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唐代中期的理财名家刘晏 ,在国家极端困难条件下 ,临危受命 ,办漕运 ,改革盐政 ,解决了当时京师粮食供应奇缺和国家财经匮乏的问题 ,为唐朝转危为安并由衰到兴奠定了物质基础。他的经济思想 ,有许多闪光之处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2.
包世臣生活于清王朝由盛到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动荡时期,又长期接触社会下层,是以极力倡导经世致用之学,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感受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包世臣主张"本末皆富",在此基础之上,进而建议将漕运、盐务交由商办,并发行一定数量的纸币,不但具有清除积弊、减轻民众负担等方面的作用,而且客观地体现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包世臣关心民生疾苦,主张发展私营商品经济,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3.
4.
包世臣《说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世臣是清代嘉道之际经世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说储》则是包氏早期经世思想的代表作品。该书涵盖政治、经济、军事与思想文化诸方面,倡导的是一种系统的、综合性的改革。它问世于十九世纪初叶,具有思想启蒙价值  相似文献   

5.
包世臣的荒政思想:衰世中的民生关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包世臣是鸦片战争前后杰出的经世思想家之一。他了解灾情,深悉其害;褒扬循吏,反对讳灾;立足政治高度,把握荒政要领。鸦片战争前,他指出烟、酒、鸦片是使人民穷困而不能防灾的直接原因,建议陆续稳慎地控制烟酒经营,并严禁鸦片输入;战后,他较早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是导致民贫而难以救荒的重要因素。他的荒政专论筹划周密:政法方面,他主张缓刑,同时加强治安,严惩粥赈舞弊,注重用人;社工方面,他建议利用富户捐赈,调节贫富对立;经济方面,他讲究救荒物质的掌握、采买,精打细算;技术方面,他精心考虑粥赈、平粜的程序,总结麦米加工方法。这些思想,表现了他对衰世民生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6.
包世臣泾县人.家境虽贫,父却文雄郡邑.世臣幼时饱学经史,"资质绝人".中举后,在赈灾、咨政、知县中均多有建树.包世臣在经济上重农,文学上否道,书法上博学兼采,自成一家.此外在诗、文、赋诸方面,世臣亦有不凡之绩.  相似文献   

7.
作为嘉道年间著名的经世思想家,包世臣敏锐地意识到鸦片耗银于外夷是导致银价踊贵的主要原因,果断提出杜绝夷舶与撤关罢税的禁烟措施。包世臣于战前即已留心海外、关注夷情,发出战争警报。鸦片战争期间,包世臣时刻关心着战局变化,以其特有的方式参与反侵略战争,指陈形势,筹划御敌之策,其中“必宜通筹全局”、“以夷攻夷之策”、“草泽中固大有人在”等思想最具时代特点。战争结束不久包世臣即提出总结战争经验的命题,他认为战争失败患在封圻节钺,若言补救,唯在收摄人心、物色人才,这是包世臣民本思想在经历战争之后的升华。  相似文献   

8.
9.
包世臣早年的生活和学习经历引发了他对民生的思考,清由盛转衰社会环境和民生凋敝的现实促使他更加关注民生疾苦,在他的诗、文和论著中都渗透了对民情的记录和悲悯;在深刻分析危害民生的主要原因之后,包世臣提出"劝本厚生"主张,并将灾民、贫民、市民以及商贩小民等都纳入其关注的对象。实践中,包世臣建议为政者,"先察民心之所向,次验民力之所堪","培国脉而阜民生",并积极推动赈灾活动,在其各种改革建议中,都提出了保障民生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包世臣是身历清乾、嘉、道、咸四朝的安徽籍学者、诗人,其诗歌的显著特点就是具有强烈的经世倾向。包世臣所处嘉道时期,国运趋衰,危机四伏,有识之士议论朝政,以国医自况,欲以诗歌讥刺现实、挽回世风;以顾炎武《日知录》为代表的清初实学在嘉道以后得以再盛,以常州今文经学为代表的儒家经世之学取代了康、雍时期空谈心性的理学;同时,这一时期的宋派诗与复古诗交相呼应,力矫乾、嘉以来的萎靡诗风,以扶人心、正诗格。包世臣经世诗正是特定的社会及文学转型时期的产物,也标志着同代作家(包括诗歌以外文体作家)共向追求新的文学风尚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的不朽巨著《史记》不仅是一部空前巨大的历史著作和卓越的文学作品,而且在经济学方面,也具有精辟的见解和开创性的贡献。钱钟书在《管锥编》中说:“当世法国史家深非史之为‘大事记’体者,专载朝政军事,而忽诸民生日用。司马迁传《游侠》,已属破格,然尚以传人为主,此篇(《货殖列传》)则全非‘大事纪’……  相似文献   

12.
在对待"道"和"艺"的关系上,庄子主张"道"艺"合一.他认为"道进于艺",或"道在于艺"."技进乎道"是庄子思想的灵魂.同时庄子提出"道通为一"的思想为达其目标必经分解同合之途.其一,"以道观分",庄子的意思是,"分"与"成"是同一过程,不是"分"之外另有"成",也不是"成"之外另有"分",而只不过从一方面看是"分",从另一方面看是"成"."成"与"毁"亦然.庄子有关"分"、"成"、"毁"的论述是对中国古代工程技术设计思想的总结.其二,"不同同之",庄子的意思是以道观人察物,万物虽种类不同,形态万殊,但其根本之道是同一的."合异以为同,散同以为异",就是要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差异,将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以达到创新的目的."道通为一"是将个体的"分"与整体的"合"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有分有合的境界,这是庄子技术思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1962年9月,中共中央八届十中全会通过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简称"农业六十条").该文件的出台,使农村形势逐渐转好.同时,由于历史的局限,"农业六十条"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因此,应该辩证的看待这一条例,并从中获得历史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14.
作为北宋一位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家和具有进步倾向的思想家,李觏的思想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他提出的调和义利的经济伦理思想,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联系到两宋时期正值理学兴起,对义的过分强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从而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李觏的经济伦理思想就显得更为可贵.他的经济思想主要反映在"理财乃所谓义"的义利观和包含平土均田等内容的财富生产、分配和消费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5.
抑商与反对抑商是中国历史长期存在的两种对立的经济思想.两种主张,各有其产生的根源和依据,在实践中,两种主张的遭遇和结果也不同.抑商政策产生了诸多的负面影响,但自由经济的放任思想也缺乏实践的内部基础和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6.
政策调整是陈云政策思想的一大特色。陈云认为,政策调整的原因与类型可分为实践发展引起的调整、政策弊端暴露引起的调整、认识水平提高引起的调整三种。政策调整有利于纠正政策的失误和偏差,有利于政策的完善和发展,也有利于政策的贯彻执行。政策调整的步骤和途径有三:一是客观全面地弄清实情,这是政策调整成功的前提条件;二是制定正确的调整方案,这是政策调整成功的决定因素;三是采取合适的方法措施,这是政策调整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60年代以来,东亚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怎样地实现东亚经济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经济学界十分关注的课题。本文从经济成长阶段的演进及国际经济变迁的角度,分析东亚经济增长的原因、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并就东亚经济发展战略,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梁启超于佛教早有因缘,梁氏的思想也深染佛教的精神。作为现代学术的奠基人,梁启超对佛教历史与典籍都有相当的研究。文章从佛教之信仰兼善非独善、广涉佛典愈治佛学史、兼摄佛学与西学互诠三个方面梳理梁启超对佛教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股票是股份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按其所持有股份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书面凭证.近代随着西方股份制经济进入中国,中国近代先进思想家对于股份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股票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从经济学角度对中国近代股票经济思想进行分析,有助于以史为鉴指导中国现代股票的健康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0.
为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前途,张闻天进行了经济上的思考。他提出了限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建立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强化国营经济、展开经济上的和平竞争等主张。他的思考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