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表嫂     
邢永安 《老年世界》2013,(24):27-27
1946年,社会动荡,土匪横行,民不聊生。在那段日子里,我记得头顶上的飞机像打雷似的轰鸣,人们担惊受怕,不可终日。母亲领着我去十八台的农村我表嫂家里躲躲。  相似文献   

2.
50年弹指而过,然而许多事情怎么也忘不了。1950年,我从湖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结业,组织上分配我去湘西工作,那时我刚好16周岁。16岁,懂得什么?可那是怎样的时代与环境啊!记得到上岑盘捉土匪,我是一双空手;在大化乡政府值班,凤凰土匪百把人攻乾州,我竟...  相似文献   

3.
老得从容     
陆桦 《老人世界》2014,(8):44-44
在一次去上海的火车上,遇上一位很可爱的老奶奶。一直记得她可爱的样子。 老奶奶就睡我对面的下铺。我刚把行李放下,老奶奶就对我微笑,很亲切的样子。  相似文献   

4.
社会工作目前在国内还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特别是在4年前,很难说一名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会去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记得2005年我即将从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毕业时,也并没有过多地考虑自己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只知道自己想做社工。  相似文献   

5.
吟风 《老年世界》2009,(13):37-37
记得几年前出国门去越南,在这个亚热带国家大大小小的城市里,我感受最深的,最抢人眼球的,是那满街满巷骑着形形色色摩托车急速奔驰的人。  相似文献   

6.
于秀 《中外书摘》2007,(5):36-38
到现在为止,我已经相过一百多次亲了,准确地讲应该是106次。为什么会记得这么清楚?那是因为我在这方面是很用心的,一方面为了我的婚姻父母也很着急,把什么都给我准备好了;另一方面目前我事业比较稳定,也很想在这个时期把婚姻问题解决了。所以,两年多的时间里,不管是朋友介绍的,还是父母联系的,我都很认真地去对待,甚至尝试着去跟女孩子发展,但遗憾的是,我真的没办法去评价现如今的女孩子。在我见过的女孩中,大约有80%以上是因为我不想继续,另有20%是各有各的原因,也就是说大多数时候是我没法接受别人,而不是别人看不上我。  相似文献   

7.
一束黄发     
婚姻之事原本复杂,但有了缘分也就变得简单了。我过了而立之年还是单身,虽已从河南豫西某农场“解放”回乡,但头上仍顶着“右派”帽子,要继续接受监督和改造,哪敢奢想结婚成家!妈妈却总是安慰我,说:“到哪座山唱哪个歌吧!”1965年初冬,单位领导认为我推广植棉技术有功,便派我去梅溪滩水利工程整修工地当了“伙头军”。我们住在岳麓山下青泥塘大屋,与聚族而居的张姓人家生活在一起,相处得还算融洽。忽一日,有人叫我马上去一趟臣嫂家。什么事呢?我边走边犯嘀咕。一脚跨进臣嫂家的门坎,就见满屋妇孺轰地嬉闹起来,并把一个姑娘…  相似文献   

8.
2008年3月,我有幸加入了深圳市妇联创建的“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成为一名社会工作者。回望一年来的工作历程,我依然记得自己第一次入户发放问卷被拒绝后的失落;记得有人反复误会社工就是义工时的无奈;记得个案辅导中发现自己专业不足时的彷徨。而如今,我更加懂得了专业的重要、爱的重要和团队的重要。  相似文献   

9.
在亲友中,俪的容貌最为出众。18岁,就有了第一位追求者。以后,追求者不断。本以为她会最早出嫁,没想到她倒成了最晚。年近30,尚在闺阁。俪谈过的男友前后有6位,后面几位我不大记得了,我只记得前两位。第一位男友,出身名门,父母都是高干。正因为此,他高中毕业后顺理成章进了部队,又被部队送去读书,回来后很快就提升为连长。当时俪刚刚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准备复习,第二年再考。偶然一次的邂逅,两个人碰撞出爱情的火花。周末,连长开着车,去学校接她,两个人去郊外玩,回来时,竟有些通难舍难分了。俪的爱情蒸蒸日上,学…  相似文献   

10.
承诺爱情     
只要你过得比我好,又何必再去敲那个窗户,再去追寻当初的那个承诺呢?你肯定不会想到我会在这初春的季节再度来到你的窗前。分手已经3年了,这期间,我’曾几次想去看你,可几次都耐心地说服自己,强忍着,不去见你。就这样,想你的时候,我便很认真很投入地去想你临别时给我的那个承诺。还记得分手时你的那个承诺吗。也是初春时节,那天你出奇的冷漠,在通向你学校的山道上,你一路无言。许久许久,你才以极冷峻的语气说:“我已经想过了,要说的只有一句话:我们在一起不合适,你说呢?”说真的,尽管我已经预料到这次约会有些不祥之兆…  相似文献   

11.
10年前,一个深秋的傍晚。结婚不到一年的谢少平和妻子傅笑竹,从长沙城南去看望住在河西的岳父母和外公。岳麓山上的红枫和晚霞互相辉映,画出了一幅金光灿烂的秋景图。谢少平脱口而出:“夕阳无限好,”傅笑竹顺口接上:“可惜近黄昏。”就这“可惜”二字,偏偏勾起了...  相似文献   

12.
小时候,我很喜爱爬山。家对面有座山,我常常爬上山头看风景。之后在长沙求学,每逢假日,也常邀上同窗好友去攀岳麓山。爬山确是一项极好的体育活动,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强壮筋骨,而且可以登高望远,开阔视野,令人心旷神怡。再后来工作了,成天坐在办公室,周围全是车水马龙的街道,很少有机会爬山,体质也慢慢虚弱了。古人云:“人老脚先老。”此话不假。我在50多岁时,就觉得腰肢僵硬,双脚变得沉重起来,便意识到自己在走“下坡路”。为延缓衰老,我想到了锻炼。当时,正好我的家由平房迁进高楼,每天上下班要爬好几层楼梯。起初觉…  相似文献   

13.
幸福的细节     
黄昏,一对老夫妻坐在阳台上的摇椅里,面对满天晚霞,回味着共同走过的日子。“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牵手吗?你带着我去散步,尽往偏僻的地方走,路又不平。碰到一道沟,你过去了,我过不去。你就伸出手来拉我,是那种手心贴手心的牵手。当时好多人喜欢我,可那次刻骨铭心的感觉,让我跟了你。”“没想到这一牵手就是一辈子。”老头接过话茬,脸上绽开了憨厚的微笑。“你还记得那次吃馍馍吗?那是8月的一天中午,你下班回来,我病了,病得恹恹的,就想吃馍馍。你一看面粉没了,一声不吭转身去买面粉。那年月不像现在到处都有卖的,买面粉只…  相似文献   

14.
邂逅是人生最美好的际遇之一。 记得有一天打车,上车的时候司机对我摆摆手说:“哎呀,我要去吃饭了,都9点了。” 站了半小时才打到车的我心中一急,说:“师傅您放心,我下车的地方有个砂锅店,便宜又好吃,很多师傅都在那里吃饭。”他看看我,点了点头。  相似文献   

15.
沈建 《金色年华》2013,(11):61-61
趁着国庆长假最后两天,决定带着爱人去南疆小城凭祥市走走,了却她一直没有亲眼目睹友谊关雄姿的愿望。中午l点多,轻车熟路地驱车进入通往中越边境的南友高速,一路飙车,下午3点多就直接到达了南疆名关——友谊关。其实,包括陪外省的朋友在内,我先后到友谊关旅游已经不少于S、6次了,记得最早的那次应该在1990年读高二的时候,应邀凭祥市的同学作客而去的。  相似文献   

16.
, 《中国社会导刊》2012,(33):32-32
还清晰记得2005年刚开始工作时,我们拿着一张张写着自己姓名和联系方式的字条敲开—扇扇生冷的铁门,面对过太多的拒绝和质疑,但我们始终坚持着。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收到第一个青少年发来的短信:“真的很想有人来帮助我,你们来了,我很高兴,谢谢了。”  相似文献   

17.
孔庆东 《中外书摘》2014,(4):100-101
我一生最感激的人,就是我的那些老师。由于时间的关系,大学里的老师记得最清楚,中学的也记得大部分,只有小学老师的身影,渐行渐远,快要消逝在地平线了。而其中记得最模糊的,就是我最早的老师——小学一年级只教了我第一个学期的高老师。  相似文献   

18.
我的高考     
汪志 《老年世界》2014,(13):14-14
我的高考是在上世纪80年代,那一年我17岁。对于那个时代的农村孩子来说,高考可以改变命运,“跳农门”,端“铁饭碗”,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是我们的梦想,也是父辈们的梦想。由于我们那个县地域大,人口多,再加上离县城又远,那年高考我是在就读的区高中参加的,尽管在区高中考,但离我家还有20多里的山路呢。记得高考那几天,雨特别的大,乡间泥泞的山路让人寸步难行。为了我的高考,为了我的梦想,那几天天未亮,父亲就送我去区上。  相似文献   

19.
我好像什么都记得,又好像什么都忘记了。耳边,只有女歌手林忆莲的《夜太黑》:夜太黑,也遮不住那眼角泪,夜太黑,酒精把一切都烧成灰……(一)去年的5月17日,是我28岁的生日。为了庆祝生日,我的那些朋友硬拽着我去了那家“忘情酒吧”。中关村的酒吧有很多家,...  相似文献   

20.
路从今夜别     
叶无双 《女性天地》2013,(12):44-45
我常常一个人看着蓝天,看那遥远的蔚蓝的天空,问天空是否倒映着一个叫陈艾维的人?天空说有。然后我问天空,陈艾维是否记得一个叫穆郁的女子?天空说记得。我再问天空,他记得她的什么?天空不说话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