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而言,他们的愿望和需求可以大致按照需求的层次递进模式加以解释和进行理论演绎分析:即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和愿望基本上是按照就业-定居-社会融入的三个层次递进。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定居和社会融入的实现,是人口城市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2.
"新生代"农民工有序政治参与是其顺利融入城市的主要保障。积极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不仅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当前,"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愿望日益浓烈,但是政治参与水平受经济、文化程度、社会文化等条件局限。因此需要通过发展经济、改善体制、塑造参与型政治文化等措施来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3.
话题缘起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一大亮点是首次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传递出中央对约占农民工总数60%的80后、90后农民工的高度关注。文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并将此问题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一个重点。相对来说,新生代农民工对农业不熟悉,同时,他们又特别渴望融入城市生活、城市社会,但从制度到心理到具体措施,我们都还没有做好接纳的准备。  相似文献   

4.
从服务型政府的视角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权益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关注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强调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本文从服务型政府的视角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社会群体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试图找出新生代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症结所在,并通过制度、体制、教育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视角切实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  相似文献   

5.
《领导决策信息》2011,(4):19-19
虽然从总体上来说劳动力供大于求格局还未改变.但中国正面临“刘易斯拐点”已成为学界普遍共识。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现象就是岁末年初.招工难正成为令各地最头疼的一个问题。但与此同时.新生代农民工融人城市的愿望也空前强烈。  相似文献   

6.
郭晴 《经营管理者》2013,(27):178-178
80、90后的新一代农民工与老一代的农民工思想上有着很大的差别,自身的需求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传统的激励制度对新一代农民工来说效果已经微乎其微。从新生代农民工激励现状出发,研究适合新生代农民工的激励对策,对为企业留住重要的工人力量,适应社会的老龄化加重状态来说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占据农民工队伍中的大多数,他们是农民工队伍中最有可能实现市民化的一个群体。本人从社会政策的视角,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户籍制度改革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拆除了制度障碍,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仍会遇到许多问题。自身的文化程度和思想意识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首要因素,它决定着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整体水平,对新生代农民工是否具备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能否适应城市生活等具有直接的影响。同时河南新生代农民市民化缺乏健全的组织体系保障。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必须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教育投资;建立统一、完善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和公共服务体系,改变城市居民观念。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支柱,新生代农民工的逐渐兴起给政府带来了管理难题。然而,农民涌入城市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新生代农民工与他们的父辈不同的特点也使得社会管理问题更加突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10.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城市社会建设的主力军,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通过对烟台开发区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从经济生活适应、社会生活适应、心理适应和心理认同三个层面比较系统地探究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田鸿 《决策与信息》2011,(4):281-282
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困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所特有的生活经历、人生观和价值现在融入城市生活过程中,凸显出来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主要集中在社会流动、就业、社会认同与城市融合、社会资本、劳动权益保障以及教育培训等方面.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重视与解决,将会影响到经济的稳定与发展、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因此,学者们都积极投身于该群体相关问题的调查与研究之中,且已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本文主要是对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成果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现实国情,"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党和国家考虑的战略性问题。本文基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时代特征,对其城市创业障碍进行深刻剖析,从新生代农民工本身、政府部门、银行及金融机构方面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其中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中坚力量,其政治参与的状况直接影响民主建设的成效。新生代农民工根本利益的落实与维护,将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剖析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进展状况及问题原因,探索以多元治理理念引领其政治参与,协调好政府、社会组织、用人单位、新生代农民工之间的共治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多学科的方法,构建了员工帮助计划(EAP)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模型,发现EAP变量既有通过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进而间接影响他们的城市经济与社会融入,也通过心理资本直接影响着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心理融入。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社会建设过程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和劳动技能的掌握程度都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未来的发展。在我国产业化结构不断调整的今天,如何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与能力,使其更好地为城镇化建设做出贡献,已经成为了我国政府部门首要关注的问题。本文将简要阐述新生代农民工的界定以及对其进行职业教育(培训)的必要性,并就如何进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指导(培训)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表现出异质性的特征,研究对他们进行职业教育的必要性,是明确劳工市场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解决我国近年来"就业难"这一经济社会难题的基础。本文在对新生代农民工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改革开放后,农民工也加快了转变的步伐。他们是在农业发展的背景下向城市迈进的一个特别的群体。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城市社会的变迁。农民工不再是一个大家看起来没有个人特质的大众群体,他们实现了不同时代下的农民工的代际更替,新生代农民工开始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他们作为社会生产的中流砥柱。与传统的父辈农民工相比,知识水平高、他们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不仅仅只是赚钱。但是当前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劳动权益受损的问题。本文从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劳动权益受损的表现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没有取得城市居民的国民待遇,主要原因在于城市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排斥"。城市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排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排斥。新生代农民工不仅缺乏对城市社会的话语权,而且也没有掌握对自己利益相关的社会事务的发言权,没有合法的、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渠道。我国的管理体制是属地管理,居民只有在个人与户籍相吻合时才会拥有各种合法的权利,他们在城市中与公民身份有关的政治和社会权利无法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支柱,其心理的主观幸福感对企事业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对新生代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的基础上,对新生代农民工健身活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健身活动项目存在性别差异,且主观幸福感女性比男性农民工更易获取;新生代农民工健身活动与其主观幸福感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当前,伴随着第一代农民工淡出历史舞台,新生代农民工已经作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不断发展起来,并在整个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一新兴群体不仅人数众多,而且其独特的群体特征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近来,新生代农民工短工化现象日趋严重,这不仅影响到其自身的发展,还会对社会和谐和企业的发展带来负面效应。针对这些问题,总结了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短工化的几个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