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阳师院等十一所院校协编的《中国近代史》教材讨论会于十月下旬在扬州召开。会议期间,与会同志在认真阅读《中国近代史》教材的基础上,对中国近代史上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如何修改这个教材,充分交换了意见。根据扬州师院祁龙威建议,到会同志一致赞同在编写《中国近代史》教材的基础上,编  相似文献   

2.
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以下简称“革命转变论”),究竟是谁创立的?它是怎样随着革命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在理论上并没有得到科学的阐述,以致在我国近几年出版的《世界近代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科学社会主义》以及报刊发表的文章中,不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9世纪40至50年代就已经创立了“革命转变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我曾经发表文章对所谓马、恩创立过“革命转变论”的论据  相似文献   

3.
北京师院、辽宁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师院和吉林师大五所高等院校历史系世界近代史教研室联合编写世界近代史教材,于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在吉林师大召开第一次  相似文献   

4.
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年12月出版了《世界近代史教程》和《世界近代史基本问题》。《世界近代史教程》由彭树智主编,施清、刘俊明副主编,共40万字。它是在1986年出版的《世界近代史》的基础上,根据新的教改经验,突出了独具特色的“分五编纵向贯之”的体系结构,使从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委托编写高等师范院校使用的《教育心理学》教材(初稿)讨论会,于一九七九年五月七日至二十八日在我院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心理研究所、北京师大,上海师大、南京师院、杭州大学、吉林师大、华南师院、湖南师院、华中师院、西南师院、上海体院等校的代表二十八人,列席的代表十三人.代表们对已写的《教育心理学》十八章初稿进行了认真地讨论,提出了修改意见.同时,对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心理发展的动力及教育心理学的体系等问题,本着百家争鸣的原则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此外,还对《教育心理学教学参考资料》汇编的编选原则及要求,交换了意见.各院校还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科研情况.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国内学界存在着对于马克思异化思想的"误读""漏读""混读"现象。误把异化理论当成马克思哲学或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加以研究、分析,进行学理上和运思上的肯定或否定。实际上,异化理论属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马克思从来没有肯定过异化理论。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重要著作中集中阐明了自己异化劳动论和异化实践论思想。马克思深刻批判黑格尔唯心论和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哲学,扬弃其唯心论或直观机械性,彻底翻转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异化理论,用自己全新的异化劳动和异化实践理论开启了唯物史观的全新视野。马克思的异化实践论是和异化劳动论有着内在的客观联系的。在其第一次哲学翻转中,马克思的异化劳动论从"工人同生产的关系"出发,目标是"消灭劳动"。马克思的异化劳动论是对于劳动或异化劳动的根本否定性理论。马克思在构建异化劳动论,完成其对黑格尔的唯心异化理论的第一次哲学翻转的同时,也在唯物史观、实践唯物主义的视野里构建了异化实践论。马克思异化实践论从"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出发,目标是"改变世界",是关于异化实践或实践的未来肯定性理论。针对费尔巴哈等直观唯物主义的缺陷,马克思的异化实践论再次发挥了哲学的翻转作用。马克思的异化劳动论和异化实践论与黑格尔异化理论和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之间有着本质区别。在学理上、理论上阐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论异化实践论思想,对于马克思哲学研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都有着很大的现实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全球经济与民族国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35年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话题被提出以来,人们已普遍预感到,民族国家的末日已为时不远。实际上,早在200年前,康德在《论永久和平》中首先谈到了这个问题。马克思在《论国家的衰落》、罗素  相似文献   

8.
论马克思和东方社会发展道路叶志坚科学性、实践性和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了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马克思的全部理论都以“改变世界”的实践为目的,强调理论必须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变为行动,化作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在《费尔巴哈提纲》中,马克思...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巴黎手稿》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本体论承诺,那么,《德意志意识形态》则是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的具体展示。《德意志意识形态》所达到的成就表明:马克思的运思依其先有的本体论原则,直接进入到“活生生的”人的世界,并循着对人的存在的揭秘,为理解和变革这个世界制定了全新的纲要和方案,而其共产主义学说所表征的无非就是人的存在之真理。  相似文献   

10.
《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即《巴黎手稿》,是马克思创立异化劳动论的标志。而异化劳动论的创立则是马克思最初研究经济理论的重要成果。因此,《巴黎手稿》所阐明的异化劳动论,无疑是马克思经济思想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异化劳动论在马克思价值理论形成上的地位与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1 8 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的“黑格尔论纲”时期 ,在其中 ,马克思确立了他实践观思想的主要内涵和理论框架 ,这是马克思哲学实践观思想的内篇。稍后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的“费尔巴哈论纲”时期 ,在其中 ,马克思将《手稿》中的实践观思想运用到存在观、世界观和历史观的思考中 ,这是马克思哲学实践观思想的外篇。  相似文献   

12.
文本解读应坚持返本与开新交互观照、相互发明的态度。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哲学世界化与世界哲学化"相统一思想,突破了黑格尔以理性观念宰制人类历史的形而上学范式,凸显了世界历史与哲学观念相反相成本性;消解了观念论历史思维的独白调式,澄明了人类社会历史生发的互化构境本质;《博文》构境论历史思维可以说是马克思历史科学思维的理论基点。  相似文献   

13.
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是符合中国历史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点。可是,在苏修御用文人齐赫文斯基主编的《中国近代史》一书中,肆意歪曲和篡改中国近代史和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历史,别有用心地把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提前近二百年,胡说一六四四年“满洲人征服封建的明朝统治的中国,恰好与世界近代时期上限——十七世纪四十年代相吻合”,因此,中国的近代史就应该以一六四四年作为开端。齐赫文斯基之流炮制的这个“相吻合”论,是为勃列日涅夫叛徒集团推行社会帝国主义政策服务的,必须予以揭露和批判。  相似文献   

14.
谈谈编写《世界近代史》的原则、特点与开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篡唯物主义的《世界近代史》是世界历史科学领域里的一件大事。这项工作,对于我国肩负世界史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同志是责无旁贷的。然而,究竟怎样才能编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近代史》,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认识和解决的。  相似文献   

15.
在近年来的近代史研究中,以往为人们所忽视的徐继畲及其著作《瀛环志略》(以下简称《志略》)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学人论《志略》,高度赞扬其世界知识的准确性与划时代的启蒙意义。笔者观看《志略》,更服膺那溢于字里行间的“自强”意识。自强,这是徐继畲的呐喊,也是《志略》一书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一这本《选读》,编选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部分文艺论著。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文艺论著,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经典文献。学习、研究这些论著,对于全面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都没有写过系统的美学、文艺学专著,他们所  相似文献   

17.
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充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杭州大学、江苏师范学院、山东大学和山东师范学院等九院校历史系,于一九七七年四月和一九七八年一月,分别在杭州和北京举行了《世界现代史》协作教材讨论会。参加讨论会的还有四川大学、上海师大、开封师院、辽宁大学、安徽师大、河北师院、华中师院历史系的同志们。在两次讨论会上,与会同志一致表示,在以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抓纲治国战略决策的指引下,在全国人民深入揭批“四人帮”的大好形势下,要把《世界现代史》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我国理论界长期以来流行着一种观点,即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看作是“不断革命”的过程。这种观点引以为据的就是马克思曾经说过的“这种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其实,这种看法是离开了马克思和思格斯“不断革命”论的原意,是不正确的。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不断革命”论的科学内容,集中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彻底性,既区别于资产阶级革命的有限目的,又不同于一切社会改良主义者的革命停顿论。因此,“不断革命”是无产阶级的战斗口号。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比较集中提到“不断革命”思想的著作和文献,主要有下列几篇:《论犹太人问题》、《共产党宣言》、《匈牙利的斗争》、《恩格斯致燕妮·马克  相似文献   

19.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的主要成果,是马克思在《手稿》中赖以探讨新世界观的基本理论。正确评价这一理论,对于研究马克思早期思想的发展,尤其是揭示唯物史观创立的基本过程,辨别唯物史观的真谛,是不无裨益的。一毋庸讳言,异化思想是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中的一条重要线索,研究马克思早期思想,不能回避对这一线索的考察。概而言之,它与马克思的“两度转变”、三个阶段相一致,其演变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唯心主义异化论阶段、唯物主义异化论阶段、过渡性的劳动异化论  相似文献   

20.
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为选词底本,在力图保存底本基本面貌的基础上,通过例言即《蒿庵论词》整合选词与论词,在结构上起到关联和互补的作用;并阐发甄录本色的编选宗旨,以序次的调整和类组比较的方式勾勒出宋代词史的脉络,成为近代选本批评观念转变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