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后晋石敬瑭以割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诸州“及”以父礼视之(指辽太宗耶律德光”)为条件,乞求契丹出兵灭后唐,既而建立后晋。石敬瑭为报答其“父”耶律德光之恩,于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将燕云十六州割给契丹。本文试就后晋将燕云十六州割给契丹对其双方之影响略述浅见,借以求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2.
契丹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它从公元十世纪中叶崛起于北方草原上,经过数十年的顽强斗争而发展为一个势力强大,影响中原王朝兴衰的强大国家。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契丹族内涌现出许多具有雄才大略,文武兼备,顺时应势的杰出人物,耶律阿保机、耶律德光即是他们中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3.
论契丹小字的创制与解读——兼论达斡尔族的族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契丹大字的创制,文献的记载是比较清楚的,“汉人教以隶书之半增损之,作文字数千”(《新五代史·四夷传附录第一》)。又,《辽史·耶律庶箴传》:“上表乞广本国姓氏曰:……始太祖制契丹大字,取诸乡里之名,续作一篇,著于卷末……”可知,  相似文献   

4.
《辽史·地理志》云:“永州…兴王寺,有白衣观音像.太宗援石晋主中国,自潞州回,入幽州,幸大悲阁,指此像曰:‘我梦神人令我送石郎为中国帝,即此也.’因移木叶山,建庙,春秋告赛,尊为家神.兴军必告之,乃合符传箭于诸部.”《辽史·礼志》亦载:辽太宗“幸幽州大悲阁,迁白衣观音像,建庙木叶山,尊为家神.”这两处记载同为一件事.辽太宗耶律德光于天显十一年(936)帮助石敬瑭建立后晋政权.石敬瑭自称儿皇帝,并将幽云十六州割与辽朝.辽太宗在这时候,假借托梦方式,将中原佛教信奉的白衣观音尊为契丹皇室家神.此记载给我们研究辽朝初期宗教关系,提供了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5.
关于阿保机与述律王后久有废长立次之志,这几乎为史家所一致认可.然而,耶律倍并非史论所称的一介儒生,而是兼具文武之才的契丹精英;耶律德光也非仅具“契丹民族的尚武精神”的铁骑胡儿.阿保机于“河北之败”后,并未产生易储之志;设东丹亦非为了外放倍;而在其生命的最后百余日中,却在深刻反省前衍并着手补救之.  相似文献   

6.
《辽史》成书较晚,撰于元朝末年。元顺帝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中书右丞相脱脱受命任纂修辽金宋三史都总裁,欧阳玄等人任总裁官。由廉惠山海牙、王沂、徐昺、陈绎曾分撰《辽史》。但这并非首次撰写辽史。在此之前,金朝曾两次纂修《辽史》,但成书而未曾刊行。辽朝也曾设立史官,撰写起居注、日历、实录等,以耶律俨纂修的《皇朝实录》为最,达七十卷。至元纂修《辽史》时,耶律俨的《实录》与金朝陈大任的《辽史》尚存,遂成为重要依据。由于当时元政权将覆,财政又十分困难。没有大力搜集史料,仅用十一个月的时间便修成这部《辽史》,以致《辽史》“内容阙略”,“漏洞百出”,因而历来史家均认为《辽史》成就甚微。然而综观《辽史》除“立表最善”外,对于后妃、烈女的载述成就也很大。其成就虽逊于《史记》,却居于其他正史之上。  相似文献   

7.
作为五京之首的辽上京,是辽朝的政治中心。自辽太宗耶律德光即位始设上京留守之职,至辽朝灭亡历二百余年,可考者有三十七人先后任过其职,构成了辽朝官僚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契丹音乐原本是原始部落风格。石晋的进献、尤其是太宗耶律德光灭晋入汴的大规模掳掠,使得契丹乐内容空前充实、功能空前完备。契丹乐显示出强烈的国家属性,成为合格的国家音乐。辽乐的国家化增强了辽对汉人尤其是燕云十六州统治的礼乐力量,也强化了其兼治契丹与汉人的礼乐自信。辽乐兼并石晋音乐并凸显国家化色彩,也是其后来与北宋抗衡的文化力量所在。  相似文献   

9.
锦州大广济寺塔(佛舍利塔)建于辽道宗清宁九年(1063年)。辽道宗耶律洪基为什么要在锦州临海军肇建佛舍利塔呢?笔者根据辽道宗耶律洪基的《清宁集》、耶律良的《庆会集》、郎思孝的《祖庭参禅记》中的有关记载,对此略作阐述。辽兴宗耶律宗真重熙二十二年(1053年)即宋仁宗赵祯皇佑五年十二月,辽兴宗耶律宗真仁懿皇后(崇圣皇后)肖挞里派遣辽锦州临海军节度使耶律庶忠、辽沙门崇禄大夫守司空辅国大师郎思孝出使北来贺明年正旦。宋仁宗赵祯慈圣光献皇后曹真定赠辽兴宗耶律宗真仁懿皇后肖挞里黑、白、赤三色佛舍利。耶律庶忠、郎思孝回…  相似文献   

10.
云南大学已故教授刘文典(1889~1958)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国学大师,古籍校勘学一代泰斗。194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的《庄子补正》,该书是他—生研究《庄子》的重大学术成果,其对《庄子》的考释、补正之卓杰,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至今在国内外学术界有着重大影响,是人们研究《庄子》的必读之物。1939年陈寅恪先生为该书作序道:“然则先生此书之刊布,盖将一匡当世之学风,而示人以准则,岂供治庄子者必读而已哉。”1962年张德光教授为该书再版作《庄子补正跋》又曰:“补正乃校勘训诂专著;其兼综群言,发微补阙,实为精心刻意之作,足资治庄学者…  相似文献   

11.
契丹自称“炎黄子孙”并非是辽末天祚帝时期由汉族史官耶律俨在纂修《皇朝实录》时附会《魏 书·序记》虚构出来,而是契丹人由于受其先祖鲜卑人以及隋唐契丹“化内人”自称“炎黄子孙”、自称“中国”的 影响,早在辽太祖建国之初就已经自称“炎黄子孙”了。契丹人自称“炎黄子孙”,不无与汉人攀附亲戚之嫌,但 他们在自称“炎黄子孙”的同时,并不否认汉人也是“炎黄子孙”,具有契丹人和汉人都是“炎黄子孙”,都是“中 华一体”、“中华一家”中成员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12.
耶律阿保机建国以前,契丹社会处于由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的过渡时期,社会经济大体上还处于游牧阶段。在契丹社会中,土地被视作公有的自然物,土地私有观念尚未确立,自然也没有出现土地买卖现象。当时虽然出现了贫富阶级分化和财产差别,但这种差别不是表现在土地的占有上,而是在于一部分部落首领拥有了较多的牲畜和奴隶。《辽史·食货志上》说:“契丹旧俗,其富以马”。耶律阿保机建国以后,原  相似文献   

13.
现已发表的契丹小字《耶律详稳墓志》主人与新近发现的契丹小字《耶律太师墓志铭》主人具有父子关系。后者所见一条契丹文典故,可能出自著名诗人杜甫的"曲江二首"中之"人生七十古来稀"。通过这条典故的解读,可以探究有关契丹语动词附加成分,并可释读表示"稀"、"谓"等契丹小字。  相似文献   

14.
《辽史》对韩涤鲁相关事迹记载简洁,系统阐述仅有二百四十字,且错讹频出,致使相关研究工作难以顺利开展。2001年出土于赤峰市巴林左旗韩氏家族墓地的《耶律宗福墓志铭》经专家考释,即韩涤鲁墓志铭,墓志的问世对韩涤鲁及韩知古家族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结合传世史传、出土墓志、今人研究成果,以《耶律宗福墓志铭》为主干,补充韩涤鲁先世成员的相关信息,校补韩涤鲁仕宦经历的部分史实,勘证《辽史》记载的几点错讹,重编《辽史·涤鲁传》。  相似文献   

15.
辽太宗耶律德光于天显十一年(936)帮助石敬瑭建立后晋政权,石敬瑭自称儿皇帝,并将幽云十六州割与辽朝。辽太宗假借托梦方式,将中原佛教信奉的白衣观音尊为契丹皇室家神。一近年有关辽朝历史的著述不断出版,而在涉及辽朝宗教信仰方面,许多著述只讲儒、佛、道的传入和影响,很少涉及契丹巫教。事实上辽建国后,始终维护着对契丹巫教的信仰,而且在辽初期,契丹巫教在宗教上仍占有优势地位,它对辽的军国大事发生过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契丹王朝是中国历史上雄踞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自耶律阿保机建国后,积极扩张,疆域辽阔.尽管历代契丹统治者都对中原虎视眈眈,耶律德光甚至乘灭亡后晋之机,一度占领了中原政权的中心城市大梁,最后还是被迫北归.契丹当时之所以未能统一中原,一是因为契丹在政治和思想方面还不成熟,统治者深受传统"华夷观"的束缚,墨守陈规,错失改革良机;二是受到了契丹统治阶级新旧势力分歧和斗争的牵制;三是契丹初期农业发展薄弱,无力支撑庞大的战争供给,野蛮的"打草谷"后勤保障方式激起了中原人民的强烈反抗;四是契丹的整体军事实力不足,汉族将领和军阀割据势力强大,契丹没有力量控制整个中原.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两桥乡鸽子洞沟铁家营子村西南约1公里的山坡上,这里群山环抱,山峰陡峭,两侧峰岭青松挺拔。隐藏在这群山中的便是辽代出身皇族,位居“外三公之首”,为“帝王之师”辽景宗时期声名显赫的人物——耶律琮之墓。2013年5月,耶律琮墓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8.
公元920年,契丹王国的创始人耶律阿保机采用了一种被称为大字的文字体系。数年之后(可能是公元925年),又发明了新文字体系“小字”。“小字”的发明在元朝史学家所修的《辽史》一书关于畏兀儿使团访问契丹国一节中提到过。直到今天,人们还普遍认为“小字”代表一种依字母顺序排列的文字体系。这和突厥用古代北欧式的文字体系(其畏兀儿后裔也使用这种文字形式)或摩尼教、佛教或基督教维吾尔人所袭用的闪米特字母是一样的。然而,人们从来也没有发现这样的契丹文字。一些在汉文和藏文中出现的契丹字符或文献被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与考古资料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论述了辽代契丹贵族耶律羽之家庭成员与东丹国及辽阳府的密切关系.并考证出东丹国建立之初中央仍置有内大相一职。耶律羽之兄弟子孙在辽代多出任东丹国和东京辽阳府的要职.反映了封建家族式统治的特点。这些都是辽史和地方史研究者应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辽史》上的所谓斡鲁朵,在我国古代其它文献中,又写作斡里朵、斡耳朵、兀里朵、窝里朵、窝里陀等等。日本学者白鸟库吉曾对斡鲁朵的语义加以考证,指出这个词原来的词根具有“中央”的意思。由此转来,在狭义上意味着君长的住宅,即宫殿;在广义上,则意味着宫城。从《辽史·营卫志》的解释:“居有宫卫,谓之斡鲁朵”,“宫曰斡鲁朵”,可以知道,《辽史》中的“宫”、“行宫”就是对斡鲁朵的译写。根据《营卫志》、《百官志》等处记载,辽朝共有十二宫一府,其中九个宫为九个皇帝所置,另有两个宫为操持政抦、权倾一时的应天太后、承天太后所置,还有一个宫为曾经势力盛极的皇太弟耶律隆庆所置。而圣宗时宠遇殊隆的汉人宰相韩德让“拟诸宫例”置一府。可见,这些宮的所有者,若非当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