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太行山隧道是石太客运专线的重点工程,是目前我国在建最长的铁路山岭隧道。该隧道在DK85+055~DK93+900之间穿越累计4 410 m长的膏溶角砾岩地层,这种软岩硬土地层胶结极差,强度低、水理性强,并且有弱膨胀性。为保证隧道的正常施工,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施工过程中进行了系统的监控量测工作,分析了围岩压力、支护应力特征和洞室稳定性状态,反馈信息,指导施工,为隧道顺利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兰新复线兰武段鸟鞘岭隧道F7断层,为区域性大断层,地应力高。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达1m以上,初期支护出现多处变形侵限及坍塌事故。为保证隧道的正常施工,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及时优化、更改预设计,在左线迂回导坑做试验段,进行了拱顶下沉、水平收敛、锚杆轴力、初支混凝土应力、初支围岩压力、初支钢架应力等多项涉及围岩稳定性及支护合理性参数的跟踪量测,利用量测结果指导正洞设计施工及预见事故和险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了隧道顺利贯通。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铁五号线区间隧道蒲黄榆至天坛东门段在玉蜓桥两侧下穿京山铁路,隧道埋深17 m。为保证既有线运营安全,采用全断面帷幕注浆预加固技术,监控量测结果表明路基沉降可以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太行山隧道进口断层破碎围岩段及影响地段保持和控制工程地质体稳定的措施和施工手段,以及通过监控量测,来调整和修正围岩开挖支护参数,优化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5.
结合石太客运专线南梁隧道小净距段工程,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两隧道周边围岩各关键点的变形和应力场特征,揭示了这类隧道的施工效应规律,其分析结果能够为客运专线小净距铁路隧道的设计、施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交通的大规模建设,新建铁路以隧道的方式下穿既有铁路越来越多的出现且在大量的工程当中且影响越来越严重。结合京石高铁下穿既有石德铁路工程,对下穿隧道暗挖段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研究了隧道下穿施工时对既有铁路路基沉降、轨道沉降、轨道水平偏差及轨向偏差的变形规律,得出了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铁路线路的影响,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跨度隧道大塌方后,采取的处理方案是先处理陷穴,采用注浆挂网喷混凝土稳定陷穴边坡,再多次深孔注浆加固稳定塌方漏斗松散体,进行洞内施工时,采用超前小导管辅助施工,用双侧壁导坑开挖,开挖后立即进行初期支护,初期支护后立即进行了二次补砌,实践证明方案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8.
按照新奥法原理,采用锚喷构筑法进行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作为一个工序纳入施工管理,为动态设计提供依据,从而保证施工、结构、周边构筑物安全和结构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重庆地铁一号线石油路——歇台子大断面暗挖区间隧道,跨度14米,净高8米,埋深5米,且为回填土,地下渗水量较大,在开挖左导坑时已经出现很明显的危险征兆,结合监控量测的内容及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实验的数据,提出变更支护和开挖方法,以保证施工顺利安全的进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武广客运专线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工作项目、方法,通过现场实测,分析测试数据,采用信息化指导施工,控制现场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针对隧道车行横洞施工对主洞结构产生影响,以运城 灵宝高速公路中条山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现场试验和三维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对车行横洞施工阶段主洞的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车行横洞施工对主洞的影响,在时间上主要表现在交叉口初支拆除和横洞的第1个开挖步,随着横洞开挖深度的增加,主洞结构的变形逐步趋于稳定;车行横洞施工对隧道主洞围岩变形影响主要表现为主洞拱顶下沉量增加和开挖侧拱脚水平位移减小,主洞未开挖侧拱脚水平位移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下铁道某地下区间设计有一段大断面三联拱隧道,由于受开挖工作面的限制,采取从区间隧道扩挖的施工方案。拟定了双侧壁导坑法结合CRD工法施工的方案;采用FLAC模拟该断面施工顺序,确定每步开挖工序产生的沉降值,制定了施工控制标准;介绍了该断面初期支护参数、由区间标准断面转换到三连拱隧道的工法及工程效果。建立的分步控制沉降的施工控制模式,有利于控制每一步序沉降值;三联拱隧道段沉降、变形稳定,满足施工控制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高原,严寒条件下的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施工,在多年冻土隧道施工技术,俣理支护结构形式以及人员健康等方面提出了严峻挑战,采用适用高原严寒条件下的施工方案,综合利用,保护冻土围岩的隧道施工方法和独特的通风,供暖,供氧和供水等辅助施工作业措施,保证了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海底隧道施工过程中使用了多种作业台架,这些台架各有特点,设计时控制的重点也不同,一般为自制,其结构是否合理,刚度、强度等是否能够满足施工要求,既会影响到安全和施工质量,又会对施工进度产生很大影响。本文就在海底隧道施工中使用的各种作业台架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使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的措施也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京珠高速公路靠椅山隧道II类围岩坍方段支护结构多种荷载工况检算情况,包括技术资料,检算方法,结果分析和初步结论等。  相似文献   

16.
秦文君是一个自我意识、童年情结很强的作家,新世纪以来的创作文体特色凸显,作家的童年在文本中多次闪现,显现了一位创作与人生交织的儿童文学作家的独特状况。以秦文君2000年以后的作品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儿童本位的儿童观和解放儿童的儿童文学观,充分挖掘作家本人和她的小说文本的精神世界,力图与秦文君的作品进行一次比较个人化的“对话”。  相似文献   

17.
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施工过程中遭遇岩溶达183余处,其中大型突水突泥溶腔严重影响施工的有16处.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采用了迂回绕行施工方案,为岩溶隧道遭遇富水溶腔后如何能够及时恢复掘进、减少可能产生的停工窝工提供了一种安全可行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
隧道施工地质工作在隧道施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尽快将其作为不可缺少的工序列入隧道施工工序中,已成为专家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一致呼声。隧道施工地质任务包括:长短期超前地质预报,隧道围岩类别的进一步准确鉴别,施工中重大地质灾害的监测、判断和防治建议以及针对围岩的不同地质条件提出相匹配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建议等。隧道施工地质工作必将为高质量、快速度修建隧道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盾构隧道管片衬砌内力计算的方法。自由变形圆环法作为盾构隧道管片衬砌设计的传统方法,其计算结果虽安全但偏于保守。针对一工程实例.分别用自由变形圆环法和弹性地基梁法、弹性铰法进行了内力计算,并将后两种方法的结果与自由变形圆环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一些有助于盾构隧道衬砌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依托柞水至小河高速公路杨家湾隧道右线工程,针对隧道入口处围岩为强风化板岩,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围岩稳定性差等特点,提出"零埋深进洞",即"零开挖"的设计、施工理念.即按"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最大限度地缩小洞口施工对自然边仰坡原始植被的破坏程度,稳定边仰坡美化环境.工程实践证明,所提方法对于隧道洞口围岩条件较差的情况是比较适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