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战后日本历史上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日本在战争的废墟上,经过十多年的经济恢复和社会改革,从五十年代中期起就进入高速发展中时期,尔后又出现了所谓“超热化”的高速增长,使日本很快地成为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个“经济大国”。日本由一个后进的工业国发展成为同欧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的经济大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运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80年代以来,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似乎都卷进了行政财政改革的浪潮,减少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缩小政府规模(一般以政府支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率,国民负担率和公职人员在人口中所占比率为衡量尺度),即从“大政府”向“小政府”转变。然而,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一直被视为“小政府”的日本(它的上述三项比率在70年代后期只相当于  相似文献   

3.
实行社会主义经济的民主管理,是适应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四个现代化发展要求的管理方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 在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经营规模的扩大,特别是随着新的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资本家认识到更好地发挥人在生产中的作用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他们以职工为对象,提出“管理民主化”的办法。例如在美国有的企业建立生产委员会,由经理和职工代表组成,主要讨论生产问题;不少企业实行了初级董事会制度,由不同职能部门的中层管理人员组成,分别负责生产管理和销售方面的业务。在日本的一些企业中,还有一种传统的作法,  相似文献   

4.
当代日本政治中的民族保守主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日本政治的“1 955年体制”确立后,就总体而言,直至80年代初期,自民党政权基本坚持了吉田路线,即“重经济、轻军备”、在日美同盟体制下谋求日本和平发展的路线。这是战后日本保守主义政治的最主要的反映。此所谓“保守主义”,与革新主义相对立,亦与自由主义相区别,主张维护资本主义的传统理念和价值观,在资本主义的框架内通过改革谋求发展。自民党在1 96 0年党大会通过的《保守主义的政治哲学纲要》中阐明,“保守主义既具有维持的性质,又具有改良的能力,协调地进行保守和改革”,强调中庸精神和民主主义,在凯恩斯经济理论指导下搞所谓的“新…  相似文献   

5.
论战后日本反垄断政策的导入与经济高速增长机制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资本主义从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确立,后经一短暂的自由竞争时期,到本世纪初也步入了垄断阶段。随之而来,“垄断所特有的停滞和腐朽的趋势”,①遂在其社会经济生活中日趋明显地展示出来。然而,在战后尤其是5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又引人注目地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势头,并一直持续了二十年之久。究其原因,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导入和推行反垄断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弱化了资本主义垄断对社会经济发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与战前日本政治董伟本世纪30年代,为了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体系中明显地出现了两种选择:新政策和法西斯主义。德国、日本与意大利是后者的典型;前者有美国的新政和挪威、瑞典等福利国家。法西斯主义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不满第一次世界大...  相似文献   

7.
美国扶植与日本经济的崛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秀芝 《求是学刊》2000,(3):115-118
二战结束时,日本国民经济在战争破坏下,陷入混乱和崩溃之中。然而,在战后很短时间内,就复兴并取得经济上的飞速发展,很快跃居资本主义国家前列。其间,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以及提供的一系列经济复兴援助,尤其是侵朝战争中的“特需订货”,为日本经济在50年代得以迅速恢复,60年代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奠定了不可缺少的基础,是日本经济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战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扩张的促动因素及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 ,在企业国际化战略和资本的对外投资上也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 ,但与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步 ,日本企业向海外直接投资的步伐异常迅猛 ,到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终于赶上并超过了世界头号投资大国——美国 ,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投资国 ,日元也在日益扩张的国际资本流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尤其在东亚地区已经取代美国 ,成为该地区的投资大国。日美之间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力量的倒转 ,一方面是由于美国在 80年代受“双赤字”的困扰 ,经济长期萧条所导致的对外扩张的收缩 ;另一方面是日本在短短的几十年内随着经…  相似文献   

9.
80年代后半期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周期处在同期性的繁荣阶段 ,而日本经济则发展得尤为迅猛。从 1986— 1990年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 (GDP)来看 ,日本为 4.7%、美国为 2 .8%、英国为3.1%、德国为 3.1%。而同期日本的设备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2 .7% ,为实际经济增长率的 2 .7倍。所以“平成景气”又被称为设备投资主导型经济 ,它扩大了生产与有效需求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 ,日元有了巨额升值 ,日本金融自由化正处在炽热期间 ,而日本政府的公定利率又降低到了当时的空前低水平。于是 ,日本在“生产过剩”期间又夹杂着金融资本的流动过剩。从19 91年…  相似文献   

10.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企业文化逐渐被世界各国管理界、企业界所关注,成为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企业文化理论的出现,肇因于美日比较管理学的研究,其深层的原因则在于美国经济增长的停业和减速以及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美国产出的“落差感”和“威胁”。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依靠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科学的管理方法获得巨大发展。60年代前后,美国的企业管理制度和方法被欧洲人视为炼金术一般的神奇。但是,在70年代初期波及  相似文献   

11.
“一场日本投资的新浪潮正在席卷美国。”就象60年代末以来潮水般地涌入美国的日本商品一样,日本企业家们现在又纷纷涌入这个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去办工厂了。不少美国人将此情此景与四五十年代美国工业资本大量输出、世界各地美国工厂烟囱林立的情况做对照,不免大发不胜今昔之叹。而日本人自己却在为这件事是祸是福而议论纷纷。本文拟在概括日本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演变的基础上,通过对7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对美国制造业部门的直接投资的分析,就日本对美国制造业部门直接投资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做出评价和判断。  相似文献   

12.
对日本赶超经济的探求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徐平  李毅 《日本研究》2005,(3):22-2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曾经被奉为“成功范例”的日本赶超经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以日本经济发展的现状为切入点,对日本赶超经济进行了比较深入地探求与思考,提出了日本经济正处于从赶超经济向成熟经济、从消耗经济向循环经济、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从追求增长向协调发展转型期的观点。认为日本经济在转,型过程中所凸现出来的问题值得借鉴,在转型中实施的一些政策性和体制性调整措施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3.
日本21世纪面临的任务与挑战〔日〕修三郎武田本世纪80年代后半期,“泡沫经济”在日本悄然出现,这似乎是日本经济走向衰落的开端。泡沫经济曾象恶魔一样困扰着日本政府、日本人民和日本的生产企业,它似乎无所不在。时至今日,日本政府仍无法消除其对21世纪的消极...  相似文献   

14.
战后日本政府对外贸易管理,通过不断完善“官产协调”的管理体制,适时调整外贸政策和加强对外贸易立法等手段,有力地抓住了国际市场各个时期的有利时机,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大进大出”和惊人的大发展,从而成功地实现了整个对外贸易的良性循环以及“贸易立国”的基本国策。对外贸易管理的成功,不仅保证了日本经济在50年代的迅速“起飞”和此后持续十年的高速经济发展,而且也促进了7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的稳定增长。我们认为,日本外贸管理的某些历史经验,对于当前外贸已成为经济起飞“瓶颤”的我国,具有特别重要的研究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明治早期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国家的作用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从1868年的明治维新到19世纪80年代中叶开始进入经济“起飞”阶段,历经了一个大约20年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是日本建立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并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其政治基础的时期,同时也是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并为今后产业革命奠定其物质基础的时期。由...  相似文献   

16.
战后日本经济在遭受战争的严重破坏,陷于崩溃边缘的基础上,迅速恢复和发展,经过不长的时间,实现了经济的崛起,并一跃而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对这种令人瞩目的“日本现象”进行研究,特别是对日本发展经济的政策指  相似文献   

17.
从历史的发展演变过程看 ,股份制度作为重要的企业制度是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紧密连在一起的 ,同时 ,股份制度又作为异文化的派生物紧密地与其民族文化结合在一起 ,形成文化性和历史阶段的特征。因此 ,随着社会经济等的不断发展 ,股份制度也是在不断的治理、调整中日趋完善起来的。日本的股份制度自战前建立以来已先后经历了两次巨大的治理与改革 ,逐渐形成了独具日本特色的公司制度 ,有力地推动了日本经济的迅猛发展。但是 ,随着 2 0世纪 80年代后日本内外经济形式的巨变 ,其股份制度也遇到了空前的挑战 ,新一轮的公司治理将给日本的股…  相似文献   

18.
论美国三十年代孤立主义的盛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立主义在美国历史上衍生、兴衰,曾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过重大影响。本世纪30年代的孤立主义正处在传统孤立主义即将走向衰落的最后阶段,是美国外交政策大转折中的重要插曲。 20世纪以前,由于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迟于欧洲,需要首先发展经济以提高实力,并寻求在美洲的扩张,因此,当时的“孤立于欧洲之外”的传统观念在美国一直处于主导地位。麦金莱以前历届美国总统的外交政策莫不如此。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后,其本身所具有的扩张本能便与传统的孤立政策发生了矛盾。于是美国统治阶级内部占支配地位的孤立主义开始分化,结果使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受…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明确提出“技术立国”方针的日本官方文件,是1980年3月日本通产省产业结构审议会制定的“80年代通商产业构想”。但是,“技术立国”作为一种思想、理论、方针、国策,则有着一个很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早在70年代初,当日本实现了持续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成长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的“经济大国”,基本完成了明治维新百年来追赶欧美先进国家的战略目标,在日本就展开了有关今后日本向何处去的大讨论,“技术立国”论就是在这场大讨论中产生的。进入80年代,尽管“技术立国”方针已被明确载入官方文件,但从日本科学技术的实际发展和一系列有关科学技术的官方文件可以看出,“技术立国”论仍处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20.
一 日本经济结构呈外向型,其特点是利用外需来带动经济增长。出口在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60年代为8.1%,70年代为13.1%,80年代为14.5%。1985年日本制造业销售额中,出口比重平均为25.6%。主要产品的外销比重更高,如钢铁为31.4%,普通机械为31.6%,电子机械为37.3%,运输机械为43.1%,汽车高达54.9%。迄今,日本采用“全套型”产业结构,即几乎生产从成套设备到日常用品的所有产品。日本产品在日本市场的各档次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