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消费主义批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志华  卢风 《唐都学刊》2004,20(6):53-56
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进行消费主义批判,具有其深刻性。消费主义与消费社会是相互生成和支持的,消费主义的实质是物质主义,作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消费主义是有过错的,因它通过支持"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现代生产生活方式而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2.
作为消费主义思潮的新形态,文化消费主义对大学生的精神生活造成了某些消极影响,其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世俗化、审美情趣庸俗化以及社会交往功利化。文化消费主义主要是通过资本逻辑的宰割、大众媒体的助推以及消费心理的操控等方式,对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施以影响。我们可以从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丰富优质精神文化产品供给、加强文化消费市场监管以及形塑大学生科学理性的文化消费观四个方面着手,有效消解文化消费主义对大学生精神生活的消极影响,重塑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3.
雷虎 《青岛画报》2012,(6):32-37
江南,自古以来都是物阜民丰之地.当中国很多地区还处于食不果腹阶段时,江南已经开始淡论时尚和文艺,开始追求生活品质.对如今的中国人来说,她是一个文艺小清新.精致和优雅的生活让江南显得卓尔不群,不仅有那些引山林入城市的江南园林,更有巧夺天工的江南制造.  相似文献   

4.
孙薇  张瑶 《今日辽宁》2014,(10):53-55
在丹顶鹤的家乡盘锦大地上,活跃着一支以网络为联络方式的志愿者团队,名叫盘锦网络文明志愿服务联盟。这支队伍于2008年正式注册登记为盘锦市志愿者协会团体会员,现有网络文明志愿者oo群83个,包含盘锦正能量义工团、中国梦志愿者艺术团、红海滩义工联、盘锦城市达人、盘锦爱心部落等19个团体,有经常参与活动的实名注册志愿者218万人。盘锦网络志愿服务联盟在市委宣传部和市文明办的领导下,围绕社区建设、市民素质、环境保护、扶贫帮困、社会大型活动等,积极加强品牌项目建设和网络志愿服务,搭建网上公益平台,实现公益供需在微信、微博、QQ群、飞信中对接,从办得到、群众欢迎的事情入手,积极开展尊老爱幼、扶贫济困、支教助学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开放性、流行性、快捷性和高效性的优势,为盘锦创建文明城市、打造爱心之城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这并不是瑜伽。这并不是瑜伽!”瑜伽教练乌霞感慨,“比将肢体锻炼得无比柔韧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身体、了解自己正在做的。”  相似文献   

6.
荆钰婷  李程程 《社科纵横》2010,25(10):38-4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起源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消费主义思潮已经席卷中国,正日益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本文通过分析消费主义产生的文化根源,试图建立起对消费主义的正确认识,并为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消费主义价值观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玉霞 《浙江学刊》2006,3(1):126-130
消费主义是从属于“资本的逻辑”的意识形态,它鼓励人们到消费中去寻找人生的意义,使人们把占有和消费尽可能多、尽可能高档次的物品当作人生的价值,从而使人们对物欲的追求趋于无限,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生态危机和精神危机。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把人从对物质财富的无限追求中解脱出来,是共产主义的价值目标,这一目标为人类走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困境指出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的发展,设计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实践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包括物质世界和文化生活世界中,正在显示其日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给人类的生存世界赋予了物质性的形式、结构和秩序,也以一种高度具体物质化了的方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整个生活世界.我们现在的生活世界里和周围环境中看到的所有的人造物,大到城市的规划、建筑设计,小到日常生活中的设计,不可否认的是设计日益影响着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9.
柳赫 《东西南北》2013,(21):36-37
黄怒波似乎还是更习惯在媒体上以诗人身份抛头露面,那样令他自然而然的披覆上一层先天的人文外衣,而且钱和地位都已经摆在那里了。  相似文献   

10.
王宇俊 《创新》2009,3(12):79-82
大众传媒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文化关注和对社会大众的舆论导向发挥着它的社会公信力,我国社会转型后崛起的大众消费模式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自然会进入传媒文化的内容构成。另外,市场机制的运作使大众传媒更加关注产品内容的“可消费性”,消费主义和商业利润之间的天然维系使传媒消费主义成为一种时代的必然。从文化语境和现实表征层面来透视传媒消费主义更有利于对它作出理性的解读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消费主义和“同志”空间:都市生活的另类欲望地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魏伟 《社会》2009,29(4):79-106
基于对在成都市同性恋社区中桑拿、酒吧和健身房等“同志”商业性场所的民族志研究,本文以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的视角,探讨了在目前中国都市消费革命的推动下,作为新的“差异空间”的“同志”空间的生产和发展。笔者认为,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的兴起,使传统上属于私人领域的同性恋问题被置于属于公共范畴的市场经济之中,并赢得了新的社会合法性。虽然仍然面临诸多来自国家和社会的压制,但“同志”人群公共空间的拓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消费革命所带来的“解放”和“自由”。这些商业性场所是“同志”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与社区的活动,同志人群在性、语言、兴趣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彼此认同,构成了后来“同志运动”得以发展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2.
作为生活方式的消费与消费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晏辉 《求是学刊》2007,34(2):28-33
普遍消费或消费的普遍化是我们直观到的一个基本事实。在不同的社会历史状态下,看待消费与消费主义的方式是不同的。在前工业社会,节俭被视为美德;在现代社会消费被看作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市场不但造成了“庞大的商品堆积”,而且生产了庞大的消费群体。在现代社会,消费与消费主义已经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消费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成为了消费者表达其意愿、炫耀其地位、展示其身份的重要方式。不但消费物变成了一种符号,消费者也已经变成了资本表达其意志的符号。  相似文献   

13.
生活作为人生命活动的展开方式,是人根据自己的意志和目的进行的生命活动,是人全面本质的展开,本真生活是属人的,以人为本。现代社会实质是以资本市场逻辑和技术理性为主导逻辑建构而成的物化社会,置身其中的现代人的现实生活实质上趋向物,处于异质生活境遇,怎样在现代生活境遇里获得生存的意义,过有价值的生活,回归“人本”生活状态,关键在于对“物本”异化力量主导所形成的现代人的异质生活境遇的超越,即对生活的价值体验。  相似文献   

14.
如果我们将在线活动与生活方式纳入到嵌入在线活动后的社会整体系统之中来剖析,则这一互动问题可分化为:作为一般社会行动的日常活动与日常生活方式的互动;作为特殊社会行动的在线活动与网络生活方式的互动。在线活动的新质特征使其具有要求生活方式转型的推动力;反之,生活方式作为在线活动的社会保障系统、目标导向系统和动力资源系统对其也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这样,上述两对互动体经过无数次的分化与整合,最终使得原有的社会行动体系与生活方式体系重构成为“新质的社会行动”和“后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从而宣告工业社会的终结,信息社会的到来。其中,在线活动对网民生活方式的作用过程既包括其网络生活方式的形成过程,也包括其日常生活方式的转型过程。  相似文献   

15.
黄擎 《阅江学刊》2009,(3):119-126
毛语体时代的文艺批评深受极性思维与战争文化心理的双重影响,在话语风貌上形成了时代铭纹深重的语体表征:真理在握的言说主体;雄浑连绵的语势特征;简明果决的语句特征。作为一个特定时代的最高权力体系话语,毛语体并未随着毛语体时代的结束而结束,在话语与实践等层面对当代文艺批评仍有深层影响。  相似文献   

16.
吴中体释论     
吴中体,指吴中四杰为代表的吴中派诗歌之体,形成于北郭结社,既是吴中派崇古用世、遁隐顺时、遗世独立、适意求静士人心态的外现,又是吴中诗歌传统的承继,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吴中体宗唐、复古,力矫元人多作七言近体及沙陲弓马、诗情益泯之习,主要特征有五:崇尚才情,风华颖迈;感时伤事,诗以存史;自适性情,清新自好;不主新奇,擅于咏物;诸体兼擅,臻于大全.与吴中派兴衰相对应,吴中体也发生较显著的变化,即从前期自适性情,到中期多凄凉之音,再到后期归于清雅.  相似文献   

17.
毛妍君  易军 《唐都学刊》2002,18(2):55-57
李贺独特的凄异诗风 ,来源于两个互相关联的情结 :病情结和梦情结。病是梦的诱因 ,梦是病的结果。李贺的多病多梦 ,病与梦的相互作用 ,对其凄异诗风的形成有着不可轻视的影响 ,是其诗风的生理基础和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赵丙祥 《社会》2019,39(1):37-70
在田野民族志和历史编纂学中,传记法是一种重要的叙事方式。本文从分析林耀华的作品入手,将其置于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社会学和人类学思想脉络中,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传记法在中国历史和社会研究中的潜力与可能性。本文将谱系法、个人生命史和社会生命论归纳为“传记法三角”。在(扩展)谱系法和社会结构论的基础上,生命传记法可以呈现一个或多个人的生命历史,作为大历史中的片段。不过,现象学路径有其自身的限度,不能离开对中央政权本身和总体结构的考察。在“时势”和“社会结构”的变迁过程中呈现生命传记,才不会只是个体的故事,而有希望成为一种对中国“总体”社会生活的有力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