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卫 《老人天地》2013,(2):23-23
在省城读完了大学,去单位报到前,母亲在给我整理行装时叮嘱道:“到外地闯荡,要学会做人,注意保重自己。你父亲忙,以后我每年都给你寄贺岁卡。”  相似文献   

2.
张正 《老年世界》2013,(2):13-13
一大早,还没有起床,就被电话铃声吵醒,那边传来母亲的声音。母亲说,父亲刚刚出门到城里来了,说要检查身体,让我在单位传达室等着,把户口簿带给他。父亲和母亲住在老家乡下,户口一直和我们在一起,户口簿平常由我们保管。我问检查身体要户口簿干什么,母亲说她也不知道,父亲一定要你带给他。  相似文献   

3.
外婆70多岁时,病得卧床不起,真难为了膝下的儿女们。一开始,外婆是由母亲和她的几位兄长轮流奉养的。后来,母亲从单位退休了,再加上几位兄长都添了孙子,照料外婆的重任一下子都压到了母亲肩上。开始我也为母亲鸣不平,说了几次,母亲非但没有生气,反倒一脸严肃地反问我:“你老这样说,不会是以后我老了,你不想照顾我吧?”  相似文献   

4.
母亲在病中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是从不住医院的。这一点她特别像外婆,一听说要住医院,要做检查,病仿佛就要加重三分。姐姐打来电话告诉我,母亲患胆结石引起急性胆囊炎,非住院动手术不可,但她顾虑重重,要我做做工作。我急急地赶回家,未进母亲房门,就听见她大着声问:“是晓牧回来了吗?他忙,你们要他回来干什么!”晓牧是我的乳名,母亲能凭我的脚步声一猜就准。母亲憔悴不堪,脸蜡黄,看得出刚刚和剧烈的阵痛搏斗过,虚汗浸湿了衣被枕巾。我说:“母亲,您别固执了,不住医院会危险的。”母亲望着我,没吱声。一会儿,她突然问:“瑜子这次考…  相似文献   

5.
张金刚 《老年人》2011,(9):35-35
这次回家,是帮母亲摘柿子。几十棵枝桠如胳膊般粗细的柿子树在风中摇曳,晃动着满树黄黄的柿子,惹人喜爱。  相似文献   

6.
穷家难舍     
母亲刚被我接进城里住了两天,使老是叨念着要回乡下去。母亲要回乡下的理由十分简单:在城里住不惯。母亲一辈子为我们、为生计而长年累月地操劳奔波,从没有过过一天安生的日子,从没享过一天清福。我的内心充满歉疚,总觉得太对不住母亲。我这一生,欠她的太多太多。把她接进城来,本想让她清情闹闹地安度晚年,也好让我尽尽做儿子的孝道。可母亲刚刚进城,便又闹着要回乡下。这让我心里十分难受,极力进行劝阻和挽留。可母亲仿佛是铁了心似的,一定要我把她送回老家。拗不过母亲,我只好开车将她又送回了乡下。在那间母亲任了大半辈子的…  相似文献   

7.
小学四年级时,孙红雷得知,家里要推迟两个小时吃晚饭,因为母亲下班后,要去捡破烂贴补家用。一天,母亲轻言细语地对他说:“三郎,你放了学也和妈一起去捡好吗?”“不,我要做作业。”他飞快地答道,不敢看母亲的眼睛。这以后,孙红雷开始变得孤僻、沉默。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我母亲为我哥哥带孩子做家务10多年,可是当母亲年老需要赡养时,我哥哥竟不愿尽做儿子的义务,还时常谩骂母亲。母亲患重病后,他不送母亲去医治,却捎信要我赶几百里路去照顾。等我赶到时,母亲已奄奄一息,丧失了行动和语言能力。现在,母亲已被接到我家,由我照顾。对哥哥这种丧尽天良的做法,我十分气愤。请问,我能代母亲到法院控告哥哥吗?包文玉包文玉同志:你提出的问题属于近亲属能否代为被害人提起刑事自诉问题。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八条和第一百七十条规定,刑事自诉案件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  相似文献   

9.
世方 《当代老年》2010,(11):38-38
退休以后,我没事总爱翻翻词典,发现以“放”字打头的词语较多,不免来了兴趣,摘出如下十个与老年朋友共勉。  相似文献   

10.
我原来的名字叫宋哑子,这名字不是父母取的,是邻居长辈顺口叫出来的,意思就是“宋家哑巴夫妇的孩子”!长大以后,我才改名叫来亚子。从我的名字你们就该知道,我的父母都是聋哑人,不仅如此,我母亲的左手还严重畸形,别人说这就是“曲爪子”,想着都十分可怕,看着就更恐怖。母亲的左腿也是畸形,左腿比右腿要短几公分,走路的姿势实在难看,行动非常困难。我的父亲虽是一个聋哑人,但手脚却十分灵活,正是他的这一双手脚,才撑起了整个家。听年龄大一些的老人说,父亲和母亲大概是在1958年结婚的。他们没有领取结婚证,只是摆了几桌酒…  相似文献   

11.
刘慧芹 《老年世界》2011,(17):21-21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年届七旬的我,居然会成为一名“专栏作家”!——当然,这得感谢我的小孙女苗苗,是她把我“捧”进“作家”圈的。  相似文献   

12.
圆子 《现代妇女》2009,(7):50-50
我父母感情不好.父亲对母亲关心不够,遏事总站在祖母一边,致使母亲心生怨恨.加上母亲总抱怨父亲的养家能力.不爱父亲.后来终于自寻短见。由于父母的事.结婚以后,我对妻非常忍让。特别是经济方面,全都交给她支配,但婚姻还是出现了问题。结婚前她有一个男友.都发展到快结婚了,分开后也一直联系着。她很能干,但独断专行,  相似文献   

13.
有艺术活动我要去新加坡。一般我在远行前都要回家给父母告个别,这次也不例外,专程从北京回了趟老家。我对母亲说,我很快就会回来的。没想到我离开家的那天晚上,母亲心脏病复发住进了医院。等我辗转同到老家,母亲已永远地走了。  相似文献   

14.
错,只对天堂里的母亲说文/蔡汉平有生的日子我要天天造梦,让母亲永生在游子的梦中。母亲是在去年冬至的那天夜里突然离开这个世界的。据五姐说,那天夜里她和母亲说了许久的话.快11点时五姐有点困.母亲要她光睡。五姐不依,要母亲也早点休息,母亲答应了,便起身去...  相似文献   

15.
给母亲捶背     
刘燕玲 《老年世界》2008,(20):20-20
母亲执意要搬一个小凳子坐在我前面,好让我舒舒服服地坐在沙发上,一边看我喜欢的电视剧一边顺便给她捶背。这是我第一次给母亲捶背。记忆里,母亲一直都是那么能干那么健康,为家庭为生活如不停旋转的陀螺一样忙忙碌碌,好像就不会生病。她像天下所有贤惠慈祥的母亲一样,只知道为儿女不停地付出,却从不要求点滴回报。我作为母亲的女儿,一直都是那么怡然自得享受着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爱,却从没想过我该尽的责任和义务,直到今天……  相似文献   

16.
母亲的秘密     
彭胜发 《老年世界》2008,(20):19-19
前段时间,妻子悄悄告诉我,说母亲突然变得好诡异,时不时地闯到我们房间来,不知道要做什么,问她也是支支吾吾。有这等事?母亲在家中一向是“安分守己”的啊,除了打扫,母亲没事也不会进我们的房间。我想母亲可能是无聊时到我们房间转转,就没太在意。但接下来的几天,我发现情况有点不对劲。一直和谐相处、相安无事的婆媳俩,竟然互相不搭理了。平常在餐桌上有说有笑的,现在一个个只顾埋头吃饭。我想尽办法调节气氛,可是任我搜肠刮肚把所知道的笑话全讲光了,她俩就是一声不吭,让我坐在中间尴尬无比,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17.
去年春天,母亲从执教35年的讲台退下来。刚开始,她还悠闲地下乡走亲访友,生活得十分轻松和安宁。谁知,我们兄弟姐妹为母亲举办60岁寿宴以后,母亲就变得不那么安分了。她好像不愿接受年过六旬的现实,时常唉声叹息:难道我这一辈子只能教教书吗?每当看到儿女上班、孙子上学离去的背影,她心中莫名地多了一份失落感。不久,母亲就开始拜托亲朋好友为她找工作。她说,这不仅仅是为了挣钱,更重要的是要在晚年实现人生第二职业的梦想。没过几天,在一个朋友介绍下,母亲到一个皮装商老板那里上班去了。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开开账单,月薪…  相似文献   

18.
前段时间,我做了一个梦:自己张开双臂从一座陡峭的桥上翩然飞下,要知道我有恐高症,当时把我吓了一跳。听人说,梦是相反的,难道是我要发意外之财吗?于是我连续买了一周的彩票,结果没中上500万不说,还把老婆核发的一个月的零花钱花了个精光,只能申请老婆予以补发。  相似文献   

19.
王高岩 《老年人》2010,(12):32-33
我和先生都出生在江南水乡,婚后不久便一起调到大连工作。先生是出了名的孝子,早在结婚前他就再三对我说,婚后一定要好好待他母亲。他母亲早年守寡,一个人将儿子拉扯大,母子感情很深。先生是独子,他爱母亲,我能理解。  相似文献   

20.
吴景 《女性天地》2014,(7):14-15
这个秘密母亲捂了20年。星期天,我回家看望母亲,母亲说:“小毛.我给你儿子搞了一笔钱,有五千来块。”我吃了一惊。母亲只是个普通的退休女工,买点小菜也要和菜贩子还半天价,虽说这几年养老金年年涨,但到现在她也只拿1500来块,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真的很奇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