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2 毫秒
1.
我国目前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而公务员作为国家权力的行使者,对其权力的有效保护对我国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税收是现代国家中国家和公民关系的重要表现,它关系到财产权保护和人权保障问题。宪政的视角强调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和对公民权利的保障。我国《宪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公民负有依法纳税的义务,但对纳税人权利的规定却出现空白,税收立宪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2001年,齐玉苓诉陈晓琪一案,引发了关于我国宪法司法化的探讨.当公民的宪法权利受到侵犯、无适当的具体法律给以救济时,援引宪法保障公民权利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必要性之一,宪法司法化是宪法基本精神的要求;必要性之二,宪法司法化是保障人权所必需.可行性措施主要是修订胜任诉讼的宪法文本和赋予司法机关之宪法司法解释权.  相似文献   

4.
未定稿     
《领导文萃》2009,(11):9-9
批评政府哪怕失实,也不能以“诽谤”治罪 杨涛撰文指出,政府是由民众赋予其权力,并由民众纳税养活的,政府的唯一目的就是为民众服务。但政府一旦组成.就容易滥用权力侵犯公民权利。所以,宪法和法律就要鼓励公民批评和监督政府,保证政府权力在正常轨道上行使。从严格意义上讲,政府作为公法人不具备私法人享有名誉权的基础,政府在社会上安身立命依靠的是公信,而不是名誉。  相似文献   

5.
师素丽 《经营管理者》2011,(2X):302-302
行政紧急处置权的合理行使直接关系着社会稳定和公民权利保障,但由于这一权力的特殊性也导致其很可能被不当行使,侵犯公民合法权益,因此这一权力的行使必须遵循法治、比例原则,并赋予公民抵抗权。  相似文献   

6.
违宪审查又称宪法监督,其作用在于保障宪法的实施、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公民权利与自由。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先后建立了违宪审查制度。我国也建立了违宪审查制度,在确保法制的统一,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违宪审查模式对于实现我国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法制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宪政是防止公共权力侵犯公民个人利益的最高制度设计,是一切规则中的元规则。财产权是公民除生命权之外最重要的权力之一,现代文明国家都把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纳入宪法之中。税收作为一种社会财富再分配的公共政策行为,必须纳入宪法之中,并依照宪法的规定,在与公民参与的对话平台上实现税收政策的合宪性、合理性和合法性,从而有效地保护公民的财产权。  相似文献   

8.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机关据以活动,人民权利据以实现的最高准则,宪政则是以宪法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威而形成的一种以制约国家权力为手段,以保障人民权利为目的的政治运作。以有限政府和人权保障为基本内容的立宪主义思想是实现从宪法到宪政的根本指导思想,宪政是宪政主义思想制度化的过程与结果,确立立宪主义思想,按照有限政府和人权保障的要求制定宪法、尊重宪法和实施宪法,是现代固家从宪法到宪政进程中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国宪政建设中无法回避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公民概念是公民社会的特有概念,它界定了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平等、自由的关系,揭示了公民的权利对国家公共权力的本源性。公民社会构成了对公民个体的保护屏障,并同时对政治国家形成了有效的制约。公私法的划分对宪政具有重要的意义,私法是公民社会的基本规则。我国宪政建设应当以公民社会的建构为起点,将经验理性与建构理性相结合,并以经验理性为重点。公民社会的结构特征及其与国家的关系而言,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主要包括私人领域、社会组织、公共领域、社会运动等。宪政主义又称立宪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一种主张以宪法体系约束国家权力、规定公民权利的学说或理念。这种理念要求政府所有权力的行使都纳入宪法的轨道,并受宪法的制约,使政治运作进入法律化理想状态。良好的制度转型需要宪政制度予以保障,而宪政制度的形成依赖于宪政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10.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只有宪法得到尊重并有效实施,人民当家做主才有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才能顺利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要求处理好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要求加强宪法实施,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还要依赖人民对宪法法律真诚信仰的树立和法治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现代法治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性质决定了一切权力的设立、行使和监督都必须以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宗旨. 权力服从法律,特别是服从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管理上最为重要的事情.在中国,古老的权力观念从两大方面造成持久的、极难克服的社会影响:一方面对人民群众而言,权力是一种神秘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另一方面对领导者而言,它不仅代表着权贵,而且更大意义上代表着超越及财富.  相似文献   

12.
基本权利是公民不可缺乏的、不可取代的、不可转让的、具有母体性的权利,必须在宪法中加以保障,以防止国家权力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侵犯。但是,权利的扩张性又决定了必须对公民基本权利加以限制.不过限制公民基本权利应坚持法律明确性原则、法律张留原则、比例原则等,同时也必须坚持限制权利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而限制,而是为了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3.
刘杰 《决策探索》2010,(14):74-74
一、税收法定主义的历史发展及其意义 税收法定主义初始于英国。在近代以前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奴隶主阶级和封建领主以及国王君主为了满足其奢侈生活或筹集战争费用的需要,巧立名目,肆意剥削劳动人民。西方国家也都或早或晚地将税收法定主义作为其宪法原则加以确认,尤其是倡导并实行法治的国家,多注重在其宪法中有关财税制度的部分,或在有关国家机构、权力分配、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中,对税收法定主义予以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4.
毛蜀湘 《经营管理者》2009,(19):140-141
宪法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公民基本权利,本文试图在浅论外国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几种保障模式之后,探究中国宪法是如何对公民权利进行保障的,并对保障模式提出一些改进和完善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我国突发事件发生频繁,突发事件的应对是政府权力的扩张和公民权利的限制,在权力变大的空间里,权力被滥用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突发事件应对的重中之重就是厘清政府和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消除事件危害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权利。就突发事件应对的根本任务而言,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政府应急权力运用的规范问题,这就需要一定的制度原则对其制约,从而防止政府应急权力滥用对于公民权利的侵害,这也是我们迈向行政法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领导文萃》2014,(11):37-37
<正>2013年的中国法治记忆,归结到一点,依然围绕在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处理好维稳和维权的关系,首先就必须用法治化的思维来反省和重建权力运转、制衡的国家模式。如果说以前的畸形维稳思路让国家治理陷入了被动,那么对依法治国中"治"的理解就需要有全盘翻新,实现从"治民"到"治官"的转变。最好的治理不是治理百姓,而是治理官吏,治理官吏的核心便在于限政一项——对权力实现有效、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突出了人权在国家生活中的价值和功能,非自由人人权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容易受到侵犯的人权,现实中也确实存在对于非自由人的侵权行为,如何保障非自由人人权成为保障人权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受教育权是一个国家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它是一项基本人权,是公民所享有的并由国家保障实现的接受教育的权利.而国家则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实现的主要义务主体,为更好的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国家必须承担相应的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而我国宪法对于公民受教育权的权利义务复合论的规定在语义、逻辑、立法精神上均存在其缺陷与不足,同时必须完善公民受教育权的救济途径与手段,不仅从物质保障的层面,更要从制度层面来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能够得到更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行政复议是一种公民权利救济方式,属于行政法的范畴。其目的是保障公民权利,规范行政行为。笔者以是否能有效实现其目的作为标准,从其法律条款出发分析行政复议的利与弊。虽然这种利弊都是相对的,但对于认识和应用行政复议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是国家宪法和法律贯彻实施的保证,也是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环节。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的关键在于保证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善于支持和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将宪法理念贯彻到各项行政管理工作中。一、依法行政的根本在于依宪行政依法行政,即行政权力的行使必须依据法律,必须获得法律授权,不能与法律相抵触。宪法的性质、地位和效力决定了依宪行政是依法执政的根本要求,依法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