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秉新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4)
对于公孙龙“白马非马”的命题,学界向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论。有的学者认为,“非”字只能作“不是”解,“白马非马”的意思只能是“白马不是马”,因此断言公小龙的这一命题,是通过论述“白马”与“马”在概念上的差异,来否认“马”和“白马”的类种包含关系,否认白马是马。而有的学者则认为“非”通“异”或“(韭巳)”,可以作“异于”讲,“白马非马”的意思是“白马异于马”,从而肯定公孙龙的“白马非马”是一个逻辑学命题。比较两说,我以为后一说较为可信,但对“非”字的训释,由于取证不当,尚难服人。古音“非”在微部,“异”在职部,“(韭巳)”从已声,“已”在之部,因此“非”和“异”或“(韭巳)”都不得相通。本文打算从文字学和训诂学角度,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通过一个新的角度给“白马非马”这一哲学命题以新的剖析,主要的分析手段是形式逻辑学三大定律之一———同一律。通过分析,对原命题的逻辑思路有了全面的清晰认识。最后得出结论:只有遵循同一律的论证才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陈玮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268-270
本文通过对"白马非马"论述的思考,对语义学中的指称理论进行综述,探讨了"白马非马"的理解和命题分析,从而对其语义学价值进行进一步思索. 相似文献
4.
刘强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
公孙龙“白马非马”命题虽然割裂了个别与一般的关系,是违背常理的;但从普通逻辑角度看,此命题包含十分丰富的逻辑思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下定义、划分、概括与限制、同一律等方面,都可以证明“白马非马”命题思想内容有其独特的深刻性,因此在我国逻辑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浅议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颖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
公孙龙(约公元前320年——公元前250年左右)公孙龙大力倡说“白马非马”论,从整体来看《白马论》的论证是诡辩式的,诡辩的成分大大超过逻辑的成分,但我们可以从反面学会运用正的确思维形式和逻辑规律,并汲取理论思维的经验与教训。下面谈谈我对公孙龙立“白马非马”论的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首先,公孙龙从他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形而上学方法论出发,从三个方面极力论证“白马非马”论。 相似文献
6.
郭智勇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5(3):24-27
"白马非马"是中国名学史乃至中国思想史上一个久悬未决的公案。传统上对它的解释都过于牵强,无法令人信服。在充分阅读《战国策》文本和对战国年间思想状况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该文认为,战国时代的"白马非马"其实是一个非常朴素的话语。它的本意是:"白马"指的是"白马"这个地方而不是真正的马。这表明传统上以为是战国公孙龙所著的《公孙龙子》极有可能是后人的托附。 相似文献
7.
评公孙龙“白马非马”的诡辩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志凯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5)
公孙龙以《离坚白》思想成家,而以“白马非马”论断成名。《公孙龙子·迹府》篇说:“龙曰:‘先生之言悖。龙之所以为名者,乃以白马之论尔!’”由此,“白马非马”命题成为先秦时期探讨公孙龙思想的主要内容,论战的中心。历史的结论是:“白马,马也;乘白马,乘马也”(《墨经·大取》);“有牛马非马也(即‘白马非马’——引者注)。此惑于用名以乱实者也”(《荀 相似文献
8.
郭智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82-86
"白马非马"是中国名学史乃至中国思想史上一个久悬未决的公案。传统上对它的解释都过于牵强,无法令人信服。在充分阅读《战国策》文本和对战国年间思想状况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提出战国时代的"白马非马"其实是一个非常朴素的话语。它的本意是:"白马"指的是"白马"这个地方而不是真正的马。这表明传统上以为是战国公孙龙所著的《公孙龙子》极有可能是后人的托附。 相似文献
9.
开封师院外语系大批判组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4,(4)
“白马非马”是战国末年公孙龙最有名的哲学命题。公孙龙,赵国人,约和孟轲同时,是先秦刑名学派的集大成者。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的基本逻辑是;白,是指颜色,马,是指形体。如果说白马,就兼指色和形,因之不能单纯等于形即马。 相似文献
10.
公孙龙名世的逻辑命题——“白马非马”,乍看几乎是儿戏般的诡辩,宋人黄震直接以“大率儿童戏剧”一笑置之。然而,倘若果真是完全违背常识而近于儿戏的笑话,何能轰动当时而震骇后世?况且,其说受尽诋毁诛伐,犹历千古而不泯,不时引发后人对其理论的思索与探究。而由于历史种种原因,如统治者的讳忌诛禁,简籍的散佚,文字的讹夺,后人的曲解,遂使其说蒙垢千载,是非莫辨。本文就这一战国名辩的著名命题,结合《公孙龙子》一书的内容及其时代背景作一探索,就正于大家。 相似文献
11.
“白马非马”刍议——辩证法与形式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尚枪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白马非马”刍议——辩证法与形式逻辑蔡尚枪不学物理,不能解决苹果熟了为什么往地上掉的问题;不学逻辑,也不能解决白马是不是马的问题。一“白马是马”的命题,意为“白马的属性包含马的属性”,或“白马包括于马”。虽然白马包含的属性“等同于”马的属性,但由于还... 相似文献
12.
13.
苏曾燧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1)
安培环路定律是电磁学中一个基本定律,但在国内的普通物理教材中未见严密推证。虽在一些国外的基础物理学教材有详细的推证,但十分繁琐,不大适合教学上的要求。为此,本文用两种较易接受的方法推证:第一种,以圆电流为特例导出,从而对一般教材(仅以直长电流为特例导出)作一补充;第二种,引用立体角的概念(避开了磁荷、磁势等概念),对任意形状的闭合电流作出推证。 相似文献
14.
15.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
本文拟从活化能概念给出一种数学推证方法,以证实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从而将目前几种师专物理化学教材中关于此问题的热力学说明转为动力学的理解,便于学生更直观地接受这一原理。现有师专物理化学教材中,讲到催化作用的基本原理时,关于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的 相似文献
16.
17.
彭平一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5):650-655
沈荩于自立军起义后在京津地区曾先后由刘鹗安排在北京的掩埋局和<天津日日新闻>报馆工作,他并没有担任记者,也没有利用记者身份向八国联军告密使载漪、启秀等被处死.被称为<中俄密约>的俄国"七条"要求并非由沈荩"以侦探手段得之"而揭露于报端.因此关于沈荩因揭露<中俄密约>而获罪,致被清廷杖毙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8.
19.
王慧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07-108
“推”、“排”浑言则同,析言则异。泛泛地说,二者都指推开;区别来说,“推”指使对象物向施力的方向运动,“排”则指用力使对象物向两边分开,“排”的这种意义特征源自所从的“非”。由“推”、“排”组构的词也多具有这种区别特性。 相似文献
20.
赵光远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2,(4)
金代称清查户口和物力为“通检推排”。这是金代一项行之既久、影响很大的赋役制度。但迄今为止,对这一制度尚缺乏专门研究;一些文章涉及这一问题时,大都视之为一项弊政而加以否定。论文对这一问题做了比较考察,主要论述以下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