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问题是世界上多民族国家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它搅扰着各国政府和人民,影响着世界的安宁和稳定,对世界格局的转换和国际关系的重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把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尼日利亚的民族问题和民族政策进行对比从而得出我国被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也为世界民族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行的方法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如何加强备民族的团结,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问题,也是当前我国不可回避的问题。当前我国民族问题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面临着新的挑战。应对这些挑战,需要科学地把握当前我国民族问题的现状,进一步科学地解决民族发展问题,还要深入党和政府的民族理论,理论联系实际,大胆改革创新,从而促进我国各民族的大团结,以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所一贯坚持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并且指出:“法律上要解决这个问题,要有民族区域自治法。”正是在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指导下,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的民族关系是和睦的,民族团结是巩固的,这充分说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强大的,我们的民族政策是正确的,我们的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是有成效的。但也要看到,我国民族问题依然面临着挑战。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工作,是党的整个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方面。习总书记曾强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民族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因此,我们要以全会精神为指导,加强基层民族工作。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不容忽视。在世界仍不够安定的今天,抓好民族工作,有利于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及巩固民族团结,有利于得到各族人民拥护的民族政策坚定不移地贯彻下去,有利于国家稳定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所以,我们各级党员干部应当  相似文献   

6.
吴云丽 《决策与信息》2008,(12):137-138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少数民族文化各具特色,有着浓厚的体验价值,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民族地区如何将现有的资源优势变成可持续发展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日益成为我们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指出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赟 《决策与信息》2009,(2):168-169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大多数民族地区集中在西部比较贫困的区域,由于政府转型的滞后导致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缺失,只有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才能解决民族地区公共物品供需上的矛盾,本文从政府转型对农村建设的意义,民族地区乡镇政府职能定位出发讨论了民族地区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青龙作为民族地区,是个典型的山区大县,由于地理、环境及交通等因素的制约,青少年学生知识面较窄,见识较短,很少有机会看到外面的世界。交通闭塞,知识落后,导致与外界隔离甚远。国家以及当地政府更应该大力普及教育,使全县人民教育文化有所提高。重点分析了民族地区适龄儿童辍学率高以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不理想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赵磊 《决策探索》2014,(10):70-73
世界上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分成四种类型的民族关系:移民类国家的民族关系,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欧工业化国家的民族关系,如英国、法国、德国等;传统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关系,如俄罗斯、印度等;较小型国家的民族关系,如新加坡、瑞士等。这四类国家都在促进民族关系和睦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然也遭遇不同的挑战与困境。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但是他们大多数都以春节作为本民族的重大节日来欢庆。  相似文献   

11.
陈琛 《经营管理者》2012,(3X):342-342
内蒙古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开展民族工作的地区,内蒙古自治区也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内蒙古民族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党针对内蒙古地区存在的民族分裂和所谓"独立自治"活动等复杂斗争形势,展开了以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解决内蒙古民族问题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2.
《经营管理者》2013,(4X):396-396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  相似文献   

13.
民族认同理论是近年来国内外理论界研究较为活跃的话题,在多元化社会和民族问题日趋复杂的今天,其研究不仅具有重要学术探讨价值,而且具有重大政治现实意义.尤其在多民族组成国家的中国,目前存在"台独"、 "藏独"、"疆独"等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统一的行为,民族认同理论研究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多民族国家中,如何处理中央与民族地方、民族地方与民族地方之间的关系是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关键.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在国家结构形式上采取的是单一制结构形式,在民族地方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此背景下,如何处理中央与民族地方、民族地方与民族地方、民族地方与非民族地方之间的府际关系构成了当代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关键内容.本文采用比较政治的方法,通过与西方国家的比较,对当代中国府际关系存在的集与分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明了这种平衡关系存在的合理性,同时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局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法治的集分平衡观点.  相似文献   

15.
民族院校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汇聚的场所,根据民族院校图书馆的特点和优势,并从建设多元性图书馆文化、人才建设和创新服务三个方面阐述了建设多元文化图书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论述了民族院校图书馆多元性建设的途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领导决策信息》2014,(25):10-10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标志着民族政策出现了细微但重要的变化。经济发展仍是重中之重,但新一届中共领导人明白,要缓和西藏和新疆的民族和宗教紧张,光靠钱是不够的。中国正在设法多管齐下,解决不稳定的边疆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八·一五”光复后,延边民族问题的根源在于土地问题。党顺应各族人民的意愿,在延边推行了土地改革运动,解决了延边的民族问题。延边在土地改革中注重解决民族问题,是延边土改的重要特色。而这种在土地改革中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为党在延边设立朝鲜族自治区域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党和政府一直把发展民族教育事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以来,针对民族教育存在的特殊问题和困难,各级政府制定优先发展民族教育的相关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在民族教育事业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本文就这些作用进行归纳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在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民族地区的发展对我国在世界竞争舞台上综合实力的提高具有非凡的意义。但是,由于受历史地理、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等方面原因的影响,民族地区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在很多方面形成了极大差距,其中包括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这些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瓶颈"。因此,关注民族地区公共产品供给现状,积极寻找如何令公共产品的供给更公平、更有效的途径是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切实发展民族教育事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其中在内地举办西藏班(校)、新疆班就是国家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教育事业,组织发达地区对民族地区开展对口支援政策中探索出来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办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举办内地西藏班(校)、新疆班的背景、发展状况及独特作用,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