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薪酬问题历来是企业管理中最敏感的问题。为了保证公司具有持续发展竞争力,企业必须对关键岗位的员工提供较高的薪酬,但随之而来的是部分员工会对高收入岗位产生心理不平衡,影响工作的积极性。薪酬差距既要拉开又不损员工士气的关键是拉开差距的理由必须充分,并制定相应的制度。许多外资企业不同岗位薪酬差别很大,但员工的士气依然很高,说明“鱼与熊掌可以兼得”。人力资源部门须从薪酬的基础、薪酬的设计和薪酬提升三个层面着手来安排薪酬体系,使薪酬体系设计体现公平的原则,从而符合公司发展的整体需要。薪酬基础和标准设定员工获…  相似文献   

2.
人本管理主要是强调以人为本,把人作为管理的对象和基础,它主张尊重人、关心人、培养和教育人,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励和引导人们为完成企业的既定目标而努力工作。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的竞争中常胜不衰,就必须重视人本管理。重视人本管理原则,应着重...  相似文献   

3.
谢慧 《人才瞭望》2005,(10):81-82
核心价值观是引领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它根植于企业内部,是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本。一般来说,各个企业都有各自的文化特征,创业历史、发展目标、经营理念、所处环境、队伍素质等各有不同,所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必然各具特色、互有差异。IBM公司创始人沃森在创业之初,就制定了三条永恒的信条:“我们必须尊重每个人:公司的唯一目标是服务消费者:追求卓越,超过他人。”并提出了“最佳服务”的价值观。闻名世界的杜邦公司,  相似文献   

4.
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又是特殊资源。资源就需要挖掘开发,而人力资源更需要培养储备。企业、事业单位人才培养都有模式、方案、计划,但就某一人或某一群人的一生,系统的周期性培养更为重要。一、人才是培养出来的现今世界各行各业都在飞速发展,都在竞争中前进。有的企业兴起了,有的企业衰败了,兴起和衰败的原因诸多,但人是决定的因  相似文献   

5.
企业中总有一些不适应现有岗位的员工或随着公司的业务发展,有一些知识、能力跟不上公司发展的员工,如何对待这部分员工 ?这是许多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及经理们所面临的棘手的问题。   一、企业对待不适合岗位的员工 应坚持的原则   (一 )依然以“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来对待不适合岗位的员工。如果说“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就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造就人,那么对待不适合岗位的员工就更应该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帮助他们,因为他们比任何员工更需要理解、关心、帮助和造就。这正是企业导入“…  相似文献   

6.
林聪 《人才瞭望》2006,(5):34-35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某时的顺利只不过是主观与客观的短暂吻合。在多数情况下,主客观还是不一致的,客观现实与主观条件的差距就形成逆境。衡量企业在逆境中生存能力的重要指标是企业逆商的高低。  相似文献   

7.
徐兑森 《人才瞭望》2007,(12):92-93
关于企业人力资源,HR与财务在认知上是有差距的。财务部门认为,人力是一笔成本费用,谓之曰人力成本或人工成本;HR部门却认为,人力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本,谓之曰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家樊纲──对企业家提出忠告经济学家樊纲日前对国内有些企业壮大后盲目开辟新领域、搞多样化经营提出忠告:市场经济最终的也是最初的原则,就是专业化分工。不能专业化就不能占领市场,就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世界上那些著名的大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围绕一个主业,...  相似文献   

9.
21世纪的今天,收入差距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在个人总收入中,工资占有很大的比重,而工资的高低又与个人受教育程度相关。相关资料表明,教育水平的提高会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但目前我国教育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严重阻碍个人发展,最终影响中国经济,本文就中国城乡教育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展开论述,旨在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使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名牌对企业的作用,就像是生命对人一样重要。正因为如此,许多企业都将名牌产品看作自己的生命,努力追求,精心打造。高质量的产品是由人研制开发出来的,创造名牌产品离不开“名牌”员工。他们是由企业培养出来的训练有素、技术精湛的精兵强将,已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要想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  相似文献   

11.
孙凯 《人才瞭望》2011,(9):90-91
什么是人力资源规划?简而言之,就是衡量企业的人力资源现状,预测未来人力资源的需求,明确人力资源的差距,并制定一系列的措施来弥补这种差距的系统工作。可以看出,人力资源规划有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下面,笔者就以这四  相似文献   

12.
段军 《人才瞭望》2004,(10):103-104
管理学上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即管理模式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因为不同企业所处的“情境因素”(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各不相同,对它们的管理也就千差万别。只有对企业特定条件适合的管理,才会是最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涉及面很广,面临的矛盾也很多,关键是要有一支好的管理者和经营者队伍,而要有一支好的管理者和经营者队伍,就必须有一套好的人力资源的体制。目前有不少人在国企改革的问题上比较关心的是所有制改革或者是产权问题等经济体制方面的问题,但我认为,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固然值得研究,但管理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更为重要,这就不仅是一个经济体制的问题,而且涉及到政治体制。 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需要走出一个认识误区,即:对于一个自然人来说,只有是自己的资产才会尽心尽责,而不是自己的财产就不尽心尽责。实际…  相似文献   

14.
招聘新理念 站在比招聘本身更高的角度来看待招聘的原则,大致有这样几个新理念:1.对应聘者坦诚相见。招聘人员需要给应聘者以真实、准确、完整的有关职位的信息,这样才可能产生雇员与企业匹配的良好结果,从而带来比较低的雇员流失率。其作用就相当于给应聘者打“预防针”,应聘者进入企业发现企业负面情况以后也不至于有太大的不良反应。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让应聘者进行自我筛选,如果他了解了企业真实情况以后,认为不满意,可以自行退出招聘过程。与这种新理念对立的做法是:HR部门好不容易找到合适的人,部门领导也很满意,招聘人员生怕让到手的大鱼跑了,于是拼命给他灌  相似文献   

15.
企业的企字,少了“人”就变成了“止业”。人力资源匮乏、企业有人却不能胜任岗位,或是员工缺乏积极性,都会使企业陷入困境。因此,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同仁都明白:现代企业竞争,从表面上看是技术、产品的竞争,但归根结底还是企业人才水平的竞争。  相似文献   

16.
袁莉 《人才瞭望》2014,(2):75-76
XX公司是一家国有大型建筑企业,有较高的市场美誉度和品牌知名度。但目前的管理水平与国际先进企业尚存在一定差距。卓越绩效模式是世界成功企业公认的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方法,是促使企业追求卓越绩效的有效经营模式,能为企业取得出色的经营绩效提供有效的评价标准,能够为顾客和利益相关方提供不断改进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管理锦囊     
用100人管一个人 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有“100人去管理一个人的道理”。然而,奥克斯——这家中美合作的空调企业,集两国管理之精华,创造出了“100人管理一个人”的新方式。 “100人管理一个人”,就是运用了传统企业里“一个人管100个人”的逆向思维方式。由于奥克斯电器厂共有1000多名员工,空调的生产制造特别精细,质量管理十分苛刻,要实现高质量的目标,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 但现实中,即使员工的文化水平一致,智商天赋也不会一致,思维方式更不会一致。如果靠一个质管员去管理这么多人,肯定管不好。因…  相似文献   

18.
真实的团队合作是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政 《人才瞭望》2006,(7):84-85
几乎每一位管理者都信奉团队合作的意义,至少在口头上他们是这么说的。然而可悲的是,真正在自己的企业中实现团队合作的人寥寥无几:真实世界中他们反而常常在企业中制造勾心斗角和部门间各自为政的环境。但他们却仍然不断地兜售自己对于团队合作的信仰.好像仅凭口头上的推广就能让它成为现实。尽管”(财富)500强”中有超过1/3的企业在自己的网站中公开宣称团队合作是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但实际上只有很少的企业真正理解和在行动上支持团队合作。  相似文献   

19.
最优秀的草     
有家大型企业的老板,种田人出身。企业创业园里有块空地,老板觉得空着可惜,就从天南地北引来不同种类的草,种在了空地上。老板亲自耕耘,就像当年种庄稼那样认真。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经济建设令世界瞩目,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类安全事故频频发生。采煤是一个高危行业,安全生产问题更为突出。虽伤亡逐年减少,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令人痛心的事还是屡有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