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08年6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部分部门的"三定"规定。国务院部门"三定"规定是国务院部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简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是国务院部门履行职能的重要依据。"三定"规定主要包括六部分内容:一是职责调整;二是主要职责;三是内设机构;四是人员编制;五是其他事项;六是附则,即明确"三定"规定的解释和调整事宜。  相似文献   

2.
<正>以"防"为先,为防止"带病提拔"锻造无缝"监督链"。一是建立干部"体检档案",做到防之有据;二是打造层层"过滤组件",做到防之有序;三是借力问题检测平台,做到防之有数。以"管"为要,筑牢健康履职制度"铁笼子"。一是个人事项报告制度管在以核促实,二是"三责联  相似文献   

3.
<正>时下,一谈到发展,大家都一身是劲。然而,一些地方招商得来的要么是地条钢项目,要么是易燃易爆企业;一些地方民营经济崛起的同时,安全系数极低的小煤窑,非煤矿山不断增加;一些地方在"工业兴市"中为降低劳动力成本,有无文化不考虑,是否负责不计较,"愿者"统统进园区。结果是:"彩虹桥的坍塌"、"小浪底的翻船"、"开县的井喷"、煤矿特别重大安全事故,"车况"跟不上"路况"的车毁人亡时有耳闻。GDP的飞速增长,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是繁荣昌盛,一面是不安全引发的"血的教训"。  相似文献   

4.
把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坚持以学生为本,立足校情,围绕学生,实施人本关怀,切实做好"四篇文章"一是践行"交流教育",建立全新的学教关系;二是着眼未来教育,实施培养学生"四会"的办学理念;三是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建设人文化生态校园;四是树立"大智慧意识",保持"三位一体"的共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弃权"型领导或是以投机"搭便车"而放弃决策权,或是以"但求无过"而放弃引导权,或是以转移责任而放弃监督权,抑或是以"和稀泥"而放弃惩戒权。这并非真正的淡泊名利,而是以"弃"为守,保全自我;以"弃"为由,遮掩不足;以"弃"为方,笼络人心;以"弃"为道,安逸享受。要促动"弃权"型领导由"弃"转"谋",需要加压明责,使之不进则退;唯才是举,使无为者让位;强化担当,破除畏难情绪;鼓励实干,使之精准定位。  相似文献   

6.
北方有句大实话,叫做"干嘛吆喝嘛"。这话对于任何社会角色的定位,都是最透彻最实在不过的表述了。然而世间事繁复庞杂,"干"与"吆喝"之间往往并不同一,看皮不识瓤,甚至光听哈喝并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最近出差南方,在某大都市,街头所见一些招牌就着实叫人颇费思量--"××实业公司","××企业发展公司","××百姓圆梦公司","××空间开发公司".........我很纳闷儿:"实业"是干什么的?难道世间还有干"虚业"的?"企业发展"所操何业?太有点天马行空了。"百姓圆梦"近似哑谜,不知所指。至于"空间开发"就更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相似文献   

7.
<正>中庸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中庸之道"是经过几千年历史风雨洗礼的富有生命力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被一些人曲解的诸如"明哲保身""得过且过""息事宁人"的处世哲学。"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过"和"不及"都不是"道"的体现,可见"中庸之道"的核心思想是"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通过"和",才能  相似文献   

8.
<正>在一个单位中,有三种人通常不会犯错:一种是照章办事的"古板鱼",一种是奉承领导的"墙头草",一种是独霸一方的"霸王虎"。有一种人最容易犯错,他们就是充当幕僚工作的"灵巧鸟"。他们往往行事严谨,学不会"墙头草"的柔和;他们非常喜欢创新,比不了"古板鱼"的墨守成规;他们喜欢逻辑推理,却学不会"霸王虎"的咄咄逼人。还有一种人,也容易犯错,他们就是勤勉无比的"勤快龙"。由于这种人勤勉无比,往往最受领导重  相似文献   

9.
<正>"回味"乡愁,是人之常情。"树高千丈总有根,水流万里总有源。"从贫困地区走出去,如今功成名就的家乡人,最深远的"回味"在童年。这些"回味"与故乡同在,生命有根;与亲人同在,亲情相依;与乡音同在,备感自豪。"回报"家乡,是人之善举。"鸦有反哺之义,羊  相似文献   

10.
<正>关于领导干部的"闲话",主要集中在以下这几类上:男女绯闻,生活作风;以权谋私,经济不清;私心较重,处事不公;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揽功诿过,好大喜功。这些"闲话"虽然是"地下"的,但有着极大的杀伤力,领导干  相似文献   

11.
"三品两德"教育作为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这"品德"是我们从事的根本, "品位"是我们发展的前提, "品质"是我们发展的后劲.打铁还要本身硬,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必须在践行"三品"过程中用自己的实力和努力去证明自己.说真话,办实事;站高处,看远处;炼内功,兴伟业,这就是素质,突出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和之真谛     
在孔子的学说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词:和。一是"和为贵",有和谐之意;二是"和无寡",有和睦之意;三是"君子和而不同",有恰到好处之意。和睦相处,是家庭幸福的标志;和善待人,是为人真诚的表现;和气生财,是行业兴旺的依据;和衷共济,是国家强盛的象征。  相似文献   

13.
<正>领导干部"打招呼"是人民群众反映非常强烈的一种现象,其实,要刹住"打招呼"歪风,除了需要用人部门和用人者自觉抵制、公道正派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消解"打招呼"者这个特定群体。显而易见,"招"也好,"呼"也罢,都绕不开一个"权"字。于打"招呼"者,无非是以权谋私、恃权乱政;于听"招呼"者,则有畏权、恐权之虞。破解"打招呼"难题,首先要向"权力"抡起"板斧",向有可能成为"打招呼"者的领导干部求解。  相似文献   

14.
单位产生内耗有"人""规""管"三个方面的原因。"人"是产生内耗的基本诱因,"规"是产生内耗的基础诱因,"管"是产生内耗的直接诱因。破解单位内耗问题,要以"人"为中心,建设健康积极的职场文化;以"规"为重心,夯实科学合理的制度基础;以"管"为核心,构建和谐发展的运转生态。  相似文献   

15.
<正>公与私。中国制度立制的精神是"公",是按照"天下为公"的精神来展开的。西方制度立制的精神是"私",基本是按照"天下为私"的精神下来的。人类政治文明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按照"天下为私"的逻辑走下去,怕是个绝境。合与分。中国制度体系安排遵循的是"合而治之"的精神,制度设  相似文献   

16.
灵魂     
<正>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里说的"道"是自然法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发展的"道"。所谓"以道御术,内圣外  相似文献   

17.
<正>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今天的"人"与昨天的"人"不一样,今天的"人"不应该以"个"来衡量,其衡量的尺度应该是"价值"的大小,"能量"的多少,因为"人"作为企业经营的首要资本,已是知识经济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同时也是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21世  相似文献   

18.
<正>贪腐的官员中,有种"恃才傲物"的:他们自以为手段高明,可以瞒天过海;伪装得很好,可以欺世盗名。殊不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所谓的"高明",不过是掩耳盗铃;自以为是的"伪装",不过是自欺欺人。浙江省金华市原副市长朱福林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熟悉朱福林的人都称,他为人谦和,做事喜欢"动脑子"。这个做过副教授的贪官,身上有那么一股子书卷气,教育别人时常讲"情怀":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静 《领导之友》2010,(3):26-27
<正>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命题,将"时代化"与"中国化"、"大众化"相并列,这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对马克  相似文献   

20.
在学生的心目中,他是令人尊敬的师长;在家长的心目中,他是让人赞誉的园丁;在老师的心目中,他是同行佩服效仿的榜样;在全区的教育系统,他是"云曲园丁奖"获得者;在全市的教育系统,他是"重庆市红岩好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