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东 《经营管理者》2011,(11):111-111
如今这个浮躁的年代,或许少有人会有时间、有闲情去啃完数百万字的《资治通鉴》,宋守山的《资治通鉴管理日志》一书此时便体现出价值来:轻阅读,也可有大收获  相似文献   

2.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及其助手历时19年编写而成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宋神宗因此书“博而得其要,简而周于事”,“有资于治道”,特命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记载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以来至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被历代统治者看作进行政治统治的教科书,因而也是我们了解传统政治文化得失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3.
沉思录     
《决策》2008,(5)
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而是一本经久的书,买来不一定马上读,但一定会有需要读它的时候。近两千年前有一个人写下了它,再过两千年一定也还会有人去读它。《沉思录》的作者是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他统治着最强盛的帝国,  相似文献   

4.
凡看过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的,很多人会对剧中雍正皇帝的"治国即治吏,治贪先治官"的名言警句记忆犹新。据《毛泽东眼中的帝王将相》一书记载,毛泽东也曾认定雍正是一位很有政治头脑和能干的皇帝。毛泽东说雍正很赞赏《资治通鉴》中"礼义廉耻,国之  相似文献   

5.
正毛泽东晚年曾对人讲,他将《资治通鉴》这部300多万字的史书读过"一十七遍"。这真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据毛泽东的护士孟锦云回忆,毛泽东的床头总是放着一部《资治通鉴》,这是一部被他读破了的书。有不少页都用透明胶贴住,这部书上不知留下了他多少次阅读的印迹。  相似文献   

6.
德川家康     
《决策》2008,(6)
《德川家康》每一行每一页,都充满谋略、诡诈、杀机,但也充满忠贞、效命,和崇高的统一全国的理念。中国有两部书可以和它相比,一是《资冶通鉴》,二是《三国演义》。《资治通鉴》因一  相似文献   

7.
笑给天看     
读一本名为《佐贺的超级阿嬷》的书,阅读时的心情一如第一次看到《单车失窃记》,差异只是前者轻快明亮,后者凝重深沉;前者的主角是阿嬷,后者的主角是爸爸。阿嬷以逆来顺受、乐观包容的方式面对贫穷,爸爸则选择以无力的报复面对困境。同样的时代,同样是战败国,面对同样的贫穷与生存,却有不同的态度,差异仿佛无关国  相似文献   

8.
也许是因为我们的历史太悠久,作为一个中国人总免不了有一份历史情结。因此,总会有一些同历史有关的书籍成为畅销书,例如高阳的历史小说,例如白话本的《资治通鉴》和《史记》,例如小说《曾国藩》,最近流行的据说是三卷本的长篇小说《雍正皇帝》。  相似文献   

9.
姜鹏 《领导文萃》2014,(12):92-95
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资治通鉴》是一部重要著作,极具代表性。它篇幅巨大,从战国三家分晋开始,到宋代建立之前的陈桥兵变,有1300多年历史,共294卷篇幅。对于这样一部经典著作,如果只关注它的表面文字,不探究文字背后的深层涵义,哪怕读得滚瓜烂熟,也不见得会了解这部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有“盲人摸象”的故事,盲人们摸到的象是相同的,得到的结论却迥异。大多数故事的评论通常会对几位盲人的浅薄无知留下几句尖酸刻薄的评价。记得,我们第一次读这则故事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课堂上的小学生们大笑盲人们一叶障目,可当自己慢慢长大,阅历越来越丰富,看的文字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倒觉得笑盲人们的那些人似乎也有些可讥之处。前一阵子读书颇有感悟———还是大师的书值得读啊!读一般人的书通常会越读越糊涂,越读越心烦。虽然书中的理论分析也会精辟,每读一则,也会有柳暗花明的感觉,但是一本书读完,才发现由于书中理论甚多,竟有种迷茫不知何去何从的感觉。记得爱因斯坦接受采访时,被问到为何《相对论》中只有一个  相似文献   

11.
<正>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构成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特色各异的"圈子"。别小看这个平时未必起眼的"圈子",当它们达到一定规模时,形成的"核心竞争力"还真不容忽视。读《资治通鉴》,捡起两个互不相关的故事,以此管窥一下"圈子"的力量。《资治通鉴》第二百七十三卷载: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庄宗刚刚消灭后梁,后唐重臣郭崇韬初到汴梁、洛阳时,收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吊人胃口 1980年,英国人其特·威廉姆斯创作出版了一本名为《化妆舞会》的儿童读物,要小读者根据书中的文字和图面猜出一件“宝物”的埋藏地点。“宝物”是一玫制作极为精巧,价格高昂的金质野兔。读书后,俨如一阵旋风,不但数以万计的青少年,各阶层的成年人也怀着浓厚的兴趣,按自己在书中得到的启示,在英国各地寻宝,历时两  相似文献   

13.
《领导工作研究》2001,(1):24-24
1981年1月的一天,胡耀邦在和一位青年干部谈话时,问他:你读过什么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四卷读过没有?《列宁选集》四卷读过没有?《斯大林选集》两卷读过没有?《二十四史》读过没有?《中国通史》看过谁的本子?这位青年干部逐一作了回答。胡耀邦接着说:《毛泽东选集》一至五卷是要读的。《二十四史》可以读一点,不一定全读。鲁迅的著作也应该读一点。  相似文献   

14.
秦末社会有点儿乱,乱局的始作俑者就是陈胜。这位深沉的农民,在漫长的郁闷中突然发力,惊醒了一个强悍王朝的万世美梦,也让社会大病一场。读《资治通鉴》,应该对陈胜予以格外关注。  相似文献   

15.
布什:书到用时才读美国总统布什的读书习惯,往往给人以“临时抱佛脚”的感觉,所选的书也都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为了竞选总统,布什曾研读了迈伦·曼格内特的成名之作《美梦与恶梦:60年代留给社会下层的遗产》。他著名的“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这一施政纲领即来源于此书。他当选总统后曾表示,这本书是“排在《圣经》之后的最为重要的著作”。2001年3月,布什在戴维营度周末时抽空看了一本名为《东进鞑靼大地》的书。这是一本有关从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到里海海岸一带政经形势的游记。布什认为,该书中的诸多论点与他本人的世界观颇为吻合。他的…  相似文献   

16.
先是御史台以状申中书云:“检会《皇祐编敕》,常朝日,轮宰臣一员押班。近据引赞官称宰臣更不赴,窃虑此《编敕》仪制别有冲替,伏乞明降指挥。”中书不报。辛酉,中丞王陶因以状白宰相,又不报。乙卯,陶遂劾奏韩琦、曾公亮不押常朝班,至谓琦跋扈,引霍光、梁冀专恣事为喻;甲子,琦、公亮上表待罪。——《续资治通鉴》卷六十五,中华书局1957年8月第1版第1597页  相似文献   

17.
读书十快     
书海无边,我想有岸。雄文万卷,我选十篇。皓首穷经无尽头,书林折枝有重点。熟读十本紧要书,人生乐趣说不完。 其一、读《庄子》。初闻天籁,闲云野鹤,自适其适,悄然一卧。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与几位朋友探讨:是什么东西决定了企业的兴表?他们各自读过两本经管方面的书,读时觉得很过瘾,读后却很茫然。一本是汪中求先生的《细节决定成败》,另一本是何学林先生的《战略决定成败》,这两本书的结论和观点针锋相对,让人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19.
读书与管理     
王缨 《领导文萃》2005,(8):168-170
比读什么书更重要的是,如何去活读,去读活。读“杂”书的老板第一次见到中国发动机行业名宿玉柴董事长王建明时,他就坦然地谈道:“我从来不读‘书’,唯一看过的一本西方管理著作还是当年要应付领导干部考试才拿过来翻翻。那是一本杜拉克写的书。所以选中这本书,也是因为它非常薄,很快就翻完了。但是随手一翻,觉得很有意思,特别是看到其中有一句话:‘谁都可以做管理’,那就是说,我这样的人也可以搞管理,这句话绐我的印象太深了。我就读过这么一本管理的书。”可在后来的交往中我便知道,其实王建明知识非常渊博,文笔也极妙。他家学深厚,从小数…  相似文献   

20.
<正>有一本叫作《细节决定成败》的书曾经风靡一时,这本书以大量触目惊心的案例论述了细节在管理中的重要性,表明细节竟然能够决定成败。受这本书的启发,我觉得,如果说细节在管理中能够决定成败,那么不妨说小节在人生中可以决定高下。走笔至此,不禁担心,读者朋友会认同自己的观点吗?换位思考一下,读者肯定要质疑: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