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沈从文文化选择的两难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实在是个乡下人,说乡下人我毫不骄傲,也不自贬,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多巴佬的性情,爱惜和哀乐自有它独特的式样,与城市中人截然不同!他保守、顽固、受土地,也不缺少机警却不甚懂得诡诈。”[’]这字里行间充分流露了作为艺术家的沈从文执拗的乡村意识,同时也逐腔了他蔑视都市的信息。正是这位宣称自己是“乡下人”,不喜欢“城里人”的沈从文,面对“城居生活”,一方面沉浸于乡村世界的回顾,鄙视都市文明的侵袭,一方面又渴求现代文化的熏陶,以摆脱封建文化的缠绕。沈从文的情感就是在这文化选择的矛盾中倘佯,置身于…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坛独树一帜。他从“人与自然契合”的生态理念出发,以“乡下人”的眼光审视着乡村世界与都市人生,在小说创作中凸现出鲜明的崇尚自然、敬仰生命、推崇自然人性和营造诗意生存的精神家园和自然家园的生态意识,具有独特的人类思考价值和文化批判意蕴。  相似文献   

3.
原始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以原始批判现代文明。沈从文以“乡下人”的独特视角来排拒城市文明的侵扰,把湘西文化作为审视现代都市理性文化的反观之镜。湘西文化被视为反叛现代文明失范的理想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都市文化研究领域,爱德华·索雅的空间文化理论占据着重要的学术地位,索雅不仅阐述了许多独到的空间文化思想,而且还提出了"第三空间"这一重要的概念.他以洛杉矶的都市研究为分析背景,讨论了后现代世界中日常生活与都市问题,并重新界定了城市空间的历史地理并标识了后大都市的六种话语.以索雅为代表的都市文化研究的空间批评,逐渐成为文化研究中一种新的理论解释视角和范式.  相似文献   

5.
小说通过男女主人公之间的一场"感情危机",表现了建国初期革命文化语境中"乡下人"与"城里人"之间的新一轮族群性对抗,完成了"乡下人进城"这一元故事形式的再度书写。张同志式的"进城"方式,既标明了"五四"以来现代小说家笔下"乡下人进城"故事的"历史内涵",又标明了他们作为新一代"乡下人"进城后遭遇的新一轮人生困惑。  相似文献   

6.
徐德明在《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上发表文章指出,当下小说叙述中“乡下人进城”的书写关涉到中国现代化语境中最广大的个体生命的诸般复杂因素。它对农村与都市之间人的命运的表现,已成为当下小说叙述的亚主流表现方式。小说叙述者代乡下人传达心音,体现其在城市现代化的各种权力关系中挣扎的生存方式。叙述主体的多样性是不同地缘的乡下人进城之差异的表现。这种叙述与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中乡下人进城的书写构成的对话,将会对重构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书写发生影响。“乡下人进城”的文学叙述,在当下与历史两个维度上与物质、文化语境展开对白…  相似文献   

7.
对抗中彻悟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湘西文化与都市文明沈从文实在是个乡下人.“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乡巴佬的性情,爱憎和哀乐自有它独特的式样,与城市中人截然不同!他保守、顽固、爱土地,也不缺少机警,却不甚懂诡诈.……这乡下人又困从小飘江湖,各处奔跑,换饿受寒,身体发育受了障碍,另外却发育了想象,而且储蓄了一点点人生经验.”尽管在城里生活了几十年,可沈从文仍保持着乡下人那份自然和纯朴.他没被时代潮流卷走,而是搁浅了.如一只企鹅,困厌倦海水的龌龊生活,被想象的余波带到记忆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乡下人"这一观念绝非是中国封建社会以儒家伦理道德规范所建构的宗法制"乡村文化",而是一种原始文化的遗存.其"乡下人"具体包涵二个内容,一是野性的生命,一是自由的性爱."野性的生命"主要以水手这一形象为载体,"自由的性爱"主要以翠翠等湘西女性,包括湘西妓女形象为载体.  相似文献   

9.
现代性的全球化推进的一个巨大载体是工业化、城市化。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都市文化也越来越成为当代文化的核心或主体,研究都市文化有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的现实意义。都市文化的虚拟化又是都市文化在今天的一个新趋势、新形态,它带来许多新的问题。要真正从根子上认识都市文化的虚拟化,需要从"三种自然"观切入。都市文化的虚拟化一是表现在它的存在空间被虚拟化了;二是表现在媒体意象对人们生活的大量介入,即都市生活被媒介"殖民化"了;三是表现为商品符号世界的形成,它的直线膨胀和对都市的"暴力殖民"。都市文化虚拟化的结果是导致人和自然关系的异化和都市人格的异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沈从文人生观、价值观出发,展现沈从文心中的理想世界。沈从文在“都市文明”面前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情结,都市文明压抑得他透不过气来,而湘西文化所赋予沈从文的优越感使他对都市文明不屑一顾,他那种“乡下人”的气质,令他不止一次地“否定”现代文明。家乡观念的认同感,又使他对湘西老家尤其热爱。文章对沈从文笔下三种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从感性上,认识沈从文是如何表达对人类的爱和宽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