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一苏颂(1020—1101年),北宋福建同安人。由于家学熏陶,苏颂自小对天文学很有兴趣,经常观察天象和探讨测天器械。北宋景祐2年(1035年),时苏颂16岁,在其父苏绅的督促下,曾写成《夏正建寅赋》,其中运用了不少天文历法知识,颇得苏绅及学界长辈赏识。苏绅当时即预言苏颂将来“当以博学知名也”。苏颂19岁时作《斗为天之喉舌赋》,23岁时作《历者天地之大纪赋》,都与天文学内容有关。熙宁10年(1077年),宋神宗任命苏颂为贺辽主生辰使,这年冬天,他到达辽国,还与该国君臣就天文历法进行紧张的答辩,他的学术见解赢得宋、辽双方的一  相似文献   

2.
关于《石林燕语》的成书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梦得(1073—1148)所撰《石林燕语》(以下简称《燕语》),是宋代笔记中流传较广、史料价值较高的一种.自尤袤《遂初堂书目》以下,各公私书目均有著录.1984年5月,中华书局将其点校整理出版,并把宋宇文绍奕《燕语考异》、清叶廷琯等人的按语和有关资料载于本条之下,书后又附以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宋江应辰的《燕语辨》,是该书迄今为止比较好的一个本子(以下简称点校本,本文凡引用是书文字所标卷数、页数  相似文献   

3.
《避暑录话》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避暑录话》(以下简称《录话》)是宋人叶梦得(1077—1148)继《石林燕语》之后撰写的又一部史料笔记.《石林燕语》一书,向为史家所重视,刊行不久,玉山江应辰即撰《<石林燕语>辨》,继而成都字文绍奕又著有《<石林燕语>考异》.近几年来,随着海内外宋史研究的活跃与不断深入,此书更受到宋史研究工作者的重视.1985年,中华书局将其点校整理,纳入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出版.相比之下,作为《石林燕语》姊妹篇的《录话》则似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至今既无研究专文刊行,又无新的整理点校本问世.故笔者不揣浅陋,就《录话》的成书年代、版刻流传、史料价值略加考述,并就其主要的史事记载疏误作些订正,聊作对此书研究之补白,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宋代苏颂(1020—1101年)的主要成就是在科技方面。他领导研制的水运仪象台,撰著的《新仪象法要》,组织编绘的《本草图经》,都具有世界性的影响,他在这些方面的贞献,造福其后的历代人民。但从收入《苏魏公文集》的诗、序、札,乃至制文、奏议、墓志中,可以看出苏颂在文学上的造诣也是颇深的。由于家庭的熏陶,幼年早慧,苏颂卓有诗才。其诗歌作品可与其《文集》中其他文字及其传记对读。从知人论世的角度看问题,对我们全面深入地了解苏颂,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反映其仕途变迁、平日交游、两度使辽时期的诗作,都是他生活履历生动形象的写照。如《感事述怀五言一百韵》是  相似文献   

5.
苏颂(公元1020——1101年)字子容,福建同安人,是北宋杰出的学者、科学家,他首创“水运仪象台”——现代天文钟的雏型。著有《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等,在中国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方面的问题,已有许多专门著述。但纵观苏颂的一生,主要是从事政治活动。从公元1042年登进士起,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在地方和中央为官近六十年,担任过州县郡守、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刑部尚  相似文献   

6.
北宋著名科学家苏颂主持创制了水运仪象台后,复将其设计原理和全部图样汇集成书,即《新仪象法要》。“靖康之乱”中,该台“不知所终”,南宋乃据《新仪象法要》重制成功。建国后,我国先后复制成功模型二座。本文全面研究了苏颂制图学的成就,认为他绘制之设计图内容完备、画法多样、线条规整、比例恰当、尺寸准确、文字说明清晰,反映中宋代机械制图标准化倾向,而前后数次重制成功,正表明了苏颂制图学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和国信张宗益少卿过潭州朝拜信武殿》是苏颂《前使辽诗》的一首。陈子彬注文说,潭州是今日之长沙,汉朝功臣靳歙庙是信武殿。但是辽国是宋朝北部邻邦,北宋使臣赴辽不可能经过潭州,更不可能去朝拜那里的靳歙庙。这与常理有违。并且,按照习惯,靳歙庙应该建在江陵,即今日之荆州,潭州就没有靳歙庙,更不会有信武殿。另从《宋朝事实》《宋会要辑稿》《开州志》等历史文献及原诗内容分析,《和国信张宗益少卿过潭州朝拜信武殿》,是一首对"澶渊之盟"的颂歌,而"澶渊之盟"就签订于澶州。信武殿是宋仁宗于皇祐五年(1053年),为纪念其父真宗在景德元年(1004年)御驾亲征到澶州,战胜契丹,与之订立"澶渊之盟"的历史功绩,下诏建立于澶州的。因此,原诗题名中潭州实为澶州之误。  相似文献   

8.
《大夏国葬舍利碣铭》(以下简称《碣铭》),是一篇重要的西夏文献。著录在明《嘉靖宁夏新志》(以下简称《嘉志》)中。由于著录有误,笔者在《<嘉靖宁夏新志)中的两篇西夏伊文》(以下简称《佚文》)①中,对《碑铭》的撰写时间,进行过考证,认为《嘉志》原文“大夏天庆三年八月十日建中的“天庆” (桓宗年号1194——1205年),应是景宗李元昊“大庆”(1036——1038年)之误。1930年拙文发表以后,  相似文献   

9.
苏颂的人品     
今年是我国宋代科学家苏颂创制水运仪象台九百周年。检阅有关史料,不仅对其卓越的科学成就表示赞叹,而且对其高尚的人品由衷景仰。苏颂(1020——1101年),字子容,泉州南安(今福建泉州一带)人,因父葬徒居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一带),二十三岁考中了进士,直到八十二岁去世为止,其中除因写书辞官三、四年外,共在官场度过了五十余年。起初,他做过宿州(今安徽宿县)观察推官,江宁(今江苏南京)知县、南京(今河南商丘)留守推官等副职,由于他处事精审,为政清廉,颇得欧  相似文献   

10.
高棅历10年之久(1384—1393),完成《唐诗品汇》。又“虑见知之所不及,选择之所忽怠,犹有以没古人之善者”,于是“再取诸书,深加(?)括,或旧未闻而新得,或前见置而后录,掇其漏,搜其逸”(《唐诗拾遗序》),经过6年(1393—1398),完成《唐诗拾遗》10卷,附于《品汇》之后,足为百  相似文献   

11.
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字永叔,是宋代学术大师、文坛领袖、史学名家,所著《五代史记》(后人称《新五代史》,以别于薛居正监修之《旧五代史》),及与宋祁分撰之《新唐书》,均被列入封建时代之“正史”。  相似文献   

12.
北宋伟大的科学家、著名的政治家苏颂(1020—1101),一生从政58年,历任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重臣。32岁入仕,任宿州观察使,73岁升任宰相,81岁拜太子太保。先后任职于地方和中央,多次担任外交官。其人政绩,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曾这样称赞:“赵郡苏公,道德博闻,号称贤相,立朝一节,终始不亏”。在科技方面的成就,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称苏颂为:“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之一”。我国著名化学家卢嘉锡为《苏颂与〈本草图经〉研究》一书题词赞誉苏颂:“探根源,究终始,治学求实求精,编本草,合象仪,公诚首创。远权宠,荐贤能,从政持平持稳;集人才,讲科技,功颂千秋。”庄添全先生纵横评价苏颂:“既是一位名臣贤相,又是一个在多个领域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伟大科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外交家和外交史学家。他不愧是中华民族引为骄傲的奇才、骄子。”  相似文献   

13.
本书由明末内蒙古土默特部主阿拉坦汗(俺答汗1507—1581年)蒙文传记抄本的影印版和校注翻印版所组成。此传记的原名是《Erdeni tunumal neretu sudur》(《名为宝澄明之史书》),又名《Erdeni toli neretu quriyang(?)ui (?)adi(?)(《名为宝镜之总传》),或名为《(?)a(?)ravarti altan qa(?)an—u tu(?)uji》(《转轮  相似文献   

14.
众真绝妙拥灵君,晓然梦之非纷纭。 窗中远山是眉黛,席上榴花皆舞裙。 借问琵琶得闻否?灵君色庄妓摇手。 两客争棋烂斧柯,一儿坏局君不呵。 杏梁归燕语空多,奈此云窗雾阁何! 这是黄庭坚的《记梦》诗,任渊《山谷诗注》以为元祐四年己巳(1089)至八年癸酉(1093)夏之间,山谷在史局时作。内容比较难懂。  相似文献   

15.
日前,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和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编委会分别公布了2012—2013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目录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同时入选2012—2013年CSSCI来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第六版)之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6.
<正> “雅颂派”的史诗情结 “雅颂派”凡诗71篇,其中《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大雅》31篇。《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产生于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066—前988年间),《大雅》的少数篇章产生于西周后期的厉、宣、幽三朝(前857—前771年间);《商颂》产生于西周晚期至东周初年的宋戴、武、宣三公时期(约前799—前730年间),为宋人追述殷商祖业之作;《鲁颂》产生于春秋时代  相似文献   

17.
萨特尔(1905——)是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著名作家、政论家。1925年至1929年在大学求学期间,读过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有所了解。后来,他到柏林研究德国现代哲学,受了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影响,开始形成无神论存在主义思想。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是《存在与虚无》(1943)、主要论文集有《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5)、《什么是文学》(1947),1960年出版了《辩证理性批判》一书。他的著名剧本有《苍蝇》(1942)、1945年开始写作长篇小说《自由之路》,已出齐四卷,1946之主编《现代》杂志,常常发表自己的哲学观点和政治观点。  相似文献   

18.
汉明帝诏书与班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汉明帝在位的十八年间(公元五八——七五年),是中国历史上歌功颂德之风最盛的时期之一。当时的文坛上,出现了大量歌功颂德之作,“颂”体文学空前发达,辞赋的主旨由“讽谕”转为“歌颂”,文学批评也用是否歌功颂德作标准。在史学方面,前代史《汉书》“饰主阙而折忠臣”(傅玄语),当代史《汉纪》的东汉初部分“曲笔阿时”、“谀言媚主”(刘知几语),都不同程度地背离了《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直笔传统。  相似文献   

19.
(一) 1988年4月10日到4月23日在北京上海两地所举行的第一届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演出活动,标志着我国对于莎士比亚的介绍、翻译、研究工作的一个新时期的开端。 我国对莎士比亚开始介绍,已有一百二十年的历史。严复在《天演论》里提起过莎士比亚,说他是“万历间英国词曲家,其传作大为各国所传译宝贵也。”后来,林纾翻译了《吟边燕语》,亦即兰姆姐弟编写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又译述  相似文献   

20.
我校古籍研究所将部分科研成果编为《文史新探》一书,已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于1988年2月出版。包括以下篇目:姜亮夫:《<尧典>新议》,刘操南:《太史公书春秋十二诸侯史事辑证自序》,徐忠良:《金城公主入蕃和亲有关年代考辨》,徐规、包伟民:《<石林燕语>订误》,沈文倬:《日本尾张藩刻本<群经治要>载<孝经>郑注与我国群籍所引佚文之异同》,方建新:《对台湾宋晞先生所编<宋史研究论文与书籍目录>一书的几点意见及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