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德才 《江淮论坛》2007,13(6):30-34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是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一个国家的性质与社会发展阶段的重要理论根据。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不仅是我们制定社会发展路线的主要依据,而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和现实条件。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理论基石,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究中存在着思想资源与理论基础的混淆,从而出现将儒学等传统思想资源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基础、指导思想的方法论迷误,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易产生误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社会主义形态为本质属性。从政治经济基础、构建路径到最终价值取向等要素构成的基本逻辑构架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导之下完成的。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只能是马克思主义,而非儒学等其他思想体系,后者充其量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思想资源。明确这一点是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性质与构建方向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崔玉莹 《南方论刊》2011,(11):69-70,76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与当代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最大的、最综合的根本性问题。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认识、对经济理性的反思、关于人的解放与发展的思想对我国选择和实施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理论资源有三个层次:一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启示和借鉴价值的中外思想家的社会和谐思想,无论是中国先人还是西方思想家的和谐社会理想都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启示。二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理论基础地位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思想。根据马克思的和谐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必须遵循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人学底蕴。三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指导性的我党最新理论成果,包括“科学发展观”、“科学执政理念”和“和谐社会理论”三个最新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的重大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新发展.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论的分析,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社会思想.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是基于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和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化和现代化运动而提出来的,本质上是要在中国构建一个现代理性社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重新发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理论资源一是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二是罗莎·卢森堡的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这三大理论资源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丰富内容,启示我们从历史、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上思考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理论依据与思想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理论指导。在实践的基础上加强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并用以指导我们的工作,同时注意加强对我国历史上和国外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吸收和借鉴其积极成果,努力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对于深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规律性的认识,完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着重从社会学的视角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与思想资源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白立强 《南方论刊》2006,1(3):13-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概括说来,主要有四个方面: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来源;西方关于社会发展的相关理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借鉴意义;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当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的生长土壤。  相似文献   

9.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新飞跃;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思想。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莫诗浦 《学术论坛》2006,4(7):47-51
文章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源头进行了研究,指出:我国传统“和”文化是和谐社会思想形成的精神文化基础,西方关于“和谐”的哲学思想是和谐社会思想形成的理论借鉴,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论是和谐社会思想的指导思想,而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是和谐社会思想形成的直接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1.
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亮点之一。它标志着我们党在执政治国方略和认识上的深化,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的新贡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求我们准确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深入探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一直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理想目标,关于和谐社会的内涵亦随着马克思主义者的孜孜以求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梳理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发展轨迹,把握其理论精髓、实质,对于我们构建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实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全面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我们党肩负的使命,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工作。并就加强和改善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提出了具体要求。讲话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及时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这既是对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和西方和谐思想的批判继承,更是对它们的超越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将毛泽东哲学思想用于指导实践,从而生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和谐思想。显然,梳理毛泽东的政治和谐思想,必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掌握其理论精髓,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活动。毛泽东关于政治和谐的理论思考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和弘扬。毫无疑问,深刻阐释毛泽东政治和谐思想中的理论底蕴,把握其精神实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向我们提出的一项亟待解决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础上产生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和谐社会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新探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念的新探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7.
李焕生 《南方论刊》2007,2(5):24-25
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阶段,他的和谐文化思想丰富而又具体,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8.
人的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苑晓杰  杨卉 《理论界》2009,(6):28-2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现,又充分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谐"观的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深层次上的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回应时代的挑战,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的人际交往价值观,是毛泽东人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中国文化、中国革命和建设有机结合的产物。它有着丰富的内容,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