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唐文》卷403有《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以下简称《碑记》),记录唐朝著名人物杨贵妃的出身,因而有杨贵妃籍贯为广西容县之说。但是略为考辨之,便可定其为伪托之作。适值目前重修《全唐文》,笔者为了提供一点意见,谨将一得之见叙录于次。《碑记》出自《永乐大典》卷2344梧字的《梧州府志》所引的《元一统志》。《元一统志》已佚亡,赵万里先生从史籍中辑录出一部分,其卷十收录了这篇《碑记》。为了考论的方便,先抄录《碑记》在此。杨妃碑记,在普宁县东一百二十步。唐天宝四载四门助教许子贞记曰:杨妃,容州杨冲人也。离城一十里。父维,母叶氏。维尝谓先人云:葬其祖去此  相似文献   

2.
清江清真寺现存两方清代的碑刻,一为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的禁谕碑,一为同治九年(1870年)的《重修清真寺大殿碑记》碑,文章公布了这两篇碑记文字,并作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光绪《湖南通志》中收录了众多碑记资料,包括建筑修造、功德、题名等。光绪《湖南通志》收录的碑记最早为东汉时期的碑刻,最晚至光绪年间,所收碑记文化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宣扬儒家仁爱忠孝之精神、展现湖湘理学的发展脉络、体现湘军及晚清湘系官员风貌、湖南地区儒学教育情况。光绪《湖南通志》中这些碑记的内容与文化内涵体现了湖湘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基因与内核。  相似文献   

4.
1852年(太平天国壬子二年),太平天国镌刻了《颁行诏书》,汇集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联名所发“奉天诛妖救世安民谕》、《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谕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民人谕》檄文三篇。其中前一篇主要是鼓动清兵团勇、天地会员反正抗清的,后两篇力劝人们拜上帝、不拜邪神,同心协力,奋起“讨胡”、“诛妖”,推翻清朝统治。三篇檄文实际上是太平天国初期的政治宣言。 关于三篇檄文的最初颁发时间,目前史学界还未有定论,大致有三种意见:一种笼统地说发布于“从广西向湖南的进军途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史论丛》1982年第一辑发表了朱纪敦同志《隆武遇害考辨》(以下简称《考辨》)一文,文章认为南明隆武帝朱聿键在隆武二年清军攻闽时并未遇害,在汀州被俘后押至福州杀害的是假隆武,真隆武潜逃至粤东平远,以五指山为据点,继续抗清。该杂志总第九辑又发表朱纪敦同志《再辨隆武入粤》(以下简称《再辨》)一文,进一步论证隆武入粤抗清。细读二文,觉得所论甚难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6.
洪焕椿同志在《清初农民军的联明抗清问题》(载《历史研究》一九七八年第五期)一文中,认为“清军进关后的阶级矛盾仍然是国内的主要矛盾”,“清初的抗清斗争,不是汉族反对满族的斗争,而是农民阶级反对封建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的革命战争”;而“农民军在斗争策略上从一开始就犯了‘联合明室’的错误,使抗清斗争造成惨重牺牲而终于失败。”我认为历史情况远比以上所说的曲折复杂。现就两个主要问题:一、清军入关后的阶级斗争形势与人民抗清斗争;二、农民军的联明是斗争策略上的错误吗?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蜀王刘文秀     
明末,张献忠领导的农民军中,有一位在战斗中作出过很大贡献的将领,他就是刘文秀。 刘文秀本名若琦,又名刘耀,与孙可望、李定国、艾能奇“俱少从张献忠”起义,“皆献忠养子”。1644年(崇祯十七  相似文献   

8.
万州天生城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生城是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待开发的重要景点 ,对天生城旅游资源的详查表明 ,它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美学观赏价值和其它价值。天生城旅游资源开发地域背景条件十分优越 ,市场潜力巨大 ,但投资渠道尚需进一步扩宽。天生城项目规划必须围绕其主题形象 ,创意方案拟分为外城和内城两部分 ,外城反映现代 ,内城反映历史  相似文献   

9.
明人吴守忠所纂《三峡通志》中收元不伐、刘克庄诗各一首,佚名碑记一篇,为《全宋诗》、《全宋文》及诸家补遗所失收,可据以辑补。  相似文献   

10.
陈邦彦(1603—1647),字令斌,号岩野,顺德龙山人,明末岭南抗清烈士,著名诗人、散文家,与番禺的黎遂球、南海的邝露并称为“岭南前三家”,有《雪声堂诗文集》、《南上草》等遗世,后人编为《陈岩野先生全集》。他的诗歌师法杜甫,笔力老健,感慨深沉,有“粤中杜甫”之称。  相似文献   

11.
一六四四年(清顺治元年)五月二日,清军进入北京城,次年五月。又继续进兵江南、浙西地区,所到之处,实行残暴的民族压迫政策:一面强迫汉族人民易服改装,剃发归降一面烧杀、掳掠,使繁华的江南历史名城扬州和富庶的江阴、嘉定等地几成废墟.于是,民族矛盾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斗争“暂时地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毛译东选集》第一卷第309页)原起义于浙东的明末白头军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他们又肩负起了反抗民族压迫的重任,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清斗争。其中主要的,‘太沏有赤脚张三、毛二、沈活、柏相甫等,”。…  相似文献   

12.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吕遇炬、闪劳三、刘克贵、崔文斗、晏得仁等领导反清的豫南起义,早在70年代,就引起笔者的注意。因为有学者在叙述捻军史时,最后曾经提及,1900年“河南汝南捻党晏得仁等,在当年陈大喜起义地区组织抗清斗争,并与清军作战”。晏得仁等抗清斗争是否属于捻党起义?虽然尹嘉宾《征剿纪略》有过光绪二十六年“捻匪得仁等……竖旗造反”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云南晋宁月山郑和公园现存的《故马公墓志铭》碑记反映的问题,结合文献资料及前辈学者的有关考述,进一步印证了明代航海家郑和确为元咸阳王赛典赤·赡思丁后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寿宁待志》收录了冯梦龙在寿宁期间创作的8首诗.冯梦龙有诗集《七乐斋稿》未见,今仅《冬日湖村即事》一首编入朱彝尊《明诗综》.早年与韵社社友唱和诗收入《郁陶集》,内有冯的《乱离诗》30首,今仅见其最末一首.宦寿期间,有《游闽咏草》一卷,曾请闽中文学家、藏书家徐(火勃)作序,亦未见,仅余4个“摘句”.清兵入关,冯曾刊印几种宣传抗清的小册子,郑振铎说:梦龙也是一位爱国的热情诗人,今所见抗清小册子,有2种,  相似文献   

15.
夏之旭是明末江南抗清义师领袖夏允彝之兄。在清兵过江后,参加了抗清义师。夏允彝殉难后,又与侄儿夏完淳一起从事秘密的抗清活动。但他的抗清事迹,却因殉难时自书的《绝命词》之故,披上了一层迷雾,致使后人辨析不清,产生误解。加之同时代人所留的史料,皆因各种原因而语焉不详,故使这位抗清义士的生平事迹一直汉没不闻。本文通过一些明遗民所记的史料,一一加以辨析。确认了夏之旭生平中的主要活动和事迹,从而扫除了落在他身上的历史尘埃,还了他的历史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6.
《屯悬岙猿啼有感》与《入定关》是张苍水晚年之作,对考定其行迹与蒙难地有重要价值。通过对二文的考订,不仅明确了其系年,而且通过解读,纠正了后人的某些误读,揭示了张苍水在抗清失败后内心的真实世界。  相似文献   

17.
从出生到死亡,一直处于血雨腥风、刀光剑影的环境当中,谁还能够在这样的条件下不屈不挠的成长呢?答案就是抗清少年英雄夏完淳,至少也是其中之一。天资聪颖、出类拔萃的他,9岁就写下诗集《代乳集》,14岁便从父、师起兵抗清,走南闯北,可谓“自古英雄出少年”。  相似文献   

18.
莫春华 《新少年》2010,(6):35-35
儿子内向、文静,天生就喜欢看书。这大概和遗传有关系。上学后,我为他订了好几种少儿读物,比如《新少年》、《好孩子画报》、《故事大王》等。由于才上一年级,好多字还不认识,每期《新少年》来的时候,他都让我跟他一起读。  相似文献   

19.
绥中前所城     
历史的沧桑巨变,使多少古城或毁于兵贫,或废弃颓纪。然而在山海关东十五公里处的京沈公路东南一百米处,至今仍保存一座鲜为人知的较为完整的古城。这就是明代广宁前屯所辖的中前所城。中前所城是个绥中县前所镇政府所在地,所以又被称前所城。前所城建于明宣德三年(1722年),据《盛京通志》卷之十五城池篇记载:“中前所城,城(宁远分兴城)西城一百六十五公里,明宣德三年指挥叶兴建。周围三里八步,高三丈,池深一文,阔二文,周围四里三百步。门三:东日定远,西田永望、南无字,个城先池湮。”《盛京通志》的记载与现在城的规模基…  相似文献   

20.
1945年苏雪林以明末清初抗清复明仁人志士故事为素材,创作了短篇小说集《蝉蜕集》.作为作者唯一一部历史小说集,《蝉蜕集》运用多种现代叙述方式,宣扬传统儒家伦理思想与天主教精神,并对当时社会问题和黑暗现实进行了反思.小说在当时历史题材的文学创作中独树一帜,应引起研究者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