至其壮也,庄庄乎何其士也,”是少为孺子而及壮则为士。壮字亦从士。《易·大过》:“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孔疏:“今年老之妇而得强壮士夫,亦可丑辱也。”  相似文献   

14.
“踏逐”一词,未详起于何时,然多见之宋人文书和俗语中.《武林旧事》卷八《宫中诞育仪例略》云:“宫中(门合)分有娠,……令太医局差产科大小方脉医官宿直,供画产图方位、饮食禁忌、合用药材、催生物件;合本位踏逐老娘、伴人、乳妇、抱女、洗泽人等;申学士院撰述净胎发祝寿文.《宋史·选举志六》载:“王岩臾言:‘自罢辟举而用选格,可以见功过而不可以见人材,中外病之.于是不得已而别为之名,以用其平日之所信,故有  相似文献   

15.
1992年2月17日,东北沦陷区著名女作家田琳在深圳逝世。我和田琳认识,是她在日本时。有一年,她从日本回国,到我家看我。由我介绍她的中篇小说《安获和马华》在开明书局出版。算来已经半个世纪了。1986年我编《长夜萤火》时,曾选她五篇小说:《风》、《砍柴妇》、《售血者》、《忽玛河之夜》、《安获和马华》,并写了她的简介:  相似文献   

16.
《淮南子》中说:楚国大将子发与齐国作战,屡战屡败。无奈,他只好广招能人奇士。一盗者前来求见,自称身怀绝技,可在军中为楚国效力。子发见其貌不扬,意在不收。可盗者再三表示:只有在军营中,才能有所作为,希望能给他这次施展所长的机会;如果不能建功,他会自动离去。就在子发接收他的当晚,盗者潜入齐国军营把将军车子上的帷幔偷了来。子发随即派人送还给齐国。第二天晚上,盗者又潜入齐军大帐,偷了将军的枕头,子发同样派人送了回去。第三天晚上,盗者居然把将军的发簪取回,子发再一次派人送回。这下齐国大将非常惊恐,说:“如果再不退兵,恐怕连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为在妇女群众中开展宣传与组织工作,推动妇女解放运动,陈独秀、李达等人将上海女界联合会改组为中华女界联合会,并以中华女界联合会的名义出版妇女刊物——《妇女声》。《妇女声》出版后,以中华女界联合会的纲领为宗旨,号召妇女取得生存权和劳动权。它主张妇女运动,促进妇女觉醒;它关注底层妇女,培养其自立精神。《妇女声》将妇女解放与当时的革命形势相结合,动员贫苦妇女进行社会革命。  相似文献   

18.
日前查阅《汉语大字典》车部字,发现在释义上有不少错误。我作为《汉语大字典》的编纂者之一,觉得有责任提出来进行具体分析。 一、辂:音(一)义项②释为“挽车”,引例是《管子·小匡》:“负任担荷,服牛辂马,以周四方。” 按《管子》之例,释为“挽车”不当。“辂马”,《国语》作“轺马”。“辂”当为“轺”字之误。  相似文献   

19.
《西门豹治邺》一文中,有“闲居斋戒。为治斋宫河上,张缇绛帷,女居其中。为具牛酒饭食。行十余日。共粉饰之,……”一段文字。对其中“闲居斋戒”和“为具牛酒饭食”,曾出现过一些不同的注释:一种认为,为具牛酒饭食的“为”(wei)后面省去“之”,“之”是指代“河伯妇”,为河伯妇“具牛酒饭食”同“闲居斋戒”构成了矛盾 (见张友鸾先生的《史记故事选译》),另一种认为,为具牛酒饭食的,“为”后面省去的“之”,是指代“河伯娶妇”一事,所以上下文不存在矛盾的问题(见《语文  相似文献   

20.
《商尊》铭文中,作器者庚姬原系殷商之女,她称周成王为“帝嗣”,保留了两代称天子为“帝”的遗俗,对研究商周关系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庚姬是微史刺祖之妇,微子启的下一辈,所以微史家族出于微子启的封国──微;微史家祖的高祖、刺祖都曾在微子启的封国任过史官,故其家族得以称微史家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