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受教育权是一个国家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它是一项基本人权,是公民所享有的并由国家保障实现的接受教育的权利.而国家则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实现的主要义务主体,为更好的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国家必须承担相应的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而我国宪法对于公民受教育权的权利义务复合论的规定在语义、逻辑、立法精神上均存在其缺陷与不足,同时必须完善公民受教育权的救济途径与手段,不仅从物质保障的层面,更要从制度层面来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能够得到更好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教育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公民的受教育权及其法律保护成为现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大多数人对受教育权的认识长期以来还仅仅停留在表面,因此,认识上的偏差和理论上的忽视往往导致爱教育权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尽如人意。本文进而对受教育权法律保护的实现和发展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社会权利,它受到以宪法为统帅、以教育性法为主体的法律法规体系的保护。然而我们面临“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使得我们在保护发展受教育权的广度、深度、力度上,比起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然而近年来,民办教育的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公民的受教育权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在民办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使得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审视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4.
曹宁 《经营管理者》2011,(3X):296-296
从平等受教育权的角度来看,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没有享受到真正意义上的公正。广大城市农民工子女被排斥在城市教育之外,无法得到与城市生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问题日趋凸现出来。平等受教育权符合保障国际社会公认的基本人权的需要,符合权利义务平等原则,符合法律倡导的实质平等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5.
<正>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是其基本人权,应该得到保障。从我国1992年1月1日起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至今,我国未成年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的保护状况却令人堪忧。  相似文献   

6.
人权理论支持下的现代法制赋予了人民广泛的权利,权利只有在有保障的情况下才能得以实现,这是立法本意,也是立法的最终归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第16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作为国家物质和精神文化的直接创造者的劳动者理应享有这一权利也应承担这一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八章对职业教育作了专章立法,但是对劳动者的职业培训保护的力度还不够,劳动者的受教育权还得不到像一般民事权利一样的保护。对劳动者的受教育权的保护还有待于加强。  相似文献   

7.
焦新 《科学咨询》2003,(22):4-8
2003年9月19日至20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近日,记者就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以及教育经费投入等备受社会关注的若干问题,采访了教育部负责人.这位负责人强调指出,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取得了长足进展,地区之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我国公民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得到了有力保障;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快速增长,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高考移民是现在社会中的一个特殊人群,它的出现是由于高考录取分数线在各地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引起的,这是公平的试卷、公平的评分标准、公平的录取工作下最大的不公平,这严重损害了我国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而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封堵高考移民又妨害了公民迁徙自由权的实现。从根源上看,这是与我国教育体制的不健全有关的,急需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其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
刘家强 《管理与财富》2009,(11):102-102
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适应人口流动的接纳性教育体系,但日益增长的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需求却已经对现行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笔者在对掌握的材料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期望对我国彻底解决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权问题做出一点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教育平等权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我国法律法规对教育平等权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然而,我国的现实却是教育平等权形式上的平等与事实上的不平等。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常常出现一些侵犯公民教育平等权的事情,本文拟从法律方面对教育平等权做一个探究。  相似文献   

11.
邵丽莹 《经营管理者》2013,(25):301-301
公民教育是每个公民都会接受的教育,通过公民教育可以培养符合国家要求的合格公民。公民教育在我国的历史是既艰难又曲折的,本文将集中讨论公民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2.
受教育权作为当代人权法不可或缺的部分不仅得到了一系列国际公约和国际组织决议的承认和保护,也在区域和国内层面得到了确认。本文从这两个层面对受教育权进行制度明确,并对这一权利实现的现状及未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维新变法时期,由于维新派对女子教育的重视,女子教育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女子获得了受教育权和留学教育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妇女自我解放意识的初步觉醒,开创了中国妇女自我解放的先声。  相似文献   

14.
听证制度最早产生于西方社会,在我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虽已取得不少成效,但却因为公民参与的有效性缺失而受到公民的质疑。因此,在我国的价格听证会中建立有效的公民监督机制,为公开公平的选择代表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为公民参与价格听证会的有效性提供法律保障等对提高我国价格听证会中公民的认同性、支持性,以及完善我国的价格听证制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教育产业化”、商品化,意味着对公民平等受教育权利的否定,拉大贫富之间受教育机会的差距,甚至导致贫穷世袭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武强 《管理科学文摘》2009,(19):203-204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意识,学校是进行公民教育的主要机构,学校公民教育实现公民教育的关键所在,培养公民意识是学校公民教育的基本任务。但是由于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我国的学校公民教育对培养公民意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生公民意识淡薄。提出根据实际安排公民教育的内容,用用多种教育方法,提高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7.
正教育和学习的场所并不仅限于学校的想法已经在学者中蔓延。现在世界瞩目的在家教育以美国为首,已经在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广泛开展。在自然权利得到保障的父母的教育权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受教育者的最大利益来举行的在家教育得到了很大的成效。本文从实证角度出发,以美国的在家教育为导向,分析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类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教育事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受国家财力限制,完全由政府部门对教育行业进行管理和投资,难以保证对每一个公民进行应有的教育.实行教育的社会化,建立多元开放的教育体制,可以有效地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育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现状是数量庞大但受教育程度低、身体素质差,且存在着心理贫困、公民意识薄弱、权利缺失和差别歧视等问题。笔者通过对定州市部分农村人力资源情况调查,从农村人力资源、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劳动力产权等角度分析,提出完善农村教育体制、消除不合理的歧视制度等措施,从而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20.
"有权利就要有救济",这是现代法治国家所遵循的一般原则。从国家与公民的关系来看,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各种不法侵害后,法律应当赋予公民寻求和获得救济的渠道,如此才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行政救济一词针对国家行政公权力,专指公民合法权益在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中受到侵犯而采取的救济手段。本文立足于现实中的案例,对我国现行行政救济制度的问题,笔者希望此文对行政救济制度的更加完善有些许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