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帝乙十祀、十五祀两次征促“人方”的战争,是殷末发生的规模较大、历时较长的战争。“人方”究在何处和帝乙征“人方”的行军路线,学术界历来众说纷纷,莫衷一是。本文根据现有卜词和晚殷金文等资料,通过详细考证,不同意帝乙征人方是“用兵淮上”和“用兵渭水”二说;认为应该是“用兵江汉”。文章分两部份:第一部份,论帝乙征人方是用兵江汉;第二部份,考释帝乙十祀征人方的行军路线及地名。  相似文献   

3.
《安阳甲骨学会论文专辑》第四集《殷墟甲骨拾遗·续》一文中的0 5 4号胛骨,其上的卜辞属于黄组征人方卜辞,虽然残缺,但根据其他相类的甲骨卜辞,可补齐其缺,使之完整。此版卜辞对了解商末征伐人方情况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新国学”论纲(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四政治关系是一种法制关系,法制关系是靠政治权力维持的;经济关系是一种金钱关系,金钱关系是靠交易双方的合同契约维持的;文化关系是一种精神、理智或情感的关系,精神、理智或情感的关系是靠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了解、同情和理解维持的。只要交易双方的合同契约关系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破坏,经济关系就依然是经济关系,就依然可以通过合同和契约来解决,而没有转换为政治的关系;文化的关系也是这样,只要人与人之间相互了解、同情和理解的渠道没有完全被堵塞,文化关系就依然是文化关系,就依然可以依靠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同情和理解来解决。政…  相似文献   

5.
莎士比亚在《汉姆雷特》第二幕第二场中,曾经赞美人,说: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象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象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这里,“宇宙的精华”一句,原文是:“the beauty of the world”。意译是对的,但直译应为“世界的美”。这是说,在莎士比亚看来,人是“世界的美”。或者说,有了人,世界才有美。世界的美是人创造的,离开了人,世界再没有美。这一讲法,固然反映了莎士比亚人文主义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五、诗歌语言的非优美化。唾弃矫揉造作,拒绝优雅精致,以质朴、自然的纯现代口语入诗。随意性被强调。俚俗,噜苏、非规范化这些诗家大忌,如今都有了用武之地。共同的指向是以灵活多变的现代语言感来表现现代人的心态和意绪。 在新时期诗歌的第二次浪潮对第一次浪潮的跨越中,诗歌语言的全面更新是一个主要的方面。在非意象化的同时,“生活流”诗人群力求以富有日常会话语势的纯口语写诗,完全抛弃了脚韵,“加工”、“提炼”等语言运用上的旧有修饰语,至此已完全不适用。词语仿佛纯粹是漫不经心地用到诗里的,带点儿自嘲,带点儿自怜,也带点儿自尊,非常适应抒情内容的平民化和家常化。典  相似文献   

7.
四、中西文化论战:在比较中非孔新文化运动中兴起了一场关于中西文化大论战。当时的各派代表人物几乎都参加了这次讨论。陈独秀是这场论战中“欧化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1、论中西文化的差异新文化运动中的陈独秀、李大钊等不仅把孔子儒家放在纵的历史发展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对人的追问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即“人是什么 ?”和“人是谁 ?” ,前者以理性或非理性的主体对人作出概念规定 ,并由此规定着西方哲学传统对人的理解的基调 ;后者视人之本质为问题而非答案。海德格尔以后一种方式通过“此在”作出对人的追问。在此基础上 ,本文分析了理解海德格尔的“此在”的前提 ,从此在的双重性质、此在的基本机制、此在生存的基本状态等方面对此在进行了诠释。在分析此在对理性与非理性的分歧的超越和此在对主客对立二分的认知图式的拒斥的基础上 ,本文剖析了近代人本主义与现代人本主义对人的理解的局限 ,揭示了此在的反人本主义意义 ,并提出海德格尔后期对此在的新的认识并未改变其通过此在作出的对人的追问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汉末到魏晋主要诗人的作品入手,侧重分析了诗歌中的个体生命意识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从而论述了魏晋 "人的觉醒"在不同时期诗歌中的表现,说明诗歌中"人的觉醒"的征显历程.  相似文献   

10.
五由于《如意》所表达的人道主义的伦理道德主题,实际上触到了我国前几年变幻的哲学理论风云的一个敏感区,卷入了连作家自己也没有预料到的一场大论争中,因此,虽然有不少批评家对《如意》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和肯定,但这部作品的实际命运,应该承认是不太“如意”的。从《如意》发表后,刘心武的创作经历了一个相对寂寞的时期。但也就是在这种相对寂寞的时期中,刘心武在更加辛勤地劳动着。他不引人注目地,“鸡啄米”式地在他自己的生活敏感中耕耘着,收获着。他在“打一口深井”,以使自己的艺术的吸水管,深深地插入北京市民生活的地下海中,蕴酿着更壮观的喷发。  相似文献   

11.
(三)工厂的合理布点与工业基点的合理规模工业布局在战略上安排好各地区之间的关系以后,进一步就要解决好工厂建设点的选择,和若干个工业企业集聚而成的工业基点的布局与合理规模。工厂建设地点的选择,从经济上看,就是要保证企业单位产品耗费的完全换算费用最低。亦即既包括产品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耗费与资金占用,也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输送和产品到达消费地整个流通过程中的劳动耗费与资金占用的总和最低。  相似文献   

12.
论词组(下)     
三、词组的结构类型 在词组的研究中,词组的类型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通过对词组类型的研究,可以发现某种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和民族特色。 词组具有两面性特点:一是作为造句材料的个体性(单词性),一是作为词和词相结合的整体性(结构性),因此词组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从个体性特点出发,可以根据词组中心词的词性分为名词性词组,包括以某些代词为中心的词组,(如“伟大的战士”、“我们中国人”、“你和他”),动词性词组(如“完成任务”、“我骑”),形容词性词组(如“聪明伶俐”、“不怎么样”、“身体健康”)。根据能否  相似文献   

13.
论韩非(下)     
五下面我们将论证韩非思想的消极和反动因素。韩非出身于没落奴隶主贵族,然而,他的思想和实际生活却是代表着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着新兴地主阶级革命的时代潮流。在评价孙中山先生时,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指出:在政治上他是中国近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资产阶级革命家,而在哲学思想上(在世界观上)又是基本的唯心论或二元论这样严重的两重性(《新民主主义论》)。那么,就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家、理论家的韩非来说,他  相似文献   

14.
书法论(下)     
二 筆势 筆法是任何一種點畫都要運用着它,即所謂“筆筆中鋒”,是必須共守的根本法;筆勢乃是一種單行規則,是每一種點畫各自順從着各具的特殊姿勢的寫法。二者本來是有區別的。但是前人往往把“勢”也當作“法”來看待,致使承擧之人,認識淆亂,無所適從。比如南齊張融,善草書,常自美其能。蕭道成(齊高帝)嘗對他說:“卿書殊有骨力,但恨無二王法。”他回答說:“非恨臣無二王法,亦恨二王無臣法。”  相似文献   

15.
三水浒究竟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歷史真实,反映了什么样的現实生活的本質,已經大致上有了一个輪廓。但是,通过这紛繁的歷史事件,通过这丰富多彩的藝術形象,水滸作者究竟把握和宣揚着一种什么样的思想,这也是有关水浒的現实主义的中心問题。从以上兩節分析看來,水浒作者反映这次偉大的農民起义,塑造这些不同性格的英雄人物,絕不是采取客观主义的态度,藝術形象的整体滲透着作家的偉大的强烈的爱憎感情,而且公开地贊揚、歌頌農民起义和起义的英雄們。由于这种同情和歌頌,由于在農民起义的問題上,作者是站在農民  相似文献   

16.
17.
陆游诗尤其是其蜀中诗集中地表现出"兵魂"特征,传达出陆游杀敌报国敢为国殇的情感。陆游蜀中诗"兵魂"的表现既有现实的"兵魂"、历史的"兵魂"也有梦想的"兵魂"。在宋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诗歌领域,陆游以"兵魂"为代表的诗作都达到了令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相似文献   

18.
<正> 《叔夷钟》记叔夷伐釐(莱)有功,齐灵公明令予以赏赐,道:“锡女马车(铸作“车马”)戎兵,釐仆三百又五十家,女以戒戎作”。郭沫若先生释曰:“以莱之遗民三百五十家为其臣仆也,古者国灭,则人民沦为奴隶。本器足证春秋中叶以后奴隶制度犹俨然存在也”,是郭老读“仆”为奴仆之“仆”。按《叔夷钟》以“莱仆”与“马车戎兵”并赐,下文又明言二者并赐的用途是供叔夷充实军备,“以戒戎作”,可知“莱仆”就是驾驭“马车”的甲士,“仆”当读为仆驭之“仆”。《静簋》:“王令静(?)射学宫,小子众服众小臣众夷仆学射……”,“莱仆”即“夷仆”之属。“仆”既学射于王之学宫,又为贵族驾驭战车,则其职为车兵,其身分属贵族,并非服家内杂役的奴仆。郭老忽略了“仆”有臣仆与仆驭二义,指车兵为奴隶,显然是一个失误。古时奴隶本无充军资格,更不必说充当军队中的主力——车上甲士了,赐之与“以  相似文献   

19.
论“劳动是人的本质”与“人的社会性”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劳动是人的本质"以及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劳动的与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两者并不矛盾,劳动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社会关系在劳动中展开,社会关系可以看作是劳动的社会形式,同时人的本质只能在关系中形成,不能从单个人来看,要从对象化的活动中理解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劳动与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两者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20.
十四  在我们通常的理解中, “五四”白话文革新的成功就意味着中国古代文言文的灭亡,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胜利就意味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灭亡。实际上, 这种理论上的判断是违背最起码的文化常识的。人类历史上的任何变革都不是从根本上消灭此前的历史, 而是赋予此前的历史以一个相对完整的形态和一个相对确定的意义。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 但却没有消灭清王朝的历史。清王朝的历史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形态和相对完整的意义的。它将永远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中, 并对我们未来的发展产生各种不同形式的影响。文化就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