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城市房屋拆迁的实质为房屋征收(或称不动产征收),是公权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对私权的合法剥夺,是政治国家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对市民社会的干预。基于人权、自由、秩序诸价值的考量和公权与私权、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利益平衡之需要,以私权保障理念为基点对现行失范的补偿法律制度予以重构,对于构建一套合理的保障被拆迁人利益的拆迁法律、法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对城市房屋拆迁补偿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城市房屋的拆迁补偿安置问题的研究,论述了城市房屋拆迁补偿的概念及补偿方式;提出了商业性拆迁和公益性拆迁两种城市房屋拆迁补偿程序,分析了两种拆迁补偿程序的区别,并进一步阐述了对城市房屋拆迁补偿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土地的征收征用和房屋的搬迁在城市化进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存在着补偿标准过低,补偿评估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要在公平公正合理原则的基础上保障被拆迁人的权益,.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制度之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向东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2)
我国现行法对城市房屋拆迁补偿性质的定位存在着误区,表现在将补偿问题定位为民事法律关系.这种误区是导致补偿问题复杂难解的深层法律原因.拆迁补偿关系应该属于行政法律关系,拆迁补偿性质为行政征收补偿,政府才是真正的补偿义务主体,政府应直接对被拆迁人承担补偿义务.拆迁补偿应以公正合理补偿为基本原则,尽可能全面弥补当事人因公共利益而遭受的实际损失.仅就补偿标准而言,公正补偿应体现民法精神,但不可将其与民事赔偿简单等同. 相似文献
5.
论城市房屋拆迁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拆迁条例》为背景,从法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目前城市拆迁的体制存在的使政府公权力的公信力降低、引发第三种诉愿、巨大的利益空间易于滋生腐败、效率低下等弊端。认为:实施政府和人民共同主导型的拆迁制度是根除各种弊端的较好选择,在拆迁制度的安排中,应区分公益性拆迁与商业性拆迁,严格限定公益性拆迁的含义,防止将商业性拆迁项目归于公益性项目。 相似文献
6.
房屋拆迁补偿价格评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建清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5(4):72-75
我国在 2 0 0 1年颁布了新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新条例规定房屋拆迁补偿金额以房地产市场价格评估确定。在对新条例和原条例对价格评估方法规定比较分析的基础上 ,作者结合房地产评估价格形成的过程分析了房屋拆迁补偿价格评估的特殊性和含义 ,认为以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格确定的房屋拆迁补偿价格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房地产交易价格。作为建立评估方法的基础 ,本文讨论了房屋拆迁补偿价格评估的原则 ,最后提出了新条例下房屋拆迁补偿价格评估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7.
以《城市拆迁条例》为背景,从法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目前城市拆迁的体制存在的使政府公权力的公信力降低、引发第三种诉愿、巨大的利益空间易于滋生腐败、效率低下等弊端。认为:实施政府和人民共同主导型的拆迁制度是根除各种弊端的较好选择,在拆迁制度的安排中,应区分公益性拆迁与商业性拆迁,严格限定公益性拆迁的含义,防止将商业性拆迁项目归于公益性项目。 相似文献
8.
论城市房屋拆迁制度自身的"拆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礼旺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4):48-51
城市房屋拆迁以城市建设为其实施的前提条件.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征收、征用制度实施的法定前提条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因"城市建设"的内涵远比"公共利益的需要"宽泛,致使拆迁制度与宪法相抵触,成为一个违宪的制度.根据<立法法>的有关规定,它面临改变与撤销这两种可能的归属.事实上,拆迁制度将不能合流的不同法律关系强行撮合在一起,这就决定了拆迁制度的归属只能是撤销,而不能是改变.相应的法律变革思路应当是,遵循不同性质法律关系的指引,以建立相应的法律部门. 相似文献
9.
周军虎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5)
我国现行的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制度在补偿适用原则与具体操作标准、补偿范围、补偿方式以及补偿责任承担等方面存在缺陷.因此,我们应在拆迁立法中尽快明确公平补偿原则,在立法上规定对土地使用权的补偿,设立独立的估价委员会,明确行政机关作为补偿责任主体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房屋拆迁问题的宪政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中国城市房屋拆迁问题的根源在于现行拆迁制度本身有悖于宪政基本原理.城市房屋拆迁乃是一种典型的国家征收.在宪政国家,国家的征收权要受到严格的限定:必须符合公共目的;必须遵循正当程序;必须给予私人公正补偿.我国现行拆迁制度存在的问题是不符合公共目的、正当程序和公正补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化进程中,青岛市现行的征收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法律制度存在着诸多缺陷。制度建设应当处理好三个关系,在此基础上做到:根据拆迁目的的不同,确定相应的拆迁程序、原则及执行制度;明确被拆迁人的宅基地使用权在内的财产权利,合理确定拆迁补偿标准;建立正当的拆迁补偿程序。 相似文献
12.
何虹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2):95-99
我国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因房屋拆迁引发了大量的争议纠纷,而立法上对城市房屋拆迁的性质、合法性条件以及城市房屋拆迁的补偿问题尚无明确或具体的规定,因此,理论上对房屋拆迁行为问题的探讨很有必要。笔者认为,城市房屋拆迁行为从总体上说应是一种公用征收行为,拆迁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公共利益是拆迁行为合法性的基本标准,被拆迁人因为房屋拆迁所受到的财产损失应当得到完全和充分补偿以体现公用征收制度对私有财产的尊重和保护。 相似文献
13.
彭小霞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3):64-67
公共利益是我国现行法律中常见的法律范畴,但由于公共利益本身高度的抽象性,宪法和法律对公共利益界定得又较为模糊,这给行政管理实践带来了极大的混乱。因此,如何准确合理地界定公共利益就成为法学研究与实践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周军虎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1)
我国现行城市房屋拆迁制度的程序规定缺少被拆迁人的事前参与,征收缺位,拆迁许可规划缺少程序保障,补偿纠纷裁决缺少中立性。针对这些问题,应逐步对拆迁程序进行完善,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范利平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11):24-30
物权法的颁布实施对我国现行城市房屋拆迁制度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明确了现行房屋拆迁制度实质上是强制权利人放弃权利的房屋征收,但拆迁制度却将其错误地设定为民事行为,从而导致我国房屋拆迁制度的种种弊端。第二,物权法使房屋征收补偿制度更加完善,因为征收补偿包含了对房屋和土地的全面补偿。第三,物权法解决了被征收房屋所有权转移的时间问题,即从征收决定生效时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说,钉子户的行为在物权法的框架下就是确定的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6.
为权利而斗争是法治得以实现的关键一环,而“钉子户”对房屋拆迁的挑战应是我国法治中公民勇于争取自身权利的典型表现。“钉子户”屡屡出现的最大原因其实是拆迁制度本身的诸多不合理方面。对公共利益加以界定并将其与个人利益进行平衡是问题中最直接的难点,而问题的本质则是我国的公权力与私权利定位的亟待完善。最后,正确对待权利以推进法治社会的构建成为问题的终点。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城市房屋拆迁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被拆迁人中困难户多、安置房价格偏高、部分被拆迁人要求过高、司法渠道不畅等。解决这些问题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切实有效的对策,如建立住房保障体系、管理部门之间密切合作、畅通司法渠道、正面宣传报道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大力推进,许多城市展开了大规模的房屋拆迁运动.旧房屋的拆迁重建提高了公共设施的质量,能够有效地美化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商业企业的投资环境,从而提升了城市综合功能.但是在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暴力拆迁、拆迁补偿标准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这些问题,矛盾将愈加尖锐,会严重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从法律方面思考我国城市房屋拆迁的问题,以及立法方面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城市房屋拆迁的反思、重述与再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华军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1):112-115
城市拆迁涉及公共利益和公民财产权的保护,房屋拆迁中行政强制处分的合理性、适当性与既有财产的安全性,应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性质达到应有的相称与均衡。当前房屋拆迁中普遍出现对公民个人利益的忽视和公民个人权利的践踏。为此,城市房屋拆迁需要再造,以平衡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为指向,做到房屋拆迁程序的公开透明,拆迁补偿的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20.
公民参与是解决城市房屋征收补偿问题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世建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54-57
近年来,我国屡屡上演的"暴力拆迁"与"钉子户"们的"暴力抗法"事件,以唐福珍的"凤凰涅槃"式的自焚,终将《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修订问题抬到了桌面上来。目前,对房屋拆迁制度是否得当的很多判断都误入歧途,"暴力"只是个表象,类似唐福珍悲剧事件产生的真正病灶是什么?房屋拆迁制度完善的根本路径是什么?该笔谈对此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