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药物治疗是控制糖尿病的主要措施,而如何正确使用降糖药,是有效发挥药物作用的关键环节。口服降糖药与用餐的"瓜葛"餐前使用包括促胰岛素分泌剂(促泌剂)。磺脲类促泌剂药物有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和格列喹酮等;非磺脲类促泌剂包括瑞格列奈等。这些药物都是通过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达到降糖效果。  相似文献   

2.
是药三分毒,降糖药同样如此,若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遵照医嘱服药。因为有些药物用药不当,不但不能取得预期疗效,反而会产生相当危险的不良反应。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的耐受能力差,不宜选用长效、强效降糖药。在各种口服降糖药物中,有些降糖药降血糖作用快而强,适合于轻中度的成人糖尿病患者。而60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生理功能减退,胰岛素拮抗激素减少,糖异生功能降低,加之老年糖尿病常并发肝肾功能不全,对药物及胰岛素清除能力下降,尤其是血糖不太高的老年人,若过量服用这类长效降糖药,会引起低血糖反应,且可持续较长时间,轻者出现心慌、大汗、乏力、饥饿难忍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昏迷、死亡等后果。有些老年糖尿病患者伴有自主神经损害,低血糖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发现低血糖时,有可能为时已晚,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3.
正糖尿病老病友免不了有这个顾虑:一个降糖药用久了,会不会耐药?要不要经常换换呢?不是耐药,是病情有变这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美事,一直吃一个降糖药,血糖就能长期稳定下去的情况,确实不存在。老病号一定经历过降糖药物治疗"升级"的历程:一个药"招架"不住,两个药、三个药一起上阵,或是搬来胰岛素这个"救兵"。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都知道的糖尿病,主要是2型糖尿病,刚开始是由于胰岛"累"了,干活开始"磨洋工"。打个  相似文献   

4.
黄显斌 《老年人》2005,(11):54-55
解放军302医院专家指出,近年来,药物滥用现象愈来严重,加上新药的大量出现,导致药源性肝肾损害的病例屡见不鲜。据专家介绍,现在能引起肝损害的药物至少在200种以上,其中不乏我们非常熟悉的药物,例如含有乙酰氨基酚的各种感冒药、红霉素、降糖药、口服避孕药等;损害肾功能的药物也不少。一、能引起肝损害的常见药物主要有:1.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乙酰氨基酚、保泰松等。2.抗菌药如抗结核治疗使用的利福平、异烟肼等。还有经常使用的红霉素、螺旋霉素、四环素等,也可以引起肝损害。3.降糖类药如优降糖、糖适平等。4.内分泌用药如口服避孕药…  相似文献   

5.
《老年世界》2010,(8):46-46
一、注意药物服用与饮食的关系 降糖药与饮食 患有糖尿病的老人在服用降糖药物,尤其是在服用磺脲类降糖药D-860时,一定不要饮酒。因为酒精在进入人体后,先要变成乙醛,然后氧化成乙酸。D-860在体内会阻碍乙醛氧化,如果二者同服,则会引起“乙醛蓄积综合征”,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6.
周虹 《老人世界》2010,(7):49-49
有位刘姓老人,今年65岁,被确诊为Ⅱ型糖尿病已有三年多了,一直服用降糖药,血糖控制得很好。但最近一个月他发现自己有些异样:每天早晨起床总觉得很疲劳,还有点儿头痛,有几次还发现上衣被汗水浸透了。他以为这是体虚的表现,便自作主张服用了一些中成药及降糖保健品进行调理。前天夜里,  相似文献   

7.
正在糖尿病的防治中,患者的自我管理十分重要。日前,我院内分泌科先后接诊了一对同患糖尿病的母子,母亲病史长,但无任何并发症;儿子发病仅3年,却已诱发多个并发症。母子俩控糖的效果为何大相径庭?母子控糖,差距明显周女士67岁,有十多年的糖尿病病史。确诊后,她选择接受长效胰岛素晚上睡前注射+口服降糖药治疗,空腹血糖控制在6mmol/L左右,餐  相似文献   

8.
蒲昭和 《老年人》2008,(9):56-56
糖尿病患者由于皮肤抵抗力差、微循环障碍等因素,很容易发生皮肤破损感染。有的患者即使正常服用降糖药或皮肤局部用药,仍然难以有效控制感染。临床应用发现,用花椒煎水治疗糖尿病皮肤感染,不仅方法简单和价格低廉,而且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9.
“优降糖”属磺酰脲类第二代口服降糖药,起效快,药力强而持久,可持续发挥降糖作用16~24小时。由于疗效好、价格便宜、服用方便,因此是很多糖尿病人的常用药。然而正是因为它的药效强而持久,容易引起低血糖反应,老年患者使用时应该特别谨慎。这是因为:(一)老年糖尿病人常有多个脏器的功能损害,加上长期高血糖累及肝脏、肾脏,导致肝脏对药物的代谢和解毒功能、肾脏对药物的排泄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使得“优降糖”在体内滞留、蓄积,药效时间延长,容易发生低血糖。而一旦发生低血糖,患者机体不能及时分泌和释放胰高血糖素来缓冲低血糖,使得…  相似文献   

10.
止敬 《老人世界》2010,(7):47-47
老王是个糖尿病患者,一直很小心地控制着饮食,又定时定量,按时运动,坚持用降糖药,血糖控制良好。可中秋节过后,又觉得浑身无力,口渴明显,一查血糖,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降血糖似乎成了糖尿病防治的惟一目标,所有治疗糖尿病的药物都集中在降血糖上。一百年来,关于糖尿病,发明的药物越来越多,但糖尿病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相反患者却是越来越多。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传统的糖尿病防治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龙安民 《老年人》2005,(7):56-56
在糖尿病患者中间,有一种错误的认识非常普遍,就是认为只要使用降糖药和限制饮食,控制好血糖就可以了。其实,糖尿病的真正危害,是它的一系列并发症。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统计表明,由糖尿病引发的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中风、尿毒症等,是使糖尿病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约有95%以上的糖尿病人死于上述这些并发症。因此,专家呼吁,一定要重视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一般地说,糖尿病并发症有急性和慢性之分,临床上以慢性者占绝大多数。糖尿病人血液中的糖含量增高,直接导致了血液黏度的增高,使血流缓慢、受阻而形成血瘀。血中的红细胞、血…  相似文献   

13.
我患糖尿病已有10个年头了。10年来,我一直都是自己在药店买点降糖药来对付,这样的结果导致血糖一直没有控制好。今年四月,我的空腹血糖居然跃到了将近20毫摩尔/升,家人将我强行送到医院。医生立即要我住院治疗。医生每天给我注射50个单位的胰岛素,我的血糖开始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4.
正在使用药物时,服药与就餐的时间顺序很有讲究,消化功能状况、胃内容物的性质及食物都能影响药物疗效的发挥,药物服用时间不同,效果大不一样。下面这些药应该跟饭一起吃。降血糖药首选用于单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无效的Ⅱ型糖尿病,随餐服用,可减轻胃肠道反应。阿卡波糖(拜糖苹)用于Ⅱ型糖尿病患者,用  相似文献   

15.
正5年前,时年56岁的特蕾莎·梅因为重感冒去看医生。她提起自己最近体重减轻了很多,医生为她化验血液后诊断为Ⅱ型糖尿病。服用口服降糖药后,情况并未好转,两个月后进一步的检查确诊她为Ⅰ型糖尿病。这意味着,特蕾莎·梅将不得不依靠注射胰岛素来维持健康。因为患有糖尿病,特蕾莎·梅不得不打破英国下议院议员不能在议事厅里吃东西的规矩。她在手提袋里放了些坚果,没人注意时就吃点。糖尿病并没有影响到她的工作能力。她现在对饮食  相似文献   

16.
康寿文摘     
《老年人》2005,(11):57-57
卫生部禁售7种保健食品卫生部对部分调节血糖类保健食品添加化学药品情况进行抽检,发现市场上销售的7种产品含有格列甲嗪等化学药物成分,违反了《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关于保健品不得含有任何化学药物成分的规定。涉嫌添加化学药品的7种调节血糖类保健食品分别是:北京同春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苦瓜口含片(批号是20041110)和同春堂苦瓜含片(批号是20041106),北京唐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唐乐舒胶囊(批号是20050318)和一生唐乐舒胶囊(批号是20050318),辽宁健康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苦乐康胶囊(批号是20050401),山东绿因药业有限公…  相似文献   

17.
舒雨 《伴侣(A版)》2007,(9):63-63
<正>舒雨:我新婚不久,一直采用避孕药避孕,最近因粗心漏服了一次短效避孕药,我想用长效避孕药或紧急避孕药弥补,可又担心这样不妥。请问两种避孕药能混用或补用吗?青海王玲王玲朋友:口服避孕药有长效、短效和探亲药(紧急避孕药)三种类型,一般为单一  相似文献   

18.
《老人天地》2013,(12):F0002-F0002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指出。糖尿病治疗就是要实现治疗模式的三大转变,即治标向治本转变.由单一降糖向全面稳态调节转变。由依靠外因被动降糖向调动内因、激活潜能主动降糖转变.其根本点就是全面重建人体内稳态。  相似文献   

19.
正糖尿病的治疗是一场"持久战",一些饮食上的习惯也很重要。想减轻糖友口渴、失眠等症状,可以试试以下偏方。苦荞面糊润燥降糖验方:取苦荞面500克,蒸30分钟后备用。每顿饭前取2~3勺(30克左右),开水冲成面糊饮用。点评:糖尿病人总觉得口渴和饥饿,因为摄取食物里的糖不能正常供给机体细胞维持代谢需要,摄取食物太多又会增加血糖值。苦荞属于药食两用作物,其性寒味苦,能清泻心火、滋阴润燥止渴,辅助治疗糖尿病。  相似文献   

20.
正糖尿病是一种特殊的慢性疾病,目前还无法被治愈。一旦血糖不能良好控制,糖尿病患者就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后果极其严重。但其实很多患者对糖尿病存在多种误解,比如惧怕水果中糖分高,几乎不吃水果;怕多食升高血糖,进食量过少;一些老年人由于活动量减少,导致腹肌收缩无力,胃肠蠕动减弱。除此之外,很多糖尿病患者迷走神经功能异常,胃液分泌减少,易发生胃轻瘫,使胃肠蠕动更加缓慢。糖尿病患者每天需要服用降糖药物,很多药物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糖尿病疾病本身也有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