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划竞争规律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特有的经济规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存在着它的内在运动的竞争及其竞争规律,这就是有计划的竞争规律。计划竞争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在国家计划领导、指导、控制、监督下,各个社会主义企业之间,各自努力缩短本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使其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力求多获取本企业利润的竞争的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2.
股份制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是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既然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阶段,就要发挥股份制集聚资金、发展生产和促进竞争的积极作用,把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所有制单一化的旧格局,转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新格局。股份制正是适应这一客观要求,冲破各种所有制形式的限制,发展横向的和纵向的联系,创立灵活的组织形式,增加企业的实力,增强竞争和应变能力。在实行股份制过程中,其指导思想和原则应是:以更新观念,增强改革意识为先导;以调整改革所有制结构为重点,以有利于企业转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确立职工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是与“产品经济社会主义”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它是完全按商品经济的要求而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作者认为,改革就是按这一命题而进行的新的社会主义实践。那么,商品经济是怎样与社会主义统一起来的,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作者从动态发展,即历史沿革的角度探讨了这一问题,并肯定了商品经济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认为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的公有制是一种“共有制”,提出了在共有经济内部如何重建个人所有制,强化产权约束的问题。作者认为这是改革传统公有制特别是国家所有制的一个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田明孝 《浙江学刊》2012,(4):128-132
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在社会主义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提出在社会主义思想中包括与资本主义社会彻底决裂的思想,其物质基础就是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社会民主主义在所有制问题上经历了从坚持、认同公有制,到逐渐修正关于所有制问题的主张的演变过程。民主社会主义甚至放弃了将生产资料社会化的目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基本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  相似文献   

5.
竞争论     
增强企业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社会主义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提高企业活力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本文拟就社会主义竞争若干理论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一竞争是商品经济的特有范畴,有商品经济就必然有竞争。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竞争也必然存在并发挥作用。竞争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同任何事物一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有一般性和特殊性。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一般性,要求每个商品生产经营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作为各自利益的代表交换产品和劳务。为此,他们必须拥有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所必需的人财物产供销等权利。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殊性则要求,必须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从事商品的生产和经营,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公有制占主导地位不变的前提下,选择一个恰当的公有制形式,从而使企业能够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完全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报告对我国目前的所有制结构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这一任务能否顺利完成首先取决于我们如何正确看待公有制经济和其它所有制经济的辩证关系,它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商品经济与公有制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这是一个亟待深入探讨的重大理论问题。前一段时间,人们以主要精力研究了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问题。我认为现在有必要侧重分析一下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公有制问题。商品经济与公有制之间的制约关系是相互的,我把公有制对商品经济的规范称为正规定,把商品经济对公有制的规范称为反规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马克思在大工业技术基础上主张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有其相对的合理性,但是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则应当采取社会所有制。目前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公有制,或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或混合所有制等等观点既不能揭示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特殊本质,也不能说明市场经济所有制的具体形式;只有采用社会所有制范畴才能揭示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特殊本质,才能说明所有制的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10.
全民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础和特征,中国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就意味着全民所有制改革要在保持全民所有制所具有的全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这一根本性质的前提下,优化其产权结构及实现形式,从根本上促进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 全民所有制是指全体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的一种公有制形式,正是这种所有制形式和以这种形式为主导的所有制结构,才严格区分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权力,主要表现为不受剥削并得以保障的劳动权和不受财产限制的选…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一个时期,理论界对国家所有制改革问题十分重视,讨论也很热烈,各种理论观点也不尽相同。本文试图以国家所有制改革的方向为主线,以公有制双重主体所有的结构形式为出发点,探讨如何进一步建立起有利于增大国营企业活力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一、原有的全民所有制形式与商品经济的矛盾性马克思主义曾设想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首先应在生产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发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新型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以交换为目的进行生产,通过价值实现经济联系的社会经济形式。按照传统观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否定。实践表明,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并没有否定商品经济,否定的只是私有制的无政府状态的商品经济。在历史上,商品经济是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联系在一起的。“只有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的产品,才作为商品互相对立。”“谁也不知道,他的那种商品在市场上会出  相似文献   

13.
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步步深入,我国城乡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和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改革中,我们将选择一种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模式,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发展趋向如何,已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亟待回答的理论课题。在改革之初,由于受传统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束缚以及对所有制范畴含义的简单化的理解,人们一般都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只涉及到经营方式的变革而不会触及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因而将理论研究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企业的经营方式上,而对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的研究,则重视不够。特别是对于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新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模式以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样的重大问题,则几乎还没有涉及。但是,  相似文献   

14.
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可以是产品经济形式:即“实物型”所有制,也可以是商品经济形式,即“实物—价值型”所有制。要使社会主义经济得以充分发展,我们只能选择后者。本文着重揭示了“实物—价值型”经济所蕴含的内在本质,即“资本的运动”。无论是国有制经济还是非国有制经济,只要其加入社会主义经济的“实物—价值”运动,最终都会带来整个国民经济力量的增强。  相似文献   

15.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而现代自由企业制度则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在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中,如何在公有制基础上建立自由企业制度,从而使改革既是“社会主义改革”,又是“市场化改革”,是中国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从公有制改革这一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公有制的本质是废除“所有者主权”,确立“劳动者主权”;公有制的条件是生产社会化、商品经济金融化、生产资料丰裕、人力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公有制的基本运行形式是信用形式和股份形式,公有制改革要“淡化产权,强化责任”,使公有资产“无期信用化”和“优先股份化”;主张建立公有资产的有限赔偿的责任制度。所有这些现点对认识公有制、探索公有制改革的方向和途径,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乡镇企业与国营企业争原料、争市场问题商品经济,既使是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它客观上也要求企业之间展开竞争。竞争才能给企业、给整个经济带来活力。认为乡镇企业与国营企业争这争那,在很大程度上无非是要保护国营企业的垄断地位,  相似文献   

17.
论马克思、恩格斯在所有制问题上的理论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所有制问题上的理论局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他们对社会立义所有制模式的预见带有某些空想因素;2.他们对“过渡时期”所有制形式的研究出现了大跨度跳跃,未能将力求切近现实的研究方法贯彻到底;3.他们始终把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文章就造成上述理论局限的原因作了较广泛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是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础,它的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科学性和进步性能否正常体现。本文联系中国现实经济状况,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理论进行了探讨。认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亦存在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因而价值规律及市场机制也就必然通过对劳动者经济利益的制约和刺激来调节劳动者的经济行为,进而调节社会经济运行机制;必须坚持在公有制前提下对现行产权体制进行调整,在国家、企业和职工之间形成稳定的、法律上的财产权力制约关东,使之各自获得相应的收益和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于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关系,作者强调应对现代商品经济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性作深层分析,从而使两者的调节作用在经济进行中达到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的模式、特征、本质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模式、特征和本质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因此,对这三者的关系,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一、关于社会主义的模式社会主义模式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结构的具体形式.即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其中经济体制是其主要内容.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既包括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公有制形式以及其它辅助的所有制形式;各种所有制形式在社会所占的地位、比重及相互之间所发生的作用),又包括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体制(计划管理的结构和方式;经济利益的结构和分配方式;经济的组织结构;与所有制相联系的经营管理方式等).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包括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以及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社会主义的文化体制,则包括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实施的领导和管理的具体制度.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体制是由这个国家的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一、企业兼并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兼并、产权转移是一种经常发生的经济现象。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无一例外地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竞争规律作用的结果使优势企业具有一种内在的扩张冲力,实现这种扩张的手段之一就是兼并其他企业,即集中生产要素,使之超出自身积累,从而达到其迅速扩张的愿望;同时,通过企业兼并还可以推动企业组织结构和再生产结构的优化与演进,提高自身的规模经济效益和结构经济效益。因此,可以说,企业兼并又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实现扩张的一种内在机制。完整的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不仅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更重要的还应包括资金、劳务、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