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剑鸣 《决策》2009,(2):31-33
说起行政潜规则现象,人们的感触往往溢于言表。市井、官场和学界都常以此为谈资,但大家对什么是行政潜规则并没有定论,人们常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来形容地方政府行政过程中存在的潜规则现象。  相似文献   

2.
正一直以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面初衷好,下面执行变味"等现象屡禁不止、愈演愈烈。偏离设计初衷的制度执行,使民众感受到的不再是"原味"的善意与恩惠,而是种种不公平与非正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  相似文献   

3.
吴道珍 《领导科学》2004,(13):14-15
政策目标的实现既依赖于制定出正确的政策,更有赖于政策执行者的有效执行。然而,就我国的现实状况来看,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这不但严重阻碍了政策的正确贯彻和有效实施,而且极大地损害了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表现形式 “你有政策,我有对策”——替换性执行。替换性执行 —是指当需要执行的政策与负责执行的机关、部门存在利益冲突时,执行机关就可能制定出与政策目标表面上相一致、实际上相违背的执行措施,妨碍政策的正确实施。近几年,我国政治生活中出现…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信息》2013,(20):16-16,33
党的十八大后,中央进一步加大了反腐倡廉工作力度,效果非常明显。但仍有一些领导干部置中央的决策部署于不顾,尤其是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上存在大打折扣、搞变通,大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现象。  相似文献   

5.
周雪光 《决策》2009,(5):30-32
在执行来自上级部门特别是中央政府的各种政策指令时,一些基层上下级政府常常共谋策划、暗渡陈仓,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手段予以应付。  相似文献   

6.
公民在理论上被认为是国家的主人,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必然会渴望参与行政决策和执行,那么如何让公民参与行政决策呢?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本文首先对公民参与的定义和参与的理论进行了阐述,通过对中国公民参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从公民行政参与机制的基本前提、制度基础、关键环节和重要途径等角度,详尽阐述了构建公民行政参与机制必须着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行政三分":一种需要继续试验的政府改革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初,中编办 提出在深圳等5个城市进行新一轮的深化行政改革试点,其改革思路就是 决策、执行、监督适度分开。深圳大学的马敬仁教授参与了深圳改革试点工 作,马教授将这一改革概括为"行政三分"。这种概括应该说是准确的,它的 内涵就是指政府自身的三种权力--决策、执行、监督的适度分开,是属于 行政内部的分权。但一些不了解其内涵的人将其理解为"三权分立"。加上海 外媒体的片面报道,即说深圳进行三权分立的改革,致使深圳这项改革流 产。 经过了两年之久,现在回过头看,"行政三分"是一种有创意的政府改革 新思路,深圳应该继续大胆试验。"行政三分"是对西方决策与执行分开经验 的借鉴,它有利于减少行政决策中的部门利益,有利于提高行政执行绩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成本效益角度对行政决策的效率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行政决策效率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决策效益成本比。当行政决策效益与决策成本的比值最大时,行政决策达到最优效率。进而通过构建行政决策成本模型,分析了决策成本对决策效率的影响,并提出了提升行政决策效率的两个维度:提高行政决策收益和优化行政决策成本结构。  相似文献   

9.
西方国家行政决策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形成相对成熟的机制,从决策程序的启动到决策方案的设计,从决策的制定到决策的执行,再到决策的评估和反馈,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是从行政决策的外在社会环境还是制度内部结构看,西方国家行政决策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转型期地方政府决策行为存在的问题及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聂方红 《领导科学》2006,(14):32-33
政府行为得当与否主要取决于制度、法律、政策、外部环境以及政府领导人的个性特点。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我国许多地方政府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体制、机制、法律、政策规定以及辖区人民的要求,其决策行为在不同领域呈现不同特点,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执行决策行为的应付性。这种行为表现最直接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我国现行制度下,地方政府的首要职能是执行中央和上级政府的方针、政策、指示、决定。但是,由于工作与决策的目标和出发点不同,中央和上级政府的政策及工作决策不一定对所有地方都实用,至少…  相似文献   

11.
<正>领导决策与下级落实是领导的两个重要环节,任何一项领导决策都需要下级严格落实,才能实现领导目标。但是,在领导实践中,经常出现重决策轻落实或落实不力等问题,突出表现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上下级关系博弈问题,使领导决策成为烂尾工程。这种领导决策落实中的上下级博弈关系危害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发展,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深入剖析领导决策落实中上下级博弈关系的表现及其危害,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对于提高领  相似文献   

12.
行政决策是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核心,其水平与品质直接影响社会发展与稳定,但由于实践中行政决策的消极人格化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决策的质量,进而危及到国家利益。本文剖析了决策者消极人格特质影响行政决策的现象,提出了行政决策消极人格化的概念,并对这一现象产生的诱因及表现形式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3.
领导的核心在决策,决策的生命在落实,落实的关键在督查.政务督查既是对政策和决策落实成效的检查和验收,也是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观念和行为的匡正与防范,更是发现问题、提出对策进而为领导再决策提供参考的关键步骤和中心环节.那么,督查人员如何才能实现与领导的工作思路同频共振,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务督查的实效性呢?对此,笔者认为应把握住"准"、"深"、"实"三字诀:立足有的放矢,在督查"选题"上求准;做到"涉深水者得蛟龙",在督查"破题"中求深;讲求实事求是,在督查反馈上求实.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信息》2013,(8):16-17
当前,很多地方的经济增长还靠房地产拉动,有的地方面临稳增长的很大压力,不得已,很多地方在执行政策中打折扣、搞选择,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另外,由于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住房需求旺盛、供给紧张,这就更增加了调控的难度,但这恰恰是地方领导必须警醒之处。  相似文献   

15.
正据报载,一些地方、单位的领导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成了夸夸其谈、妙语连珠的"演说派"和姿态很高、落实无力的"虚无派"。这看上去"很美",其实是作风积弊换一种形式存在而已,反对"四风"被异化软化,做了表面文章。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关键要"改"字当头,重在转变作风,敢于在改观念、改"惯例"、改状态上"亮剑",确保扫除"四风"陋习无"死角",大兴风清气正新风尚。要从思想观念上改。作风问题说到底是个党性问题、思想问题。要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个人主义,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  相似文献   

16.
政令不通是指执行系统或执行人员在执行决策中心的各项指令时或拒不执行,或执行走样,或执行不彻底,致使决策中心的指令不能产生相应有效的实践结果,达不达决策目标,影响整个行政管理系统正常运转。当今中国,上下一心,政通人和。但是在某些地方、某些单位、某些部门对上级决策置若罔闻或落实不力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文试图对这一现象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以及对策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公务员的考录、选拔、任用始终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总体来讲还是比较严格公正的.但是,现实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顽疾依然存在,特别是近年出现的公务员选拔"曲线救国"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违背了公平、公正的选拔精神,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有句俗语——"拿着鸡毛当令箭",讽刺的是那种玩弄权术、狐假虎威的行为。而时下社会,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导干部中出现了另外一种怪象,即对中央的决策部署置若罔闻、自行其是,甚至阳奉阴违、我行我素。这可谓之为"拿着令箭当鸡毛"。拿着令箭当鸡毛,是政治上不坚定、不成熟的表现,也是组织纪律缺失、以身试法的愚蠢行为。其主要特征有二:一是有令不行。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中央决策部署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表态  相似文献   

19.
根据治理理论,城市治理PPP模式可以实现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治理,从而有效解决"公用地悲剧"现象。城市治理PPP模式涉及政府利用行政职权的行政部分存在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确定行政决策失误是追究行政决策失误责任的前提,对行政决策失误的评估应当围绕三个要件:决策失误行为要件、损失重大结果要件以及因果关系要件。其中,对于决策失误行为要件的判断可以引入物有所值评价。另外,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需要遵循三个原则:法定原则、权责一致原则与程序正义原则。  相似文献   

20.
代执行是行政强制执行的一种,本文从代执行的概念入手,通过分析代执行中行政强制执行机关、义务人以及第三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明确了他们之间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