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激光成像的成像方式而言, 激光干涉仪成像比其他的成像方法有显著的优点。介绍了激光干涉仪成像的基本原理和实验室的初步实验。研究工作证明, 激光干涉仪成像在原理上是可行的, 并有可能成为激光成像领域的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2.
将时间反转镜成像技术和SAR成像技术相结合,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将它应用到超宽带探地雷达成像中。实验采用了粗糙地面和电参数随机的泥土真实反映复杂探地环境。将相应的时间反转镜成像技术-SAR成像结果与时域后向投影成像算法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时间反转镜成像技术凭借其统计自平均特性和空时匹配滤波特性,能够为超宽带探地雷达系统提供更高分辨率的成像结果。  相似文献   

3.
旋转目标RCS的二维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标量克希霍夫积分定理分析了旋转目标RCS的二维成像问题,获得在双天线测量系统中成像剖面包含从雷达到目标的轴线和成像剖面垂直于收发天线的联线。收发天线的联线与成像剖面垂直时可得到目标RCS的二维成像;当收发天线联线与成像剖面平行时仅能得到目标RCS的一维成像。该结论为旋转目标RCS二维成像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辐射源定标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性进行了研究,导出了适于成像光谱仪应用的相关算法。分析了成像光谱仪的成像特点.对相应的算法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表明此校正算法能有效提高成像光谱仪干涉图的成像质量,也显著提高了光谱复原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逆合成孔径雷达多目标成像机理和时频分析成像算法,以多弹头的刚性多目标模型为基础,利用时频分析方法对多目标成像进行仿真。并且对距离-多普勒算法和3种逆合成孔径雷达多目标成像时频分析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逆合成孔径雷达在多目标成像及识别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生物医学影像是21世纪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是影像学从大体形态学向微观形态学、生物代谢、基因成像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研究集中在分子成像、功能成像、细胞成像和基因成像等方面。分子成像基础研究的工具有基因重组技术、X线晶格成像、快速物质波谱分析、计算机和机器人技术。发展和测试体内特异性分子成像。PET、SPECT、光学成像及显微CT/MRT/PET/光学成相等,适用于分子、基因的显像和定位。结合微创性操作的影像指导技术,指导病变的治疗和检测。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即在疾病的功能性障碍发展早期识别病变,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愈来愈多的使用创伤性小,精确度更高的成像技术以及影像指导下的手术操作,是研究生命科学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X射线相衬成像在提高人体软组织成像的衬度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研究中具有潜在优势,是一项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技术。它利用空间相干X射线投过物体后携带的相位信息进行成像,在临床上适用于软组织物体,可以减少吸收剂量,进而减轻病人的辐射损伤。本文详述了当今几种典型的X射线相衬成像方法,包括X射线干涉相衬,衍射增强相衬以及类同轴相衬的成像原理以及发展历程。通过对比表明了几种成像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临床X射线相衬成像有待解决的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根据超宽带脉冲穿墙雷达目标回波信号与发射信号具有较强相关性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互相关后向投影(BP)成像算法,该算法将沿天线合成孔径方向各接收阵元的回波信号与发射信号先进行互相关,将获得的互相关信号再利用BP算法进行相干成像。与回波信号进行直接BP成像相比,该算法具有消除脉冲建立时间对回波延迟时间估计误差的影响,提高目标成像的位置精度;能有效抑制背景噪声,提高图像信噪比。利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对穿墙场景进行电磁仿真,通过对成像方法结果的比较,表明互相关BP成像算法在成像位置精度和图像信噪比方面明显优越于直接BP成像算法。  相似文献   

9.
磁声电成像(MAET)是一种新型生物医学成像技术,结合了电阻抗成像高对比度和超声成像高分辨率优势,是一种有望获得高质量图像的生物电阻抗成像方法。该文建立了二维磁声电正问题和逆问题的数学模型,推导了基于互易定理正逆问题理论公式,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二维模型电流密度和电导率分布的图像重建。对超声探头焦斑大小和扫描步长对重建图像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焦斑大小决定磁声电成像的横向分辨率,扫描步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利用衍射理论,在高阶近似下计算了大尺度球形光学列阵和平面光学列阵的综合成像特性,给出了成像条件和成像公式,并与傍轴近似下的理论结果作了比较。最后用计算机绘制了列阵成像系统中各观察面上的场强分布。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干涉式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三维成像的基本原理,与传统的ISAR二维成像方法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合实际的宽带雷达平台,介绍了试验验证的基本方法,并通过静态双散射点和过航飞机等目标的实际跟踪试验,获取了目标回波信号的和、方位差和俯仰差三通道宽带数据,给出了干涉ISAR三维成像的算法流程.采用干涉ISAR三维成像的算法对实际测量数据进行了处理,得到了各类目标的成像结果,对成像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提出了工程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新型的采用天线阵模式的机载前视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分析了其三维成像原理。根据前视SAR的成像几何模型和回波信号特点给出了实现前视SAR三维成像的处理流程,详细推导了前视SAR的三维分辨率。模拟了X波段前视SAR点目标回波并进行了三维成像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前视SAR系统能够实现三维成像,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利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弹性成像)诊断老年人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2009年1月至2009年11月,162例患者187个乳腺肿块行常规超声检查和弹性成像检查,实时弹性成像结果评分参照改良5分法,将弹性成像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恶性肿块55个,弹性成像评分结果:1分1个;2分5个,3分8个,4分24个,5分17个。良性肿块132个,弹性成像评分结果:1分68个;2分46个,3分9个,4分9个,5分0个,乳腺恶性肿块弹性评分与良性肿块弹性评分分布明显不同(P=0.000)。以弹性成像评分≥3分诊断恶性肿块,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9.1%,86.4%,87.2%。结论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老年人乳腺肿块良恶性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基于Hartly变换的地震波成像理论。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表明,该方法比F-K地震波偏移成像法的计算速度更快,并使所需內存减半,是一个颇具工业价值的地震波成像新体制。  相似文献   

15.
将光谱精确定量分析特性与图像定位检测特性相结合,形成新颖的综合分析技术,是光谱成像技术的目标和特征。本文介绍光谱成像的原理和我们研制的显微荧光光谱成像系统,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若干应用实例。实验证明,光谱成像技术是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综合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16.
大脑皮层成像的一种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脑皮层成像技术是近年出现的较有前景的脑电三维成像方法。本文通过对其成像过程物理实质的分析,提出了新的成像计算公式,使计算过程得到简化,计算精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在机载应用情况下,单元探测的激光成像雷达的载机运动对其地面目标成像影响的问题,给出了激光成像的系统模型;阐明了激光雷达扫描成像的映射变换关系,建立了定位于大地坐标的被成像目标与载机运动平台以及雷达坐标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分析了导致目标成像发生畸变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并给出了按时序的逐级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步进变频穿墙成像雷达中反投影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投影(back-projection,BP)算法具有很高的成像精度并容易进行各种形式的补偿,是广泛应用于穿墙、探地等领域的一种有效的时域成像算法。该文把时域反投影算法应用到步进变频穿墙雷达成像中,并根据墙壁的参数提出了用最短时间法对墙壁的影响进行补偿。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处理可以看出,反投影算法在穿墙雷达中具有很好的成像精度,最短时间法也能很好地补偿墙壁对目标成像位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是在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微波成像雷达体制,是雷达成像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由于其成像是通过对距离向和方位向二维压缩实现,因此比普通雷达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线性调频步进信号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在成像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文中提出了一种利用步进频率信号对线性调频步进信号体制ISAR的相干干扰方法,以较小的功率干扰ISAR成像.  相似文献   

20.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全天候高分辨力成像雷达。由于微波图像与实际物体的视觉形象大不相同,从而使SAR的图像质量评估体系较其它成像系统更难建立。本文根据星载SAR成像算法研究的需要,从成像角度分析和研究了影响SAR图像质量的主要参数,建立了SAR图像质量评估系统,并给出了初步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