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是南宋前期的进步思想家,坚持抗金统一的政论家和爱国词人。他同当时以朱熹(1130—1200)为代表、替大地主顽固派妥协苟安路线服务的“道学”(又称“理学”)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在我国史册上写下了精彩的篇章。 关于陈亮的进步思想与当时永嘉事功(也叫“功利”)学派的关系,前人不大注意研究。陈亮一生曾多次到过永嘉(今温州),访问永嘉事功学派的代表陈傅良(字君举)、叶适(字正则)等人,《陈亮集》(即《龙川文集》)中没有留下详细记载,替陈亮…  相似文献   

2.
叶适(公元1150—1223年),字正则,学者称之为水心先生,浙江永嘉人。他出身于贫穷的知识分子家庭,南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高中榜眼,历官宝文阁待制、江淮制置使。他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爱国思想家,永嘉事功学派集大成者。永嘉事功学派与朱熹为首的道家派,陆九渊为首的心学派形成鼎足之势。“乾(道)、淳(熙)诸老既殁,学术之会,总为朱、陆两派,  相似文献   

3.
南宋时期,温州出现了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清代学者全祖望《宋元学案·水心学案》按语说:“乾、淳诸老既殁,学术之会总为朱、陆二派,而水心断断其间,遂称鼎足”。据此,可见永嘉学派在当时学术界的地位与影响。 永嘉学派渊源悠远,早在北宋“真、仁二宗之际,儒林之草昧时期”,永嘉、瑞安就有王开祖、林石等人乡里讲学授徒。王开祖与王安石为友,注重史学,主张改革。林石是胡瑗、陈襄的再传弟子,习《春秋》之学,“以其说教授乡里”。王、林两人虽学有异同,但都给予以后永嘉学者以良好的影响,使以后永嘉学者能博采各家学说,不依傍门户。特别是  相似文献   

4.
王道与霸道、道统与非道统历来是儒家内部争论的主要话题。南宋期间此问题论争达到顶点。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的浙东功利主义学派与朱熹就功利与道义展开激烈论战。陈亮提出“王霸、义利-元”的观点,而叶适则直接否定了朱熹所宣扬的道统论。  相似文献   

5.
论南宋浙东事功学派的历史地位陈国灿南宋时期,浙东地区(今钱塘江以东)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学术昌明,流派纷呈。其中,以陈亮为代表的永康学派、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和以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学派,俱以注重事功、提倡实学、讲究学术研究的经世致用闻名于世,是当时...  相似文献   

6.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浙江省永康县人。他是南宋时事功学派的杰出代表,也是水康学派的开创者。他在十八九岁时著《酌古论》,针对积贫积弱的南宋政权,提出了“伯王大略,兵权利害”,即为当时婺州太守周葵所赏识。他从强烈的抗金复国的愿望出发,从历史上寻找借鉴,提出了南宋政权如何摆脱受金国欺凌的困境的策略,为他一生抗金复国思想奠定了基础。不久周葵入相,“朝士白事,必指令揖亮;因得交一时豪俊,尽其议论。”(《宋史·陈亮传》乾道五年(1169)27岁时,他被录取为太学生,不久则名满京都。薛士龙《浪语集》中说:“洎访旧知于学,则闻二陈(指陈亮与陈傅良)之名籍甚京师。”36岁时,他向宋孝宗连上三书,提出了抗金复国的全面策略。据陈亮的好友叶适说:“初,天  相似文献   

7.
《南都学坛》2013,(5):25-30
永嘉学派是宋代重要的学派之一,是浙东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永嘉学派的形成与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在学术思想上随着宋代学术思潮的变迁最终由师从二程性理之学转向注重经制、事功之学。这种转变经由了北宋中期、两宋之际、南宋中前期几个主要阶段,在每个阶段,其主要代表人物如王开祖、周行己、郑伯熊、薛季宣、陈傅良、叶适等人,其思想主张与内涵尤其是在经学诠释及思想重心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北宋的王开祖、周行己等"永嘉九先生"为奠基者,他们一般都注重心性之学,而南宋前期郑伯熊、薛季宣等是永嘉学派由心性之学转向事功之学的关键人物,南宋中期陈傅良、叶适则开始成为永嘉学派事功之学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8.
叶适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功利主义思想家,是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在经济思想上,"以经济自负",坚持事功,一反传统儒家思想主张义利并举,批判抑末思想,倡导"理财"理念,公开为富人辩护等等.  相似文献   

9.
有人认为,南宋时“两浙为畿内”,文化中心才由中原向两浙移动,形成为“浙学”,至于浙东史学,则是在吕祖谦、陈亮、叶适、陆游等人之后,才逐渐形成为一个学派,到明清时才更有所发扬光大。其实不然。浙江在历史上很早就是文物之邦,具体到史学,  相似文献   

10.
在浙江学派诸思想家中,叶适对程朱学派的批评是比较系统的。在道与物(器)的关系问题上,叶适的论述较薛季宣、陈亮等人详尽,认为道与器统一,而统一的基础不是道,而是物、事、器,即世界上存在的具体事物。当理学排斥见闻之知,专务内省的唯心主义认识论盛行之时,叶适提出了“内外交相成”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叶适还从儒家经典、道统及程朱学派理论渊源等一系列问题上对程朱学派进行了驳斥。  相似文献   

11.
陈亮作为南宋浙东事功学派的代表,以其独特的道论为基础,提出了道行于事物之间,道不离日用的观点,并进一步阐释了“义利双行,王霸并用”的思想。陈亮“道存于物”的观点对南宋儒学思想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极其鲜明地体现出陈亮思想的学派特征。  相似文献   

12.
补白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纪念叶适诞辰850周年暨永嘉学派国际学术研讨会简介   由温州市人民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浙江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学会等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纪念叶适诞辰850周年暨永嘉学派国际学术研讨会”2000年11月在温州召开,来自海内外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和纪念活动。本次学术会议期间共收到论文、专著50多种,会议集中研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叶适与永嘉学派的经济思想;2.永嘉学派与当代温州;3.永嘉学派的其他方面思想。   (广言)  相似文献   

13.
浙东事功派是南宋时期宋学内部与理学相对立的一个重要学派,主要讲究经世致用之学,对于空谈道德性命之学的理学采取批判的态度。在人才教育上,事功派和理学派也有尖锐的对立,尤其突出表现在人才教育观、教育目的论、教育内容观和教育实践观等几个方面。陈亮、叶适作为事功派的主要代表,在理学盛行的南宋时期,能大胆冲破理学的禁锢和束缚,明确提出功利性的人才教育主张,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极大影响,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明代后期启蒙思想的肇端。  相似文献   

14.
朱熹、陈亮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家。他们在理学上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也产生过较深远的影响。本文不拟全面论述朱、陈思想,只想就他们争论过的有关问题略作介绍和分析。因为前些年不少哲学史家还对这类问题进行不太符合历史实际的论述。例如,有的哲学史著作曾这样概括:陈亮和叶适继承了北宋王安石、张载等人的唯物主义路线,与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理学展开了斗争。有的哲学著作又这样概括:陈亮坚持抗战路线,朱熹坚持投降路线,在他们之间存在着抗战与投降的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等等。  相似文献   

15.
以陈亮和叶适等人为代表的南宋事功学派,一反理学强调心性修养的治学倾向,公开倡导以务实事、求实功为宗旨的事功伦理,特别是农商并重、四民平等、藏富于民和保护富人等经济伦理思想.不仅滋养了重利富民的浙东精神,对浙东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这一具有浓厚事功色彩的经济伦理与商品经济发展之间的某种契合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重新思考马克斯.韦伯关于儒家伦理阻碍市场经济形成和发展的论断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从思想演进的角度来理解南宋永嘉事功学发展的内在过程。作者认为,永嘉思想作为与理学、心学相抗衡的事功学,是永嘉学者在消化洛学与永嘉固有之学术传统的基础上崛起的。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因学者性情等背景的不同而导致了着力方向上的差异,薛季宣、陈傅良专于经制上下工夫,为事功的宗旨寻找落实处,而陈亮(本文将他纳入永嘉事功学来加以认识)重在思想上辩论,欲为功利正名。为了克服这种思想上的分离,叶适通过否定朱熹之“道统”,直接将事功思想注入基于历史权威的道德精神之中,从而使永嘉事功学臻于完备。  相似文献   

17.
陈亮、叶适的事功思想以"道不离器"为理论基础,在政治层面要求当政者行实政实德,并以"义利双行"作为其学派的道德伦理标准,看重史实,希望能从史学的研究中寻找到通变救弊的具体途径。事功学派的特点在于追求实用主义,着力解决现实问题,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以致用的治世之道以及古为今用的治学态度,对南宋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均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栻是南宋时期与朱熹、陆九渊、吕伯恭齐名的道学家。宋人陈亮曾指出:“乾道间东莱吕伯恭、新安朱元晦(朱熹)及荆州(张栻)鼎立,为一代学者宗师。” (《陈亮集》卷二十一)《宋史·道学传》将朱熹与张栻并列,朱熹亦曾多次表示张栻的学说对他“多有启益”,“其学之所就,足以名于一世。”(《南轩文集序》)可见,张栻的哲学在南宋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研究张栻的哲学对深入掌握南宋哲学思想的发展、理学与心学的分野以及理学与事功学派的论争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南宋庆元党禁给乾道、淳熙以来活跃的学术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文章具体考察了庆元党禁对永嘉学派传承的重要影响,特别论述了传承永嘉学术的叶适及其门人在严酷的党禁环境中从学术到文学的转向,最终使永嘉学派蜕变为永嘉文派。  相似文献   

20.
南宋庆元党禁给乾道、淳熙以来活跃的学术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文章具体考察了庆元党禁对永嘉学派传承的重要影响,特别论述了传承永嘉学术的叶适及其门人在严酷的党禁环境中从学术到文学的转向,最终使永嘉学派蜕变为永嘉文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