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校共青团要以微信为平台,准确把握微信的功能和传播特点,通过"微"观念更新、建设团委微信公共平台、依托公众平台开展"微"活动、提升团组织"微"能力等措施创新团的工作方法,切实提高团组织和团干部适应自媒体时代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微信及其用户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微信公共账号的产生则赋予了其更多的媒介特质,也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实践。微信公号具有大众传播属性、人际传播功能和交互式传播特点,它体现了传播学研究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强关系理论和受众碎片化趋势。同时微信公号传播也存在诸多困境,可以从定位、媒介融合、互动、推广、监管等方面进行改进,实现其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 媒介的形态和种类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智能终端、 微博、 微信等新媒介的大量涌现, 使得媒介与个人生活进一步融合, 媒介真正地成为了 "人的延伸". 而自媒体的出现, 则实现了人与媒介的无缝衔接, 进一步证实了麦克卢汉的预言. 本文从若干传播学理论出发, 分析了现阶段自媒体的传播生态、 传播者、 传播渠道以及受众的特点, 并对自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香港的传播学教育特别是在本科教育阶段重视传播实务教育,并在此基础上,追求批判性思考与实务技能的结合。香港的传播学教育在与新闻学的关系上界限明细,致其传播学教育培养目标明确、课程结构合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日益发达,随着"媒体融合"和"媒体浸淫"的日益加速,如何驾驭和利用媒体来进行有效的传播,无疑是我们当今时代的迫切需求。在传播学的学科建设上,中国大陆迫切需要破除传统的重理论轻实务的误区、"重道轻器"的隔膜,以在传播学的教育上因应时代与社会的现实需求和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5.
信息时代碎片化的传播方式造成了微信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困境,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兴自媒体对传统的保护模式提出了挑战。微信平台信息传播快、溯源难、自主性强、监控难的特性是导致知识产权保护困境的重要原因。要打破"微阅读""微营销"知识产权保护的困境,需要行业自身、技术方、管理者等不同角色分工配合。  相似文献   

6.
"无障碍传播"是传播学中的一个新概念,主要倡导残疾人(身心残障者)在物质生存环境、信息使用和交流等生活环境中达到与社会主流人群一样的生活"无障碍"。采用文献分析与深度访谈的方法对河南省视障碍者的微信使用进行了调查,以期为手机社交媒体的无障碍传播研究做出贡献。研究发现,手机社交媒体虽已深度进入视障碍者的生活,但无障碍技术以及视障碍者自身的心理原因,造成视障碍者的微信使用以缓慢的速度过渡至Web 3.0时代;Web 3.0时代较以往缩小了视障碍者与健全人之间的信息鸿沟。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中国的传播学和传媒学领域里,"泛媒体论"是一个司空见惯的学术思潮。在学术著述和高校教材中,"泛媒体论"就是将技术性的信息栽体或者将互联网的技术衍生物泛化为"体制性、机构性的媒体"的一种学术话语现象。中文学术话语体系中出现的"泛媒体论","跨语传播"是其文化背景,西方传播学是其理论根源,互联网扩张是其技术根源。在"新技术革命"的语境下,"新媒体"是"泛媒体论"对媒介形态和信息方式的一种误读,正是这种误读却加深了"媒体"概念被泛化的程度;在"新媒体革命"的语境下,"自媒体"则是"泛媒体论"转译"wemedia"或"wethemedia"等学术命题所生发出的一种"零概念"性"伪媒体",旨在夺取"媒体话语权",进而危及合法的"传播体制"和稳定的"传播秩序"。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微博、微信等“微媒体”的出现,“微时代”已经来临.“微媒体”满足了大学生信息获取、追求个性、情绪宣泄、人际交往等需要,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思想品德和行为模式的影响特别突出,同时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影响较大.作为辅导员也应与时俱进,深刻认识和把握“微时代”下传播的特点与规律,主动占领“微媒体”这一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充分发挥“微媒体”对大学生的疏通和舆论引导功能,进一步拓展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微信是一种即时的多功能通讯工具,也是一种在移动互联网基础上产生的新的社会化媒介,更是一种网络营销 手段,其传播学方面的正面意义与社会价值早已为人们所熟知,而在对网民的行为文化影响方面,微信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 文章将从传播形态、营销方式等方面,就“微时代”网络行为文化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金融学从信息中介者的角度探讨媒体对资产价格的影响,传播学则将信息传递视为媒体最主要的社会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学与传播学在探讨媒体效应问题上的逻辑起点是一致的。理论分析的共通、学理关系的相承、研究内容的相近等因素激发了学界跨学科研究的强烈兴趣,许多学者透过传播学崭新视角来探索从媒体新闻报道到股票价格变化中间的因果承接,这成为了近期资产定价媒体效应研究的一个新特征、新趋势。媒体传播效果研究的兴起为媒体传播对金融市场影响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工具和崭新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1.
从传播学角度而言,宋词的发展以宋室南渡为界,由口头传播的"歌者""应歌"向以书面传播为主、抒发个人情感和文人之间的酬唱应和转化,传播媒介除了歌者,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纸质媒体的书面传播,词学理论的成熟和系统化均成为南宋文人之词时代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微文化”:自由与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微媒介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大量以网络为平台的媒体形态,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媒介成为目前使用频率最高的自媒体。随着微博媒介的发展壮大,又在其基础上衍生出微小说、微文学等一系列以微内容代表的微文化,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及获取、传播信息的方式。自由与规范本身作为一对矛盾共存体,构成微文化的基本价值冲突,无论我们是凭借法律、法规来约束、规范微媒介与大众的"微"行为,还是用社会道德和行业规范来倡导价值主体自律,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和保障微文化主体自由,同时,主体的自由也促进了道德规范的逐步提升及法律体系的健全。  相似文献   

13.
论网络传播学的理论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一个新的传播媒介和一种新的传播现象,网络传播理所当然地成了传播学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并被置于传播学研究领域的高地和前沿.网络传播学是在传播学经典理论的大树上发出的一个"新枝",它既要充分吸收、借鉴和利用以往传播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同时又要与时俱进,站在传播科技的前沿,去认识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在理论和方法上不断创新,这是网络传播学能够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首要条件和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4.
基本简历:石义彬,男,1955年3月出生,湖北随州人;现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教材《西方传播学理论评析》首席专家、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湖北省网络文化协会副会长、武汉动漫协会常务副会长、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相似文献   

15.
大陆传播学的发展趋势、学科教育与就业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陆的传播学研究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从引进到发展的初期过渡,并进入把传播理论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深化、丰富与力求创新的阶段。这就是大陆传播学发展的现状。随着传播学不断发展壮大,其独立性也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它正在自成体系。中国大陆的传播学研究与新闻学研究呈现出一种“胶着的状态”。在课程设置上,以大众传播学相关课程为主要内容;在专业设置上,以媒体的性质区分教学与研究领域的做法非常普遍。传播学的发展趋势和传播学教育的学科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将来,更直接点说,关系着今后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前"新闻学"、"传播学"名称中的歧义与重名给学科研究造成了类似"二名三意"的混乱,阻滞了学科发展,迫切需要正名。针对有关学科使命与学科构成的问题,学术界形成了一系列新主张。学科的根本目标是服务人民;服务的基本方式是分工合作;传播学与基础传播学互不相等,传播学与新闻学互不平行;传播学中,研究与教学并重,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并重,同样重要;传播研究中,基础与应用并重;应用研究中,单用研究主属业界,广用研究主属学界;传播学中包括新闻学、公关学、广告学、媒体管理学、基础传播学以及其他子学科。  相似文献   

17.
从发展传播学学者杨·瑟韦斯(Jan Servaes)的发展传播学术思想管窥西方发展传播学研究的全貌。从发展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理论脉络,社会语境,参与传播范式,健康传播五个方面展现了瑟韦斯的发展传播学的理论要点和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8.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微信公众平台开辟了高校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新途径。从传播学5W模式角度出发,对全国39所高校微信平台展开调查分析,归纳出微信平台在传播及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控制功能、培养功能、互动功能、价值导向功能等,对其合理利用必将为高校文明传播、发展和传承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现代传播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关系更为密切。多媒体传播改变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对传播学研究方法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多媒体传播丰富了传播学理论,因此传播学与计算机科学之间衍生出一门边缘学科——多媒体传播学,就显得很自然。文章主要对多媒体传播学的学科构建进行讨论,探讨了多媒体传播学的任务、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相关学科等,并展望了多媒体传播学学科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勒纳的传播与发展理论首次揭示了传播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因果关系,开辟了一个将传播学探讨和社会发展、社会现代化过程联系起来的新思路,对发展传播学有学科创始之功。其中的"西化"取向是20世纪50年代"现代化理论"影响下的产物,其局限事实上是一代人的局限,是一个时代的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