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素禀赋、适宜性创新模式选择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区域创新竞争中呈现了一定的"R&D崇拜"趋势,并在一定程度上扭曲政府对创新的支持行为,部分地区主观强制推动的自主创新战略并没有取得良好效果。为此,本研究引出了适宜性创新模式的讨论,考察了适宜性创新模式选择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理论研究表明,适宜性创新模式选择应该与要素禀赋、制度环境与经济发展阶段相匹配,只有当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要素禀赋水平以及制度环境达到一定程度后,采取以自主研发为主的内源式创新模式将有利于提升该区域技术进步水平,否则采取技术引进基础上的模仿性创新是相对有效的。在此基础上,以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样本,采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验证了以上提出的适宜性创新模式假说。  相似文献   

2.
传统要素禀赋理论作为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的一个角度,一直以来被广大学者作为研究的一个方向,但是其本身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于是便有了新的要素禀赋论,它在信息经济下广为适用。  相似文献   

3.
比较优势陷阱是后发国家经济发展进程中往往会面临的一大问题。本文在改进Levchenko和Zhang(2011)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基于RHO理论的综合体现一国技术水平、要素禀赋、投入成本的生产率指标,进行跨国跨期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经历相似,比较优势正从低等技术产业转向高等技术产业,如果这一进程能够持续,则中国能够避免落入比较优势陷阱,而持续的技术创新可能是避免陷阱的重要推动力。以不同基准国和改进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显性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与中美双边贸易平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有如下创新和结论:(1)细化行业分类到SITC4分位数据,改进RCA指数测算方法,揭示出中国对美工业制造品出口具有显著比较优势的商品组,排序为:杂项制品66类、原料制品51类、机械与运输设备36类。(2)将产业内贸易调整指数方法运用到中美产业内贸易研究,证实中美工业制造品静态产业内贸易平衡状况较差,大多数商品组趋向产业间贸易,少数商品组表现为垂直产业内贸易。(3)GL指数和Cj指数无法反映产业内贸易失衡程度和方向,本文提出产业内贸易失衡指数,揭示出加重中美工业制造品贸易失衡和对贸易失衡起到平衡作用的商品组。(4)认为Thorpe和Zhang(2005)给出的动态产业内贸易指数分子中分类集合加总会造成扭曲,本文改进了该动态指数,并证实中美工业制造品动态产业内贸易失衡状况比静态产业内贸易失衡状况更差,中美贸易逆差难以改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投入—产出的分析视角出发,结合WIOD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分别从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考察了要素投入在制造业产业升级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依赖于要素结构升级。相对于资本投入和研发投入,劳动力投入是考察期内我国制造业产业内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我国制造业要实现产业升级目标,需要提升要素禀赋,增加资本尤其是人力资本的积累。鉴于我国制造业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论文还考察了参与国际分工与制造业产业升级间的关系,发现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有利于"干中学"效应的发挥,进而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6.
吴莉 《决策与信息》2010,(8):126-127
中欧贸易总额逐年增长,尤其在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中,呈现明显的产业内贸易的特点和趋势。本文以电信业为代表说明了中欧双边贸易模式的动态变变化。发现电信业贸易近年来经历了从产业间贸易到产业内贸易,再到产业间贸易的动态变化。当然,双边贸易模式这样的变化与中国逐渐获得技术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和产品生命周期是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7.
8.
基于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的外贸战略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成绩斐然.但也应该看到,在繁荣的外贸现象背后,存在不少问题.贸易摩擦、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无序的价格竞争等,使人们不得不严肃地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外贸做错了什么?如何进行外贸战略创新以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并且更好地让外贸为我国和世界的经济、社会带来利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贸易理论的产生,发展,意义及理论缺陷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基础,其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关系到国家竞争力的强弱。而我国的制造业总体上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中价值链的低端。本文运用理论和实证的方法,力图找出影响我国制造业出口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出口与要素禀赋、技术进步、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和运输通信等基础设施等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采用2005年—2012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以环境规制水平和要素禀赋水平作为影响因素,来研究二者对污染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省际确实存在"污染避难所"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正面临各严峻挑战,是否会持续下去将是个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劳动力比较优势的现状,认为我国应长期坚持劳动力比较优势,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江博 《管理与财富》2009,(12):10-11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己成为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按照传统比较优势开展国际贸易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的贸易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工业制成品己取代初级产品成为主要出口商品.然而,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正显示出诸多弊端.鉴于此,按照动态比较优势开展对外贸易,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成为中国贸易实践的必然选择.所谓动态比较优势,就是指对于比较优势处于不利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可以战略性地在短期内违背现有的静态比较优势,推动自身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通过各种政策手段获得动态比较优势.运用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结果是,当资本和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本国的比较优势将发生升级或逆转,使得自身进入较优的国际分工地位,从而长期获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当前经济大背景出发,以新加坡为例,通过对新加坡与中国RCA的计算,分析中国的比较优势所在,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以利于实施合理的比较优势战略,将这些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进而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研究,对促进中国与沿线各国经济的共同繁荣,实现"贸易畅通"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大量贸易数据,梳理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出口各行业比较优势的动态演进历程;并分行业和地区分别测算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互补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当今旅游业竞争激烈,要想在竞争中立足,必须提升旅游项目的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本文试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在A&K模型的基础上,纳入了服务质量指标体系,构建了品牌延伸影响要素的灰色优势分析模型,并以金陵饭店为例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过程质量比结果质量更为重要;母品牌的质量感知在品牌延伸中至关重要;转移性是顾客评估饭店品牌延伸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对于我国服务企业推进品牌延伸策略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总被引:113,自引:1,他引:113  
竞争优势理论的追随者往往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两个范畴对立起来或者干脆使用竞争优势理论来否定比较优势理论。本文将证明,对两种理论相互关系的上述理解基本上是错误的。与这种理解相反,文章认为,竞争优势的建立离不开比较优势的发挥。发展中国家只有充分依靠和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才能够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最大限度地促进自己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伴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以及相应的结构的改变,新的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形式也应运而生。因此,传统地国际贸易理论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贸易现象,不能合理的解释这些现象。因此,国际贸易理论面临着新的研究挑战,在结合当今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间相互关系的变化,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开始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向微观的层面开始演进。一、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1.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从十八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三十年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