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井上圆了(1858—1919)是现代日本著名佛教哲学思想家、教育家。其著作涉及佛教、宗教理论、哲学、教育、伦理等诸多领域。仅就宗教领域而言,作为出身于佛门的思想家,他不仅为恢复、重振佛教上,在重构佛教理论上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建构日本的宗教学和宗教哲学上留下了宝贵的理论遗产。本文将以圆了的宗教学为重心,描述他的宗教思想全貌,并把他的宗教学纳入明治时期日本宗教学整体之中加以评价,肯定其在日本宗教学历史上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宗昱 《求是学刊》2001,28(4):22-28
涂尔干的宗教研究是他的社会学方法在宗教学领域的运用。他通过分析澳大利亚土著的图腾制度对宗教的起源做了社会学的解释 ,认为宗教是集体表象的反映 ,图腾的本原是外在于氏族成员的宗教力。他对宗教问题的研究反映了他的社会学准则和基本方法。他的宗教研究是他的社会学理论的组成部分。虽然他受到了宗教学内部的许多批评 ,但是对于中国宗教学的发展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西方宗教学研究中,一般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宗教的描述性研究,诸如宗教史学、宗教人类学、宗教社会学、宗教心理学以及比较宗教学等等,它们从不同的立场,用不同的力法来研究宗教的起源、发展、礼仪规范、组织制度、基本信仰以及社会作用等。另一种是对宗教的规范性研究,用以证明上帝的存在的宗教神学基本上属于这一种,宗教神学家完全站在宗教信仰的立场上来为上帝的存在作辩护性论证。规范性研究的另一种派别不以宗教信仰为前提,标榜站在客观的中立立场来揭示宗教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的日本宗教研究呈现出不平衡的趋势,即对日本佛教和神道相对比较关注,而对日本基督教、伊斯兰教和新兴宗教的研究则不足,且缺少结合各种宗教而进行的总论性的成果.此外,日本宗教学者的宗教学理论研究及其消化、整理西方宗教学成果的情况目前在国内也是个空白.本文将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神道及新兴宗教五个方面来回顾这三十年来我国大陆学者在日本宗教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埃利亚德((Mircea Eliade1907—1986)是本世纪颇负盛名的罗马尼亚宗教学家,一生著述甚丰。他在宗教学、哲学、东方学等方面有许多重要的有影响的著作并被译为多种欧洲文字。他主编的《宗教百科全书》不仅包括了旧石器时代以来曾在历史中发生过重要作用的概念、信仰、礼仪、神话、象征和人物,也总结了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研究宗教的成果。在某种意义上,这部书是百余年来宗教学研究的大成。目前,无论在中国大陆还是港台,对埃利亚德的研究尚未得到展开。神圣和世俗问题是埃利亚德研究的一个重要论题。他在《比较宗教学的模式》、《宇宙和历史》等…  相似文献   

6.
民间传说和宗教都是由民众创造和传播的。民间传说中的宗教故事和宗教神话的某些一致现象,说明它们都反映民众的认识、感情和需求。某些不一致现象为民俗学和宗教学研究提供了重要而有价值的材料。民间传说中对于宗教的褒贬态度鲜明地反映了汉民族对待宗教信仰的功利特点。充分利用民间的宗教传说对于发展中国的宗教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怀特海的过程哲学看中国宗教的超越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和中国宗教有没有超越性 ?这是世界性的文化学和宗教学的重大课题。郝大维与安乐哲出自一个特殊的目的 ,即把中国宗教解释成西方宗教的互补物 ,认定中国文化没有严格超越性 ,只有所谓的内在超越性。这和事实不符。只要是宗教就是严格超越的 ,中国宗教和中国文化也不例外。例如 ,荀子的哲学就表现出明显的超越性倾向。怀特海的过程哲学用自然和历史的两分法确立了一种新的超越性和内在性平衡的关系 ,为解读中国哲学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宗教学作为一种客观地研究宗教的学术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在中国的历史还甚为幼稚。虽然自20世纪初叶以来不断有西方宗教学的著作译介到中国,然而它真正成为一个学科主要是80年代以后的事。...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与美国神学与自然科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科学与宗教”国际论坛于 2 0 0 2年 5月 1 0日在北京希尔顿饭店举行。作为在中国大陆举行的第一次科学与宗教对话论坛 ,它得到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以及中国科技馆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来自中美两国宗教学、哲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就新世纪宗教与科学对话的必要性发表了各自的观点。此次论坛的主题为“科学与宗教中的认知及对话” ,参会的代表包括 :中国香港特区浸会大学中华基督宗教研究中心副主任、宗教及哲学系副教授、美国加州“神学与自然科学研…  相似文献   

10.
自宋以后净土宗成为佛教各宗的共同指归,经元、明、清直到现代,莫不如是。本文从宗教学理论的高度分析了其原因一是净土宗给信徒提供了形象、具体、美好的终极关怀;二是净土宗完成了佛教从自力宗教、内省宗教向他力宗教的转变,给佛教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是净土宗的发展符合宗教世俗化、生活化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国家社科基金宗教学学科资助项目数据统计与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宗教学科课题的历年资助项目数据统计,并结合课题指南,分析其所立项目的特点,不但可以反映宗教学科研究的发展轨迹、现状和趋势,而且还能为科研人员在研究社科选题方面提供指导,为宗教学学科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西方宗教学研究中,一般分为描述性研究和规范性研究两大类,宗教哲学属于规范性的宗教学研究这一类,它不以信仰为前提,标榜站在客观中立的立场来揭示宗教的最基本的哲学问题,当然,在这些宗教哲学的研究家们中间有些人具有宗教信仰,而另一些人是没有宗教信仰的。宗教哲学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尽管西方宗教哲学家们研究的是同样一些问题,但由于出发点不同和采用的方法不一样,就形成了不同的宗教哲学研究流派,这些流派在研究宗教问题时给宗教所作出的假定是有明显的区别的,下面综合几种西方宗教哲学书籍向国内哲学、宗教学研究界评介四个宗教哲学流派在宗教问题上的基本假定,这四个宗  相似文献   

13.
争取宗教自由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它在早期阶段表现为争取宗教宽容。但宽容不等于自由。近代自然神论者提倡以理智为向导,发扬怀疑精神,充分尊重个人判断,这导致了信仰自由。信仰自由借重于法律首先在美、法等国得以实现。无法律则无自由,无法制则不能保障公民权利。信抑自由并非是马克思主义者所创立。它的理论基石不是无神论,而是对个性和人权的敬重。不应把公民信仰自由权利归结为党的宗教政策,二者属于不同的范畴。信仰宗教是公民的私事,只同个人良心有关;动员社会舆论“批判宗教”,违反法制精神。有神论者与无神论者在学术上地位平等。只有开放有神论,才能真正繁荣宗教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萨满教曾是我国北方诸民族乃至北亚、东北亚一些民族所共祀的原始宗教。在萨满教中古老的天穹观念及诸神造天神话是其精神内核,孕育并影响着萨满教丰富的宗教意识与神事活动,揭示着人类早期发展史上某些重要的文化特征。因此对萨满教天穹观念和神话的探考,对神话学、民俗学、原始宗教学、民族心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我国学者有不少著述论及到萨满教拜天观念,对萨满教文化研究做出了贡献。但对与萨满教天穹观密切相关的天穹神话,尚嫌深入涉猎。本文结合多年来的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巴基斯坦国内政治与宗教的互动、国际政治与国内宗教的互动以及政治—宗教动员与宗教政党的互动考察了巴基斯坦宗教、政治与极端主义的关系。巴基斯坦政治与宗教的互动走过了一段从政府培植、利用宗教力量到完全失控的过程;国际政治与巴基斯坦国内宗教的互动推进了走向极端主义的步伐;宗教政党对于政治、法律、学校、军队、外交等方面的渗透,使宗教战斗性加强,宗教极端主义和好战的原教旨主义于是将国家一步一步地推向深渊。巴基斯坦重回温和、改良的宗教传统,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6.
宗教与国家问题,是青年马克思最感兴趣的问题。十九世纪初德国封建势力的强大和资产阶级的软弱,决定了德国革命必须从批判宗教入手。马克思在对宗教的批判中,始终把矛头对准国家,从政治斗争的角度来看待反宗教的斗争。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辩证地阐明了宗教与国家的关系问题,这是他这一时期对政治理论的主要贡献。马克思的宗教批判曾受费尔巴哈影响,但马克思宗教思想的精髓在于超越了费尔巴哈,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人们的社会关系,首先是生产关系出发,考察宗教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今天,在研究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考察现实的宗教现象和宗教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宗教研究还要在更广阔的领域内展开,深入研究,探索新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步云教授指出,宗教信仰自由问题是人权自由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法律与宗教问题是很有前途的课题,应该大力开展研究.第二届法律与宗教学术研究会取得丰硕成果:在法律与宗教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督教对近代宪政的重要作用、圣经神学人格到宪法上的人格权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法律与宗教的关系、部门法中法律与宗教的关系,以及我国当前的宗教政策与法律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的探讨.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如何进一步从法治层面保障公民的宗教自由,开放宗教市场,并与国际规则接轨,是我国在今后进一步改革开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李步云教授指出,宗教信仰自由问题是人权自由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法律与宗教问题是很有前途的课题,应该大力开展研究。第二届法律与宗教学术研究会取得丰硕成果:在法律与宗教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督教对近代宪政的重要作用、圣经神学人格到宪法上的人格权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法律与宗教的关系、部门法中法律与宗教的关系,以及我国当前的宗教政策与法律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的探讨。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如何进一步从法治层面保障公民的宗教自由,开放宗教市场,并与国际规则接轨,是我国在今后进一步改革开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化战略是一种资源性战略,以文化资源为基础,是整体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服务于国家的总体利益。宗教是印度文化资源的主体内容,对印度文化战略具有本质影响。印度宗教有印度教、佛教、耆那教、锡克教等本土宗教和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两大类。因之,印度文化战略的宗教底蕴十分深厚,体现于形成和实施等各个层面。就当代印度而言,其文化战略的本土宗教色彩尤为浓烈,具有印度中心意识、独立自主意识、宗教大家庭意识和非暴力意识等特点,为印度政府和印度民间的"共识",成为印度凝聚国民情结、发展对外关系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王昕亮 《社科纵横》2012,(8):98-100,111
情绪和情感是宗教产生的最重要因素,宗教又是丰富情绪体验的源泉。西方宗教心理学一直重视对情绪、情感的研究。一些宗教情绪体验是隐藏在宗教意识和健康关系背后的重要心理机制。当今西方宗教心理学对情感的研究集中探讨宗教信仰和情绪、情感的关系,美德就是重要的研究主题。文章以感激、宽恕和谦卑为例介绍了西方宗教心理学在美德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