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正>时隔20年,中央再次启动全国优秀县委书记遴选。相较于中组部授予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而言,"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这一荣誉称号此前并不多见。中组部为何再次遴选优秀县委书记呢?其一,县委书记群体需要新标杆。当前,我国正处于扎实推进"四个全面",朝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的关键时期,社会急剧转型,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异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县太爷"的县委书记掌控着一个县的人、财、物大权,权力过于集中,大权独揽,习惯于"一个人说了算",虽有利于快速决策、树立权威,但也埋下了诸多风险和隐患。县委书记大权独揽背后有什么风险,又如何防范呢?  相似文献   

3.
<正>前不久,中央推选和表彰了一批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表彰优秀县委书记,就是要树起旗帜、立起标杆,推动党员干部向先进典型学习。县委书记作为"一线总指挥",对"优秀"的标准和要求如何理解贯彻?对从政、干事、为民、做人方面的尺度如何把握坚守?河北邯郸县委书记何志刚、山西潞城市委书记唐立浩、河南许昌市魏都区委书记唐彦民、重庆梁平县委书记蒋宜茂等4位受到表彰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  相似文献   

4.
冯志峰 《领导科学》2015,(10):11-13
<正>县域政治关系的运作,突出特点是公共关系与私人关系混合在一起,表现为权力运行的"双轨制"。韦伯认为,"现代科层制的典型特征是私人和官职领域的分化",而"双轨制"政治则表明县委书记权力运行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融合。处于"人情场规则"之下的非制度化生存是当前县委书记的工作和生活常态。在这种政治生态下,一些县委书记运用不同手段经营各种关系圈,在人情交往中不断冲破制度约束,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形成较为典型的县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5.
<正>"官之至难者,令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县委书记却是处级干部群体中非常让人羡慕的一个职位。在不少人的心目中,县委书记基本上是一方诸侯,甚至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土皇帝",有足够的任性资本。而事实上,在承上启下的科层序列中,县委书记无论是对下还是对上,相对于其他同为正处级的干部,其确实拥有更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的新书《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出版发行。这是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后,习近平总书记的又一部署名著作。本书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阜平、山东菏泽、河南兰考及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的讲话等六篇文稿,系统阐述了县委工作的重要性,对县委书记的要求,以及如何当好县委书记。县委书记对中国社会转型非常关键习近平总书记称县委书记是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总指挥",近年来,他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县  相似文献   

7.
<正>"围猎"一词本来是围捕、狩猎之意。今天却成为一些人不惜代价、不择手段、拉拢腐蚀领导干部的不法手段。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不难发现,很多领导干部由于没有抵制住形形色色的诱惑,成了不法分子的"猎物"。大到"老虎",小到"苍蝇",很多领导干部成为被"围猎"对象,最终沦为阶下囚,成为党和人民的罪人。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时提醒道:"县委书记手中掌握着很大权力,所以各种诱  相似文献   

8.
处于县级政权"金字塔"的塔尖,县委书记的权力运行与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县委书记的权力具体运作方式与法律文本规定的差异较大,可归结为一种"弹性模量定律"(以下简称"弹性定律").这种权力运行方式,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党纪国法,需要加以认真审视. 一、县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问题 (一)县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为完成上级的任务,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合理诉求,县委书记在实践中就逐渐形成了一种权力运行的"弹性定律".此处所言的县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借鉴于物理学的胡克定律.  相似文献   

9.
<正>县委书记作为一个区域发展的"主心骨"和"当家人",担负着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和谐的重要职责。当前,县城面临着经济变速换挡、转型爬坡过坎、纪律约束趋紧、群众诉求多样、环境压力加大等诸多挑战。县委书记能否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既是对其能力素质的考验,又是对其发展潜力的检验。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用"四有"要求画出了县委书记的"标准像"。作为第一期学员,我有幸参加座谈会,由衷体会到县委书记责任大、担子重。县委书记要以"四有"要求为试金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相似文献   

11.
<正>县委书记作为"一线总指挥",毫无疑问属于人才,并且是处于关键层次、枢纽地位的领导人才。培养选拔和管理使用好县委书记,既要遵循党政领导干部成长的一般规律,又要了解其职能定位,把握其特定素质;既要从整体上锻造好这支队伍,又要因材施教,确保成员个体忠诚履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张坤子 《领导科学》2002,(19):11-12
在县级整体工作中,县委书记既是县委集体领导的"班长",也是两个文明建设的"领路人",担负着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建一方文明、保一方平安的重大职责.  相似文献   

13.
在十六大召开之后的一次基层党建大调研活动中,河北省委了解到,尽管中共十四届四中全会就提出,县委书记是抓基层党建的"第一责任人",乡镇党委书记是"直接责任人",但由于缺乏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6月30日,经党中央同意,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布《关于表彰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决定》,102位县委书记,被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会见。中央对县域政治的高度重视,从十八大以来,就逐渐呈现出一种新态势。"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被习近平多  相似文献   

15.
<正>"郡县治,则天下治;郡县安,则天下安。"县级政权上承省市,下启乡村,是宏观之末、微观之首,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部,是党和国家落实方针与政策的要冲,是国家政权稳定的基石。县委书记作为县级政权的核心,集人、财、物权于一身,虽级别不高,在县内却常是威震一方的"诸侯",大权在握,一言九鼎。有学者直言,县委书记"除了外交、军事、国防,他们拥有的权力几乎跟中央没有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指出:"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好一名合格县委书记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郡县治,  相似文献   

17.
陆思敏 《领导文萃》2014,(23):73-76
正下属最好保持中立"县官不如现管",的确是官场中的普遍心态。一名镇党委书记就直言告诉记者:"比起市委书记,我更怕县委书记。"他解释,只要不是太大的事,市委书记根本管不到自己这里来。比如镇里某项工作被媒体曝光,市委书记亲笔做了批示,最后处理权还在县委书记手里。"让你做检讨是处理,直接撤职也是处理。就看县委书记的尺度了。"正是基于这种心态,在官员离别期,哪怕是升职了,原来下属对其的评价也会更放得开  相似文献   

18.
<正>一位县委书记在其职位上的业绩、作风好坏不仅关系着在任期间的这几年,甚至影响着一个地区的长远发展和几十万人、上百万人的民生大计。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我认为,首先要吃透"上情"、把握"下情"。要准确理解、全面把握党的路线方针  相似文献   

19.
<正>县委书记的"三年之痒"据人民网报道,山西省代县6年换了4个县委书记。《半月谈》2009年的一篇报道说,在中部某省90多个县(市、区)中,近年来只有一名县委书记在岗位上干满一届。社会民众疑惑不解:县委书记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正常吗?  相似文献   

20.
<正>去年,中央专门印发文件,对加强县委书记落方片实队面伍20理建条解设规中作定央出的精了情神2况0,条是把规好对定的县。。委但总书的是记,看的一",些各重点地地管理"变成了"重点提拔",单纯用提高职级待遇的办法激励干部。这种做法不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