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俊 《决策咨询通讯》2010,(2):66-68,74
成都市的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数量众多,特点鲜明,但是开发与管理不到位。根据成都市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应突出成都市旅游资源的文化元素,把成都市旅游形象定位为"中国草根文化、休闲文化体验之都",以可供游客选择的"旅游套餐"的形式重新设计旅游线路,重塑府南河,建立美女博物馆,利用体验式旅游、自助旅游、交换旅游等新形式,把成都市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2.
中国旅游经济历经以资源、资本为主要增长动力的30多年高速增长,正处于由要素投入驱动向技术进步驱动的转型发展时期,已经显露出以创意为核心的技术进步驱动旅游经济增长转型的发展趋势。创意是促进旅游经济增长的核心技术,能够为旅游经济增长提供持续性的动力,因此,在"要素驱动"模式式微之前,通过旅游创意实现向"技术驱动"发展转型是中国旅游经济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科技旅游这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在我国逐渐发展和盛行。国土面积比例占我国总面积三分之二的西部地区(包括西北和西南,九个省和一个自治区),在科技旅游潮流中也不甘落后,发掘出科技含量极高的若干科技旅游资源,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的科技旅游资源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西部科技旅游的一些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速度加快,旅游这种休闲方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接受,"夕阳人群"催生了旅游的"朝阳产业"。如何更好地发展老年旅游,是旅游企业应关注的重要课题。政府支持是促进老年旅游发展的强大后盾1.夯实老年旅游的现实基础。我国  相似文献   

5.
宋晨 《管理科学文摘》2009,(11):68-68,277
近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猛,旅游产品开发在种类、形式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力争以创新打造吸引力,从而满足市场需求。本文对近年来中国旅游产品创新的一些成功案例进行了归纳、总结和解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旅游产品创新开发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6.
旅游英语教学必须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本文首先论述了当前旅游业的形式,接着论述了中国文化与旅游英语教学对接的必要性,最后重点分析了中国中国文化与旅游英语教学对接的各种途径及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科普旅游在国内悄然兴起。种种迹象表明,"科普"与"旅游"两个概念的联姻,使得"高科技"这个神秘而玄妙的东西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卖点"、游客消费的新"热点",既让普通老百姓大开眼界,更让地方财政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可谓"两全其美",皆大欢喜。本文借用管理学SWOT法的科学原理,分析广州科普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面对的挑战,结合SWOT矩阵的形式提出针对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红色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它由有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孕育衍化而成。近些年来,红色旅游的发展异军突起,对中国的旅游市场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且日益成为中国旅游市场的一支生力军。  相似文献   

9.
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背景下,森林康养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形式受到市场的追捧。三明市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该文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整理,以三明市森林康养旅游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探讨三明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的政策、资源、产业基础现状,理清三明市发展森林康养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制订规划、构建产品、培育人才、开拓市场等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推动三明市森林康养旅游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化与旅游关系密切、关联度高、边界模糊。实现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促使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和延长旅游产业链条有效途径。甘肃张掖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资源融合"是文化资源富集区实现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最佳路径。张掖市应在在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坚持创新理念,将文化资源以旅游资源的形式融入旅游业,最终实现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1.
阆中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文化旅游资源种类多、分布集中,优势突出,同时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本文分析了该镇的旅游资源特点,提出了维护古城原貌,采取"开发与保护并重"、"修旧如旧"可持续发展模,力求做到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均衡性发展,走阆中旅游产品品牌化道路。提出了实现当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正向市场化挺近的中国,也在面对这种形势背景时展现出了自己的资源优势和文化底蕴。如何让旅游业和遗产保护实现有效融合,在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大前提下,做到旅游发展同遗产保护的"双赢"结果,是世界人民所广泛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旅游     
《领导文萃》2013,(20):137-137
中国着手管束公民境外"不当行为"在接连有报道称中国游客在世界各地伤害动物园里的动物、破坏博物馆里的文物之后,中国开始采取措施,约束游客们的不当行为。中国宣布了旨在"加强社会监督"的多项举措,要求驻外使馆严格监督中国游客的行为。中国外交部一位发言人在记者会上说,希望这种旅游将促进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也希望中国游客遵守当地的法律和法规并且举止文明。(《印度时报》网站)中国人拯救印度洋岛国旅游业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许多的旅游村镇开展了旅游开发项目,这一定程度上催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但是这也"外来"的文化形式也对当地的传统文化带来影响,因此为了保证历史文化村镇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当地的稳定和谐,有必要就其公共关系开展探究。  相似文献   

15.
开发中药旅游商品市场的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近年来的中医药旅游作为一种文化旅游、保健旅游、养生旅游的形式,在各地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随着“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绿色消费”的生活理念在世界各国日益流行,以及国际中药贸易的迅速发展,中药不仅作为一种医药资源受到世界人民的重视,而且近几年来作为一种旅游商品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的青睐。据德国卫生部门统计,德国每年有超过200万人次接受中医药治疗,许多人甚至不远万里来中国求医。美国也迅速兴起“出境寻医问药游”的热潮,越来越多的人不只是游山玩水,他们来中国喜欢去西藏、新疆、四川等盛产中草药的省…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所有会展业发达国家,无一例外的拥有自己的品牌展会和会展名城。中国会展业实现品牌化经营也是必由之路。桂林作为惟一确定的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区,2009年首届中国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成功举办,会展经济无疑将给桂林旅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运用SWOT分析法对桂林会展业发展进行了分析,开发培育契合本地市场需求的特色品牌会展,并提出并提出了培育"中国桂林国际旅游"会展品牌的途径以及可行性对策,以促进桂林会展品牌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在计划的第一个五年期间,项目区内国内旅游收入的年增长率将超过20%,国际旅游收入的年增长率将达到16.8%,到2005年,项目区内国内、国际旅游收入将分别达到16亿美元(约合128亿人民币)和1亿美元(约合8亿人民币)."这是罗德·汉弥尔顿等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在《中国安徽省"两山一湖"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写下的一个"预言".  相似文献   

18.
中国旅游业已经进入了形象驱动时代,鲜明独特的形象定位已经成为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因素。作为川西重要旅游节点的雅安,在旅游形象定位上的摇摆不定,已成为困扰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本文在分析雅安旅游形象定位现状、游客感知形象调查的基础上,对雅安的旅游形象进行了再定位,提出"西部体验乐园"的整体旅游形象,并对雅安新形象的推广提出了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9.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求健康是21世纪人类的主题,养生旅游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养生旅游是一种体验式旅游形式,通过养生旅游,达到放松身心,缓解压力,调解身体机能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的优势条件,针对本区的养生旅游产品的开发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20.
从1988到2008年,弹指20年间,旅游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今天的旅游已不再是奢侈,而是度假,是时尚,是享受。因为旅游,我们幸福。著名学者余秋雨在走遍了欧洲90多个城市后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欧洲最发达的国家最稳定的收入是旅游,最贫困的国家的第一收入也是旅游。旅游作为一项产业,正带动—方水土发展。因为旅游。我们改变。诚如阆中,这个位于四川北部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因为古迹、名胜、美食、民俗,因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7四川十大宜居城市",当地政府正以旅游为龙头,推进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跨越,谱写了一曲借势旅游谋发展的幸福乐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