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实现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战略任务.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就是要通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来妥善处理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的融合从而实现共同繁荣的目标.并探讨了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涵,现实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统筹城乡发展就是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合理布局城乡产业结构;必须规划建设与管理,提升农村城镇化水平;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实现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年来,凉山州西昌市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了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但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仍然突出.其中社会保障问题成为了这个过程中很突出的一个问题,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使得西昌市城乡社会保障的统筹发展进展缓慢.据西昌市具体情况和国内外成功经验,积极探索适合于西昌市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立法路径推进西昌市的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我国西部落后地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正面临着工业化水平整体不高,工促农能力不足、城镇化水平低,城带乡能力不足、农牧业现代化水平低,劳动力转移能力不足、中小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力不足,吸纳农民工就地就业能力不足等诸多难题。基于此,西部落后地区要加快推进一体化发展,就必须准确把握两个现实关节点,把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与加快推进农民工阶层向城镇居民转变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该文通过分析新疆城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考虑新疆城乡问题,走以城带乡、以工扶农、以商促农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道路,才能实现新疆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我国的工业化不能重复发达国家的老路,必须结合我国国情选择具体的工业化方式,城乡统筹发展和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工业化的一种现实选择,它能够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把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协调起来,并充分考虑我国人口多的特点,保持劳动对产出贡献。以工促农的新工业化道路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使城乡工业共同发展;可以加快农村城镇化,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可以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促进人力资源优势发挥,这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共识、分歧与机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新战略。学界对此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并就新农村建设产生的背景、特点及其基本出路达成广泛共识。但对具体的建设路径存在严重分歧:一种观点主张发挥城市的主导作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建设新农村;另一种观点主张立足国情以农为本,建设文化福利式的新农村。而城乡统筹是21世纪城乡关系发展的新趋势,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机遇。城乡统筹有利于发挥城市与农村两个积极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农业大国,有近8亿农民,只有解决了农民的问题,才能有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9.
中部地区必须认清农业主产区的特殊性,切实根据区域资源禀赋特点、比较优势及市场需求变动趋势,矫正“逆比较优势”的产业选择偏差,由传统的“纯工业”发展模式转换为“以农为本”的发展模式,重点发展与农业关联度高的工业门类,使区域内丰富密集的农业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工业经济优势,努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城乡互补的产业结构和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品加工制造产业链,真正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这是破解“三农”难题,实现中部崛起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经济转轨中的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协调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转轨中的城乡互动可以理解为城乡资源的互动与融合,工农互促表现为产业链条的紧密联系,城乡互动、工农互促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经济转轨中的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协调发展应该是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共进的过程,应统筹城乡体制改革,把城市改革与农村改革结合起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市场体系。其可行性路径包括:足够重视小城镇的连接功能,以集约提升连接的效率;工业集群推动农村工业化;大工业支持与农业自身升级的互动;在城乡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工、农、服务业的融合,以促进协调发展;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互动。  相似文献   

11.
创意农业是迅速崛起的现代农业,它以农业多功能性为基础,具有低碳、环保特质和可持续发展性。创意农业通过农业多样化路径,演化成农产品加工产业、农村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三种产业形态,实现产业集聚和产业融合,整合上下产业链,满足社会需求升级,从而创造大量与农业相关的非农职业,吸收农业不断释放出来的劳动力,有序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创意农业的经济绩效在于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率,推进城镇化水平提高,有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建立新型城乡关系。  相似文献   

12.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而目前,中国农业反哺政策中所存在的制度供给缺陷,给中国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带来了困难。文章在深入分析了反哺农业制度供给缺陷的原因基础上,从制度供给视角探讨了反哺农业的制度供给目标与路径,并提出要创新中国反哺农业的社会公共政策,加强中国反哺农业的制度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现代城市发育最早、城市化水平最高、城市体系最完备的地区之一。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形成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乡村工业化与城镇(市)化协调城乡发展的模式。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一般经验有:城乡互动发展、以小城镇为主体和乡镇企业的集聚化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这些经验对西部地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启示是:以乡村城镇化推进西部城乡一体化、以城镇的城市化加快西部城乡一体化、以乡村工业化推进西部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实证考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可追溯到一百多年以前。中国传统上一直是个农业国家,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洋务运动”局部引进西方现代大工业,经济二元性特征开始显现雏形。到1949年,国内工业总产值占到工农业总产值的30%,其中重工业比重为7.9%。而当时工业主要集中于城市,在广大的乡村封闭落后的传统经济仍占主导地位,由此初步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格局。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特殊的历史、体制原因,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又经历了一个动态演化过程,本文通过构造一系列指标对此做一详细考察。  相似文献   

15.
关于末代农民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末代农民的出现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末代农民群体具有年龄偏大、外出就业困难和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三个基本特征,在区域之间和产业之间存在差异,是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结果。最后提出了农业劳动力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期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能够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不是要单纯地振兴工业,理所当然地包括现代农业发展。发展现代农业,首要目标是大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心任务是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重点和难点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民充分就业;根本出路在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发展农业产业园区,应着眼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农村小康步伐,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前,农业产业园区应充分显示“优质高效、绿色安全、旅游观光”的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突出地方特色,调优调高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园的发展重点是在确保农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做好农业产品的营销和贸易。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正处在历史紧要关头,新市民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具有催化促进作用。新市民的城乡粘合性主要表现为城乡情感粘合、城乡生活粘合、城乡工作粘合,新市民通过反哺农业、农村、农民,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催化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运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影响新市民“三个反哺”“四个带动”催化促进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影响新市民“三个反哺”催化促进的因素是“同样光荣”“乡镇干部联系度”“国家重视(三农)是起因”“(所在单位)帮扶已开始行动”“技术职称”,影响新市民“四个带动”催化促进的因素是“乡镇干部联系度”“性别”“若非国家号召”“工作城市级别”“(所在单位)为农家服务”“国家重视是起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