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创业艰难百战多。"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在广袤的西北大地以星星之火为开端,逐渐形成星火燎原之势。1933年3月,在陕西耀县照金镇,习仲勋担任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委员、陕甘边区特委军事委员会书记、共青团陕甘边区特委书记,与刘志丹一起领导了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斗争。"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成立时人不多,习仲勋同志是主席,总共只有十来个人"当时,西北革命领袖刘志丹主要负责率领红军主力南征北战,他对习仲勋说:"你是关中人,种过庄稼,能跟农民打成一片,你一定要做好根据  相似文献   

2.
<正>习仲勋在1926年5月就投身革命,1934年,二十多岁的习仲勋已经是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了。他同刘志丹等同志一起创建了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是刘志丹的主要助手。1935年9月,思想极"左"的中央代表来到陕北,立即在陕北搞起了"肃反"运动,把刘  相似文献   

3.
张召平  王斌  路小庚 《现代妇女》2013,(11):235-236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20世纪30年代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吴岱峰等在陕西省和甘肃省交界地区创建的红色根据地,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其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为抗战胜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时任中共陕甘省委书记李维汉给党中央的报告中说:"关中的党是从斗争中锻炼出来的布尔什维克的党,有许多群众真正爱戴的领袖,如习仲勋同志……" 1936年1月,中共中央任命习仲勋为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党团书记.为此,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周恩来同他谈话,作了指示.陕西关中地区包括陕甘革命根据地新设的新宁、新正和赤水、淳耀等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它像一把利剑插入国民党统治区,直逼国民党在西北的战略重镇——西安.  相似文献   

5.
南梁精神是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它是土地革命期间陕甘边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体现出的革命精神。具体包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大局精神和忠臣于党、忠于事业的奉献精神。他们从南梁实际出发,实施了一系列发展南梁的政策,使得南梁苏维埃革命政府得以繁荣和巩固,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全国抗战的出发点。南梁地区在我国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研究和弘扬南梁精神对于我国经济建设、文化生活、政治文明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后来在多次反"围剿"斗争中与陕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西北革命根据地,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又是抗日战争的出发地和解放大西北的战略基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现在我们学习习仲勋同志的群众路线观,对做好现阶段新形势下的党的群众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朱维冬  李自强  王斌 《现代妇女》2013,(12):316-317,314
红二十五军长征的胜利以其不容忽视的作用,广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有力地支援了党中央和主力红军的长征,而且作为最先到达陕北的长征队伍进一步巩固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落脚陕北和后来陕甘宁边区的建立以及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1930年初,年仅17岁的习仲勋受党组织委派,到驻防在长武县的国民党第十七路军警备第三旅二团一营搞兵运工作,从此开始了他的革命历程。1931年冬,该营移防凤县。中共地下党员习仲勋,李特生、李秉荣、吕剑人等同志,随军进入凤县城。他们根据中共陕西省委的指示,在该营积极  相似文献   

9.
《当代老年》2006,(7):4-4
82岁的李新环老人曾任天津市红十字会副会长。为了充实和丰富对青少年的教育资料,离休后的二十多年里,他自费骑车奔赴河北、山东、河南、湖南、江西、安徽、辽宁、吉林、黑龙江等15个省市的革命根据地,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每到一处,他就会对当地的贫困学生进行资助。1988年至今,他先后资助了51名学生,捐款近九万元。他不仅用革命故事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鼓舞和感动着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10.
赵远兴 《现代妇女》2014,(2):214-215
1933年11月3日,中共陕甘边区特委、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和红军临时总指挥部在包家寨子召开联席会议,总结了照金根据地斗争和薛家寨失守的重要经验教训,对当时党和红军所面临的最迫切、最重要的问题进行了激烈地讨论。会议彻底清算了"左"倾错误思想给陕甘边区革命造成的重大损失,从根本上挽救了陕甘边区党和红军,被视为陕甘边区革命斗争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史称"西北革命史上的遵义会议"。  相似文献   

11.
2004年5月22日,被称为“世界寿星”的老红军向多本因呼吸循环衰竭,医治无效,在家乡湖南石门县逝世,寿高116岁。本刊特发此文,表示悼念。48岁当红军1888年,向多本出生在湖南省石门县三圣乡郭家坪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受苦,15岁就到石门一座大山里当了专职挑夫,替财主商贩挑运桐油。年复一年,他流血流汗,所赚工钱却只能糊口。因为贫穷,他48岁时还是光棍一条,但向多本从来不向命运低头。他生性好强,又富有同情心,经常从牙缝里挤出钱来周济别人,还爱替别人打抱不平,所以在当地很有人缘。一个偶然的机会,向多本走上了革命之路。1936年6月的…  相似文献   

12.
经过陕北"肃反"运动后,毛泽东对年仅23岁的习仲勋深为赏识。在之后的革命岁月直至建国后,毛泽东不遗余力培养习仲勋,并不断予以重任,两人在彼此的交往中留下了亦师亦友的深厚情意……  相似文献   

13.
成新平  许松槐 《老年人》2006,(10):34-35
(一)1903年11月,王光泽出生在湖南衡东县鹤桥村一个贫苦农家。小时候,他家里没钱供他念书,只能给地主当放牛娃,受尽剥削和压迫。20世纪20年代中期,湖南各地暴发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王光泽那时正在茶陵县腰陂镇做木匠活,他以满腔的革命热情加入了腰陂镇工会。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王光泽被迫回到家乡避居了一段时间。不久,他又重返茶陵腰陂镇,一边重操旧业,一边从事地下革命活动。1930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扩展到茶陵,腰陂镇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王光泽被群众推选为腰陂镇工会主席兼赤卫队队长,同年加…  相似文献   

14.
冯都 《老年人》2003,(12):37-37
毛泽东一生反对给自己做寿,但却赞成给革命老人、革命功臣、革命友人做寿。而且只要有时间和机会,他就要设宴相请,或者亲自前往,或者发电祝贺,以表达一份心愿和祝福。在延安时,他曾给徐特立、吴玉章、董必武、林伯渠、谢觉哉、朱德等老同志和枣园村24个60岁的农民祝寿。1937年1月30日,党中央特地为徐特立老人60岁举行庆贺会。毛泽东按湖南风俗习惯,前往祝贺,并宣读他写的贺信:“你是我20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你总是拣难事做,从来不躲避责任,所有这些方面我都是佩服你…  相似文献   

15.
按照公开的简历,习近平出生在1953年6月,祖籍陕西富平。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习仲勋担任中央宣传部部长,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副主任。习近平出世的那年,习仲勋40岁。不惑之年得到这个宝贝儿子,起名“近平”可谓寓意深远。  相似文献   

16.
徐鹏 《现代妇女》2014,(11):436-437
大革命失败后,在"八.七"会议的指示下,陕西省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也进入到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新时期。从最初的清涧起义到南梁游击队的建立,再到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在陕北地区的正式创建。正是因为陕北的共产党人拥有自己的军事力量,他们才开辟了陕甘地区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17.
<正>刘志丹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开创者和主要领导人。习仲勋是刘志丹的老战友,在刘志丹领导下历任重要职务。1935年刘志丹和习仲勋同遭极"左"分子的迫害,被关押在一起,是毛泽东和周恩来救了他们。可是,当年与刘志丹一起遭受极"左"迫害  相似文献   

18.
《老人天地》2013,(11):26-27
富有情趣的是,齐心最初知道习仲勋,还是由墙上标语“牵线搭桥”的。  相似文献   

19.
今年93岁的石志文是中国革命第一代的“双面间谍”,如今他生活在西安。他脑清目明,常常读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  相似文献   

20.
风云 《老人世界》2013,(6):15-17
偶尔客串撩起表演欲,花甲老汉独闯京城 2012年12月4日凌晨4点,65岁的四川老汉胡天鑫就起了床,走出自己在北京所住的几平米地下室,赶往北京电影制片厂。来北京两年,他早已适应了这种天天找角色演的生活。掐指算来,胡天鑫做群众演员已有8年之久,参演过60部影视剧,还做过特邀演员。提起他与表演的缘分,还真是说来话长——胡天鑫老家在四川泸州农村,小时候文化娱乐贫乏,唱革命歌曲、看革命电影是他最大的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