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术月刊》是我非常珍爱的一本杂志,因为在我学术成长的道路上,它曾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记得那是1993年初春时节,我接到《学术月刊》编辑林榕立的电话,说她来济南办事,问我能否见面聊聊。此前,我与林编辑并不相识,只是作为《学术月刊》的作者与她有过通信联系。见面之后,她便开门见山地问我最近有没有什么满意的稿子,说《学术月刊》想要刊登几篇有分量的文章。我犹豫了一下说,文章倒是有一篇,只是贵刊未必敢用,因为有点儿风险。林编辑说,你先寄过来看看嘛,我们一定会认真处理的。那篇文章的原名叫做《李泽厚的学说、刘晓波的观点和我的一…  相似文献   

2.
编辑的一句话有时会对作者一生的学术研究产生影响。1983年暑假,我去上海参加复旦大学举办的全国第三次美学讲习班,其间寻空去《学术月刊》编辑部,拜访时任杂志文学组组长的黄迎暑先生,当时我的《论艺术“化丑为美”的契机》一文刚在《学术月刊》发表。此文现在看来很是浅陋,但却是我与《学术月刊》结缘的开始。走进那座庄重静穆的带有西洋风味的砖木结构的大楼,推开编辑部厚重的房门,起身接待我的正是黄迎暑先生,那时他还很年轻,白面书生,十分儒雅的样子。落座后,谈话的正题自然是文章之事。我至今记得,黄先生说,《学术月刊》正如刊名所示,…  相似文献   

3.
《学术月刊》自创刊以来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在40年的风风雨雨中,它不但变得成熟了,而且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我国诸多学术刊物中赢得了很高声誉.我是《学术月刊》的老读者、老作者,也是它举行各种学术会议的经常参加者,所以我对《学术月刊》及它的编者都有比较多的接触和了解.我觉得,《学术月刊》作为饮誉海内外的学术刊物具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4.
1978年底,我写了《论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不平衡问题》一文(刊《江汉论坛》1979年第2期),对当时我所看到的国内外有关论著,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其中包括张怀瑾同志的两篇文章:《马克思关于艺术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规律是“过时”了吗?》(《文艺报》1959年第4期),《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石》(《外国文学研究》1978年第1期)。本文拟专就张怀瑾同志发表在1981年第4期《学术月刊》上的《再论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兼答何国瑞、刘世钰诸同志》一文(以下引张的话未注出处者,均见此文),与张怀瑾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5.
《学术月刊》创办五十年来,其最大特色就是重学术,以学术标准为先。《学术月刊》之名堪称名副其实。仅以我个人的感受为例,我在《学术月刊》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马克思以前西方哲学史上关于对立统一理论的发展》(1963年4月号),现在看来,显然有浓厚的教条主义色彩,但在当时的形势下,应该算得上是一篇学术性很强的专论,而且编辑部约稿时就强调要我写得有学术性。由于文章篇幅较长,引文也多,重史料和说理,《学术月刊》把这篇文章作为该期首篇发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歇笔十余年。1980年,我的《黑格尔与荷尔德林》一文是“文化大革命”以后…  相似文献   

6.
《学术月刊》是在我进上海财经学院(即后来的上海财经大学)读书一年后创办的。五十年来,我一直把《学术月刊》视为教材参考书,拜为无声老师。《学术月刊》最早引起我阅读兴趣的,是教我们政治经济学的孙怀仁老师在讲授社会再生产的两大部类时对两大部类的划分以及比例关系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并说,如有时间他将写文章说一说他的看法。很快,《学术月刊》1957年3月号上发表了他的论文《关于纯粹流通费用中可变资本部分的补偿形式问题》,接着有宋承先在《学术月刊》同年5月号上撰文跟他商榷。这对于活跃我们的思想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孙怀仁老师…  相似文献   

7.
在我的学术生涯中,有一件事情令我终身难忘。1961年2月,当我还是复旦大学历史系五年级学生时,与青年教师黄美真、赵清合作的《论中国工人阶级由自在阶级到自为阶级的转变》在《学术月刊》作为重头文章发表了;紧接着,3月11日《人民日报》学术动态专栏,又以两千多字篇幅对论文作了详细介绍。万事开头难。第一篇学术论文发表了,兴奋之情难以言表。不仅十分感激《学术月刊》编辑乔彬的提携和指教,而且浮想联翩:一个尚未毕业的大学生,一个与《学术月刊》素昧平生在史坛默默无闻的年轻人,一个与老师合作研究的新兵,竟能署名在前,于当时全国知名、…  相似文献   

8.
我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读大学本科期间,我把毕业论文投寄给不少杂志,其中也包括当时我甚为景仰的《学术月刊》。然而,投寄到其他刊物的稿子都“泥牛入海”、“杳无音信”,唯独《学术月刊》编辑部竟给我这个尚未毕业的大学生回了信。记得那是一张印有“学术月刊”字样的小便笺,上面讲了几句鼓励的话,并随信寄了两期《学术月刊》。当时激动的心情至今犹历历在目。从此,激起了我对学术的兴趣,使我矢志走学术的道路。我的第一篇自以为算是正规的论文,就是在《学术月刊》(1988年12月号)上发表的,标题是《论认识中的认知—评价结构…  相似文献   

9.
2007年1月,《学术月刊》将迎来自己的五十岁生日。为了让作者、读者与我们编者共同分享这一具有纪念意义时刻到来的喜悦,本刊从2006年第1期起,连续推出一个特别栏目———感受《学术月刊》五十年。目的是想通过五十年来与《学术月刊》有过“亲密接触”的作者、读者、编者对一两件平凡事情的追忆,感受《学术月刊》所走过的不平凡的道路,折射新中国社会科学发展前进的轨迹。我们热烈欢迎学界朋友的参与,真诚期望各位读者的关注与支持。  相似文献   

10.
我是1957年9月调到《学术月刊》编辑部工作的。当时,“反右”运动席卷全国,《学术月刊》的副总编辑尚丁是重点批判对象,已停止了工作。编辑部成员除总编辑周原冰、副总编辑石啸冲外,只有负责文学、历史方面的两位编辑和一位兼搞编务行政工作的同志。就这么几个人要按月出版一本综合性学术刊物,其困难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相似文献   

11.
时光如梭,岁月沧桑,转眼《学术月刊》已届知天命之年,在这不算短暂的时日里,她总是风雨兼程,曲折前进。蓦然忆起,在那“文化大革命”爆发前的一件往事。记得那是1965年上半年,社会上突然刮起一股“工农兵登上学术论坛”之风,《学术月刊》自然也不例外。当时,哲学编辑乔彬和我被要求去拜访上海市劳动模范、三轮车工人程德旺,请他为《学术月刊》写稿。一开始,程德旺面露难色,说自己文化水平不高,从来没有写过文章,要我们另请高手等等。我们完不成任务,非常着急,向程德旺说明了文章的重要性以及内容要求,一再恳请他为《学术月刊》写稿。程德旺…  相似文献   

12.
冯契是《学术月刊》几十年的老作者。自《学术月刊》创刊起,一直到他去世,冯契在《学术月刊》上发表了不少重要论文。如果我们按时间顺序来阅读这些文章,就可以大致了解作为一个哲学家和哲学史家的冯契在20世纪下半叶的思想轨迹。他生前亲自编定的  相似文献   

13.
4月11日上午,上海社联在文艺会堂隆重举行《学术月刊》创刊四十周年纪念大会.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陈至立同志向大会发来贺信,充分肯定《学术月刊》四十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并给予热情的勉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尹继佐、社联名誉主席夏征农和本市社科界25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由市社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王邦佐主持.市社联副主席兼学术月刊社社长林炳秋汇报了《学术月刊》的工作.他说:四十年来,我刊对重大的学术理论问题的讨论都有所反映,并开展了一些较有影响的专题研讨,为我国学术的发展,文化历史资料的积累,新领域、新课题的拓展.作出了自己的努力.我刊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建设,特别是对青年理论工作者的培养,作了不少工作.在纪念创刊四十周年之际,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更好地团结和依靠广大学者,努力把《学术月刊》办成在全国学术界  相似文献   

14.
发表成果如同分娩,学者与刊物以及编辑的关系乃是学术生命具有本质意义的一个环节。与时有所闻的学术交易化迥然有别,我所交往的刊物编辑都是纯正的学术殿堂仆役。其中,《学术月刊》对于我来说有着更为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我怀着很大的兴趣读了《学术月刊》去年12月号上登载的“历史研究与档案工作”(王可风)一文,感到有不少启发。我自己是搞档案工作的。从几年来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档案工作确实是十分重要,党和国家对档案事业是十分重视的。档案工作对于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是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的,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6.
我知道《学术月刊》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读大学的时候,因为我的老师安徽师范大学的张海鹏教授有一篇文章发表在上面。80年代初,我刚刚踏入学术界,除了北京的几家著名历史学专业类杂志外,自己爱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之一就是《学术月刊》了。她不仅资格老,学  相似文献   

17.
上海《学术月刊》是一个久负盛名的学术期刊,四十年来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对于中国现代学术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佞亦在《学术月刊》上发表了几篇拙文,如关于中国哲学价值观以及中国文化的民族梢神的论文,也受到学术界的注意,我深表感谢!今值《学术月刊》创刊四十周年,谨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月刊》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认为是中国学术的领军刊物。这种评价不是写在纸上的,而是发自学者内心的。我认为,《学术月刊》能够获得国内学者如此高度的认同,主要在于它长期以来坚持的学术品格:敢于学术为先、宽容百家之言。对于《学术月刊》的这一品格,我最初只是听说。记得那是1985年,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会在徽州召开有关真理问题的理论讨论会。我当时还是一个刚刚入学的博士研究生,也有幸参加了这次学术讨论会。在会上,学者们最感兴趣、也是讨论得最激烈的,便是有关真理与价值的认识论问题。会后,当时任《中国…  相似文献   

19.
在国内林立的人文期刊中,有几份在我心目中始终保持着好期刊的品质而令我敬重的期刊,已经创办五十年的《学术月刊》就是其中之一。当我还是一位少年学子的时候,就阅读这份期刊;而今我已成为进入中年的学者,仍然坚持阅读它。我认为,一份好的学术期刊,不一定是轰动一时的,但必定如醇酿老酒,葆存着绵长的魅力。在我的记忆中,《学术月刊》似乎未曾发生过什么轰动效应,但其持重醇厚的学术品质,却在中国学术界持续产生着独特的影响。我对《学术月刊》最初的了解就是它在当代中国学术界的好期刊声望。以当时做少年学子的心境,觉得它是一份好得难以企及的名刊。我在《学术月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当代审美文化的美育策略》。此时已是1995年,我已过而立之年。自1992年开始,我和一  相似文献   

20.
我既是《学术月刊》的一位忠实的“老”读者,也是《学术月刊》的一位新作者。说我是“老”读者,是因我1974年在西安工作时,因为特殊的工作关系,竟然读到了《学术月刊》“文革”前的所有经济类的文章。当时我还只是一个经济学的业余爱好者,并不可能完全读懂那些文章,但《学术月刊》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而“文革”后《学术月刊》一恢复,我就成了忠实的读者。后来我又成了《学术月刊》的作者。正是因为与《学术月刊》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