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个和尚没水喝”说的是转嫁成本,即相对三人,水是一种公共物品,于是每个和尚都只想喝水,而却要别人去挑水,结果便无水可喝了。所谓公共物品,指的是一种物品无竞争性,也无排他性。无竞争性指此种物品可供多人消费,一个人消费并不会减少另一个人的消费。如电视节目,多一个人观看,并不影响别人的收看  相似文献   

2.
正先讲一个小和尚的故事——一个小和尚整天抱怨这抱怨那,对生活感到痛苦厌烦。师傅看在眼里,一天早上,师傅叫小和尚去买一些盐回来。当小和尚很不情愿地把盐买回来之后,师傅又让他把盐倒进钵子里兑上一些水喝下去,然后问他味道如何。小和尚只喝了一口,就立即吐了出来,说:"师傅,很苦!"师傅笑而不答,带着小和尚来到一个湖边,然后再让小和尚把盐撒进湖里,然后对小和尚说:"你现在喝几口湖水。"小和尚感到莫名其妙,接连喝了几口湖水,  相似文献   

3.
我们都听过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增加生产者却降低了团队的生产力;我们也看到领导们给予建议、提出警告、发号施令、严厉批评,但员工仍沿袭老路,"不思悔改"。团队之中只有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明确任务、达成共识、消除误解、获取支持。  相似文献   

4.
内耗三步曲     
内耗几乎无所不在."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正是对内耗最形象的比喻.在单位里,要是你去问问:除了贪污,最恨单位领导干什么?答案绝对是内耗.内耗害人、害己、害国、害民,这些道理谁都懂,可为何还会成灾呢?  相似文献   

5.
和尚“吃水”的寓言虽家喻户晓,却常常让我们走入误区。一个企业效益不好,不在其它方面找原因,而是简单地归罪于“和尚”多了,于是减员、下岗。不过,人员少了,效益就真的能上去了吗?然而,人员减了却并没增效,“和尚”少了,还是没水吃。看来,有没有水吃,与和尚的数量多少没有必然的联系。一个企业效益如何,未必就在于人数多少。日本的丰田公司、我国的海尔集团都有几十万员工,但并不因人多而效益差。相反,因为规模大,人多势众而兴旺发达,称雄于世界。所以解决和尚“没水吃”的问题,根本不在于和尚多少的问题。解决吃水问题,关键在管理。我们…  相似文献   

6.
<正>在英语中,群体为Group,团队为Team。团队不同于群体,群体可能只是一群没有战斗力的乌合之众,而一个有高度竞争力、战斗力的团队必须有"TeamSpirit",也就是"团队精神"。我们常说的"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都是对团队精神的生动写照;而"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则是对缺乏团队精神形象而深刻的描述。团队精神是  相似文献   

7.
成功的傻子     
<正>最近看了鲍尔吉·原野的一篇新作,叫《用筛子筛水》,说的是他看到有个人站在水库边,拿筛子筛水。一问才知道,这人得了肩周炎,医生给他一个方子,让他用黄杨树皮做个笸箩筛水,筛九千九百九十九次,再把树皮煎水喝就好了。其实这只是医家的谋略,而且不用筛那么多下,  相似文献   

8.
资讯     
台词"锐不可当!"--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专家赵晓认为,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势头可以用一句成语来形容"一个和尚没水吃,三个和尚水多得吃不完。"--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谈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引起的观念转变"凡是和动物有关的传染病,想弄  相似文献   

9.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怎么解决供水问题? 在我等俗人看来,"活人不会被尿憋死",劳力多了办法更好想:或按旧制一人挑、二人抬,或花样翻新,挑、抬轮流隔日出工一次,或创新组织弄部水车三人一起拉,抑或干脆三人协力挖口井……  相似文献   

10.
决策者说     
《决策》2007,(10):7-7
喝,酒力不胜;不喝,就是对项目没有信心。值此关键时刻,只有冲上去,“一切为了大项目,为了大项目一切”,于是我只有硬着头皮上,一仰脖子把一大杯白酒一口干掉。结果稀里糊涂醉了,难受得翻江倒海。有人对我们这种喝酒方式不理解,甚至指责。  相似文献   

11.
大桶和小桶     
赵淑萍 《领导文萃》2011,(11):130-132
这个局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中层以上的领导喝纯净水;普通科员喝的是经过净水器净化的自来水,每天得自己拎着热水瓶去楼道口灌。喝纯净水也有规定:局长喝的是小桶的水,其余中层以上领导喝的是大桶的。局长经常出去考察,日子长了大桶的水会不新鲜。大桶和小桶的水价钱是一样的。原办公室主任调走了,新主任上任了。新主任对一些规矩倒也有耳闻。那就因循守旧,也没什么为难的。  相似文献   

12.
酒事     
正李斯好酒,每次喝酒没有半斤八两都不过瘾。李斯是局长,所喝的酒都不会是普通的酒,自己掏钱买肯定不现实,所以,但凡有人送酒,李斯一般都会收下,基本属于来者不拒。这不算秘密,大家都知道。送礼这事得投其所好,所以很多找李斯办事的人,便给李斯送酒。都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李斯喝了人家的酒,自然得替人办事,这顺理成章。不过,有人得利,便会有人利益受损,或者没有得利,所以,有人写了封举报信到上级主管部门,告李斯收受名酒,变相受贿,而且是实名举报。  相似文献   

13.
内耗三部曲     
内耗几乎无所不在。“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正是对内耗最形象的比喻。在单位里,要是你去问问:除了贪污,最恨单位领导干什么?答案绝对是内耗。内耗害人、害己、害国、害民,这些道理谁都懂,可为何还会成灾呢?首先是感情上斗。新领导班子刚组建,大家都欢欢喜喜的,领导者本当“宰相肚里能撑船”,以事业为重,精诚团结,奋发有为,可有些领导就是小肚鸡肠,受不得一丁点儿的委屈,同僚稍有不慎得罪了他,就闹情绪,与同僚对着干,也不管同僚是有意还是无意,是因私还是因公。于是乎,只要同僚想干的事情就一定不能让他干成,只要…  相似文献   

14.
趣说绝联     
正什么叫绝联?只有上联或下联,无法对出下联或上联的叫绝联,而只要有人对起了就不叫绝联。凡是读过《济公传》的人都知道,此书中有一联确实难对。济公未到灵隐寺出家当和尚之前,还是李修缘公子的时候,订了一门亲事。后来李修缘公子出家成为和尚,这位痴情的姑娘不幸父母双亡,只好在姑父家生活,尽管寄人篱下,仍然在等待着未婚夫归来。及至年纪已经过了20岁,姑父得知李修缘出家当了和  相似文献   

15.
多一个人往往多一分内耗 "某工程两人合作在两天内可以完成,如果是四人合作,需要几天完成?"这个问题小学生都会算,即正确答案是一天.但在实际中,正确答案则可能是两天、三天,甚至更多天,这正如人们常说的"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一部机器,零件越多出故障的概率就越高.因此,在机器功能达到要求的前提下,精明的设计师总是力求零件数量越少越好.同样道理,精明的领导在用人时总是力戒用多余的人,力求用最少的人办最多的事情.因为人多并非好办事,多余的人很可能会无事生非.  相似文献   

16.
偶读《晋书·吴隐之传》,始知“贪来”源出于此。文中说富庶的广州成了当时贪脏纳贿的渊数,朝延派来的官吏无不变成贪官污吏,时俗把广州北面的石门之泉叫做贪泉。意思是说官吏们之所以贪婪成性,是因为来广州途中喝了此来水的缘故。朝廷欲革其弊,以吴隐之为广州刺史。吴隐之立志刹住这段贪风。他认为官吏们是由于物后引诱、刺激而贪污堕落的,壬。果策性清廉,坚持节操,是能够抵制环境侵蚀的。他喝了贪来之水,仍愿行清提如故,“处可欲之地,而不改其操”。尤其在当有人诬蔑他做作时,他仍不为所动,用自己的行为作了有力的回去,并创…  相似文献   

17.
我怕……     
晚上多喝了点酒,睡宾馆套间里的王县长一觉醒来,已是凌晨4点钟。他一看,外间床上的被子还是整整齐齐的,不像是有人睡过。这个马秘书,一夜不睡觉到哪儿去了?王县长有些不悦。尿急,王县长去卫生间。推门一看,马秘书正坐在  相似文献   

18.
华章 《领导文萃》2007,(6):98-100
朱元璋早年。生活十分困苦,只得出家做了和尚。后来,和尚也做不下去了,便投靠濠州郭子兴的红巾军,才算有了自己的靠山。  相似文献   

19.
排毒:清晨一杯水.很多人知道早晨喝杯水对身体有好处.人体经过了一宿的代谢,体内的垃圾需要外力的帮助才能排出,水就是最好的“清洗剂”.此时的细胞像一个干燥的海绵,会捕捉喝进的水,并在40分钟左右排出.这是个重要的排毒过程.淡盐水、蜂蜜水、白开水都非常适合早上喝.早上别喝太凉或太热的水,温度以40摄氏度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20.
据俄罗斯《健康》杂志报道,俄罗斯科学家近日就人们日常饮水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为了保证身体健康,人一天到底要喝多少水?什么时候喝、喝些什么饮料最恰当?世界上哪些地方的水最适宜饮用?这里面大有讲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