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2 毫秒
1.
教师的创新观念是教师推行创新教育的认识前提。教师的创新观念主要包括 :创新价值观、创新平凡观、培养创新素质的教育目标观、多元人才观、动态的知识观、立足发展的教学观、注重个性的学生主体观等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中的创新教育及其课题内容主要有一,树立创造性教育价值观;二,改革新的知识观和教育内容;三,培养创造型教师和创造性学校环境;四,强化知识的选择能力和创造能力;五,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相似文献   

3.
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教学、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方面都有很强的时代感 ,突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并由此确立了崭新的学校观、课程观、教材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等新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4.
实施素质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而更重要的是教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改革和创新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新人才。创新教育要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创新型的教师。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习惯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浅谈主体性培养与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创新教育的突破口在于学生独特的主体性的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五性”:独特性、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整体性。强化主体性培养,培养创新性人才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更新课程观,强调“创新性”课程、“协商式”课程,强调主体性课程设置,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丰富教育活动的形式;同时要具有良好的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6.
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应该是教育的本义和灵魂。充分认识创新教育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创新教育应体现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师的创新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五个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7.
在21世纪的当今世界,教育正在出现一系列新的变革.因此,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是时代赋予教师的重任.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的任务,已摆到了一个突出的位置.江泽民同志指出:汉"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且学得生动、活泼,就必须在课堂上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调控下,引导学生具有创新意识,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创新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新境界.创新教育的素质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造能力、创造个性.高等院校应营造有利于创新教育的社会环境;营造活跃、宽松、民主、高效的课堂创新氛围;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教育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树立多元创新观;此外,还要培养大批的创新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9.
"学会批判是创新的前提".要培养受教育者的批判性思维,形成对所接触的信息的正确性敢于质疑的精神.我国的基础教育主要进行知识传授,忽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师要成为批判性思维的倡导者,必须创设种种环境,努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建立一个鼓励冒险、增强自信、气氛宽松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0.
社会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应该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 ,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 ;要转换教师的地位和角色 ,树立新的教书育人观 ;要改革教学内容体系 ,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 ;要改革教学管理和评价 ,树立新的教育质量观。此外 ,社会的用人观念和对创新的激励和保护制度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学前期是个体人格的奠基时期 ,要开发学前儿童的创造潜能 ,绝不能仅仅培养和训练儿童的创造技能与技法 ,还应关注其创造人格的塑造。学前儿童创造人格的两大支柱是“强烈的创造动机”和“肯定的自我意识” ,即“好奇心”和“自信心”。教师和家长应据此采取积极的、相应的策略 ,科学地开发儿童的创造潜能 ,促进创造性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育人常与植树相比。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给我们很多启示。创新教育不是一个概念讨论的问题,而是要立即实施的问题。鉴于目前还有不少实施创新教育的障碍,我们必须从简单、可行的改革做起,打开局面,也就是:学校要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空气"、"土壤"和"水分"。  相似文献   

13.
创造是人类的最高本性.在"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学中,需要发掘和运用人类创造本性.这不但是高校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外在要求,而且是提高大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的兴趣的内在动因.人类创造本性与"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学之间是内在统一的,统一的关键在于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现、工程设计需要创造性思维,工科院校的大学生不仅要重视科学思维的发展,也要强调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音乐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同其他艺术一样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从工科院校学生音乐教育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规律之间的关系出发。阐述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最佳途径之一,并且提出了在工科院校学生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目前的大学生受到了我国整体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应试为主的中小学基础教育使大学生习惯了填鸭式的听觉型授课方式。在信息爆炸式增长的教育环境下,学习效能的提升受信息本身的影响程度日益增强,如何提升大学生对信息的有效处理能力,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是有待研究的众多新的高等教育问题之一。营造创新氛围,引导学生开阔视野,调整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创新训练结构化课程机制,突显行业创新特色,加强仿真式、综合性实训,从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它有赖于大脑机能所起的作用,更有赖于教育的启迪。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学生必须坚信自己将来比现在更具有创造力。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应如何培养创造型人才?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在哪里?“中国大学生实用科技发明奖”获得者们的意见应该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本文通过对32名获奖者的调查,从主客观方面总结出了高等学校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通过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完善学生思维方式,建设民主的、进取的、开放的文化环境,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树立多元人才观,发展个性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9.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创新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的创新教育思想实为当今创新教育理念与实践的一面镜子。当今创新教育当树立“日新盛德”的自觉创新意识,实践“有教无类”的全面人才培养观念,加强“因材施教”的教育针对性。  相似文献   

20.
教师要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就要努力争取成为创造型教师。教师只有具备创造性教育观、创造能力和创造人格,热爱创造活动,并愿意在创造性教育中尝试创造的方法培养创造性人才,才能在21世纪的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从十一个方面论述了创造型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