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快速、便捷的公路交通网络改善了城市经济圈与外部的交流条件,加快了区域内部的经济循环,带动了城市经济圈的开发和建设,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公路交通运输发展对贵州铜仁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维安  马连福 《管理评论》2004,16(10):12-17
“京津塘”经济圈是近年来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和优势。本文在回顾国际科技企业集群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深度分析了“京津塘”经济圈中科技企业集群的现状与原因,进而提出发展“京津塘”经济圈和科技企业集群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发展产业集群是欠发达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八大指标进行对比计算,得出邢台市处于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欠发达水平的结论;分析了邢台市当前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条件以及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对邢台市依托产业集群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中小城镇为依托,形成城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2003年11月,湖北省委省政府正式宣布建设以武汉为核心,周边八城市参与的武汉城市圈,不仅要改变武汉传统辐射范围内的城市呈“离心”现象和武汉被边缘化的态势,而且要使武汉城市圈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增长极,从而实现“中部崛起”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产业集群作为城市圈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又是研究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如何衡量目前武汉城市圈的产业集群水平和现状,确立产业集群以发展方向和途径,无疑又是有效促进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业集群凭借自身吸收高密度经济能量的优势,逐步成为全球市场上令人瞩目的经济现象。产业在城市集聚的正效应是其竞争优势的基础,也是产业集群演进的根本动力。认为外部经济是产业集群产生的直接诱因。通过对我国城市集聚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在城市集聚经济的作用下,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然而在经济积聚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收入水平差距拉大等问题,对此进行了说明,及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介绍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性,结合产业集群对城市竞争力提升的作用,首先分析产业集群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影响,进一步分析产业集群对提升成绩竞争力的效用,从整体的角度研究产业集群对城市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性,有助于对产业集群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是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现代产业组织发展形态。贵州已初步形成了一批中小企业集群,但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相对较少,大部分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仍处在产业集聚阶段,存在着产业链条短、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低、分工协作差、创新能力弱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2013.05.18-2013.05.24请登录会员区检索全文www.ccgov.net.cn贵阳日报18日星期六贵阳拟定金融服务工业攻坚行动方案年内力争完成园区产业项目融资150亿元以上南昌日报19日星期日我市出台政策措施支持进贤县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打造国家级医疗器械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9.
贵州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旅游活动的日益丰富,旅游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进一步暴露。本文运用生态学的原则,将旅游产业集群分为三个生态因子,针对三个生态因子提出贵州旅游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发展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潮流,是一种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新经济。国家通过区域经济带动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有利于产业集群成长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当前,产业集群的壮大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经济运行质量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产业集群通过协同效应显现出的竞争优势已日益受到关注,文章通过对安徽产业集群现状的研究,提出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促进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和升级,对于提升安徽产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安徽经济发展、促进安徽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经济圈与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圈又称经济区或经济带,它是地域分工和生产专业化不断发展的结果.世界经济空间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证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均衡的特点,而经济圈是由中心城市(或大城市)和周围广大的农村地区,相邻的中等城市和小城市(镇)共同构成的一个在各种经济要素之间以市场经济关系为基础,以城市网络为纽带而紧密联系的区域经济发展有机体.其中中心城市是一个增长极,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龙头或极核.增长极理论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经济增长不能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总是首先在少数区位条件优越的点上不断发展成为经济增长中心(极或城市).以大城市为依托,以发达的交通、通讯、信息等设施形成辐射联系次级中心城市和区域腹地,利用资源和产业集中配置于区位优势显著的中心城市,从而有利于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并通过经济圈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增强辐射功能和扩散半径,进而带动更大范围的经济成长,这是经济圈的基本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是产业组织的新发展和地区经济的新现象,作为产业空间的集群现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中国牙刷之都"——扬州杭集牙刷产业集群为例,分析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杭集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构建产业集群是国家、区域和城市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是许多国家或地区有效地作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战略方式之一。因此,在我国西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具有现实意义。西部地区在其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必须根植于西部各个区域现有的优势产业基础,以特色产业为主导产业,以创新出效益,坚持走理性的产业集群发展之路。也就是说,应采用政府扶持型结合市场主导型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走培植增长极、发展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的产业发展路线,在产业的选择和发展过程中,遵循特色产业选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邓明然  刘加顺 《管理学报》2004,1(2):139-141
从世界经济发展、城市化、市场经济和土地资源充分利用4个方面阐述了组建城市经济圈的合理性;剖析了组建城市经济圈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空间范围、城市地位、合作范围、利益分配4方面的问题;从空间范围、利益分配、整体规划、市场体系、观念制度政策整合5个方面提出了推进城市经济圈战略性举措.对组建城市经济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型的集群方式,依托于港口发展而来。港口物流的集群发展与港口经济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本文在回顾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与港口经济发展的背景、内涵的基础上,对两者的逻辑关系及协调发展进行分析,进而构建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于港口经济的关系指标,并对各具体指标进行详细阐述,从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及港口经济发展方面进行新的指标构建。  相似文献   

16.
《领导决策信息》2012,(40):28-31
9月9日,第二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在贵阳举行。作为我国首个经国务院批准、上升到国家层面、面向全世界举办的大型国际性酒类专业博览会,显示出了国家对于贵州酒产业的重视。而2011年1月11日贵州省发布《贵州省"十二五"烟酒产业发展规划》已明细了贵州酒产业发展目标。"未来十年,中国白酒看贵州"将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  相似文献   

17.
推进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决策与信息》2007,(2):42-4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圈的迅速崛起。而城市经济圈形成和发展的核心是产业一体化。武汉城市圈是湖北乃至长江中游产业最为密集的地区,加快推进产业一体化,对于增强城市圈综合实力,促进湖北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产业集群的概念入手,介绍了产业集群在浙江的发展状况,并分析了产业集群促进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效应,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产业集群在浙江兴起的主要原因,并进一步指出,浙江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引导我们不断地思考,如何发展好浙江的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市场失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雪梅 《决策》2007,(2):50-51
世界上没有天然生成的产业集群,也没有永远兴盛的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产业集群同样要经历产生、发展、壮大和消亡的过程.产业集群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集群内部存在诸多矛盾.如何克服产业集群中的种种矛盾,使之茁壮成长,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影响河南省产业集群发展的行业优势和集群成长的规模经济性,认为河南省产业集群发展区域分布结构和行业分布结构差异较大,但产业发展的区域积聚力趋于增强;集群规模增长较快,集群经济总量与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弱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