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阐述县域特色产业创新内涵、创新特征和产业创新模式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县域特色产业创新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得出构建集群式创新机制来提升县域特色产业创新能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区域创新能力成为衡量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指标和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伴随着全球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国内外一些学者开始研究信息相关产业发展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ICT服务产业发展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我国政府、企业和全社会共同努力,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是实现技术创新商业转化与推广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文章依托云理论构建双向综合云重心评价模型,有效地解决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能力评价存在的复杂性、模糊性以及定性与定量指标间转化困难,实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定量评价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实证得出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和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均较差。并逆向分析发现,两个产业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均为新产品研发投资回收率和新技术产品研发贡献率,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新技术商品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城市是集知识创新、技术转移和产业集聚的重要社会组织形式,是国家创新能力孕育和发展的基本环境,科技创新能力正逐渐成为衡量城市经济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的关键性因素。运用因子分析方法,通过提取对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影响较大、具有较高识别信息的定量指标,设计与构建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11个区域中心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以确定城市创新能力的相对地位,分析城市间科技创新能力的差距,以期为我国制定城市创新发展战略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新闻出版产业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文章基于SWOT模型理论,系统分析了我国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遇、威胁,提出了重点培育数字出版产业和出版物发行产业、加大扶持产业基地建设和核心企业集团发展、着力提高出版企业自立创新能力等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新闻出版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将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概念引入适应度景观及NK模型中,建立以创新资源、创新活动、创新意识、合作网络为基本要素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发展NK模型,并以沈阳铁西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和大连软件与信息服务技术产业集群为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创新资源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发展的基本前提,创新活动、创新意识、合作网络依产业集群特征不同而呈现出差异化的集群创新能力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经济下,各种科技资源全球范围内进行无边界流动,新型国际分工模式和研发国际化对我国产业创新体系产生了很大影响,需要建立起相应的开放式产业创新体系。通过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骨干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产学研用结合,加快推动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高技术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以自身为中心构建产业创新体系联合攻关突破核心技术,增强技术标准化和产业化能力,进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高新区创新活动与自主创新能力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新区是我国实现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的主要载体,是高新技术产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平台。现阶段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赋予高新区的历史使命,是高新区进一步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我们必须以承担历史使命、实现国家战略为己任,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增长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等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战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成电路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其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分析技术、市场变化发展给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新时期我国应采取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即在政府政策资金支持、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共同努力下,紧紧抓住当前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背景下的巨大市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国产芯片的推广力度,实现技术和市场的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创新能力不足是产业集群风险形成的重要原因。我国产业集群缺乏创新能力的原因主要是创新和合作意识淡薄、自主创新投入不足、缺乏良好的创新环境、创新人才高度缺乏、不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等。从创新的角度规避产业集群风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政府应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励集群内企业的创新动力;鼓励群内企业自主创新,打造内部核心竞争力;创新产业集群网络结构,构造开放性集群网络结构;集群内企业实行链条式的群体决策模式,加强区域创新网络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以我国420家高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SPSS15.0与AMOS7.0软件,对高技术企业技术核心能力的要素构成进行了探索性与验证性因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高技术企业技术核心能力由吸收能力、研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与延展能力四要素组成。该四维结构模型较好地反映了中国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背景下的技术核心能力要素组成状况。  相似文献   

12.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研究--基于企业能力理论的探讨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可以通过对技术创新的成功管理来营造竞争优势 ,是因为企业技术创新不仅是技术的价值追加过程 ,技术创新更深层次的作用在于对企业现有资源、能力、知识和战略方面的影响。然而 ,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的能力基础战略与传统企业战略存在很大差异 ,它更多强调的是企业形态变化过程中所要做到的技术、竞争、需求、资源和组织适应 ,因此 ,应该把创新资源积蓄、创新目标选择和技术创新组织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3.
未来科技创新趋势与特点的一些认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以现有资源综合集成为特色,瞄准前沿科技,构筑新的创新链,做好事先的技术协调,培育持久的创新能力,发挥注意力经济效应,利用创造性模型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制定相应战略并务求落实是企业必须面对的未来科技创新的趋势与特点.只有认识它们才能使企业获得高的投资回报率和创建企业新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4.
外向型创新是国际技术创新领域的研究前沿, 研究构建了外向型创新影响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 试图揭示两者关系中的调节机制. 通过对中国211家BTB高科技企业样本的实证检验, 得出以下结论: ① 外向型创新对创新绩效具有积极影响; ②企业网络能力与网络外溢均对外向型创新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研究结论为外向型创新在我国企业中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企业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出现的几种能力概念经常互相混淆,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对企业竞争力、企业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技术能力、核心能力和核心技术能力等六种能力的涵义和特征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一个整合模型来表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能力结构。  相似文献   

16.
技术创新模式选择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按照技术创新所需资源和能力的不同来源,可以将技术创新分为独立创新、合作创新、引进再创新三种模式,它们各有优点和缺陷。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受到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企业竞争战略和技术创新战略及其相互关系,二是待开发技术的特点,三是企业的技术开发资源和能力。现代企业大量选择合作技术创新模式的原因在于:首先,这是现代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的必然要求;其次,世界范围内高素质的研究开发人才、技术成果及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都越来越多,通过合作从外部获取技术便成为可能;第三,相比独立创新和引进再创新,合作创新模式的综合优势更加明显。目前,我国企业的总体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还比较低,通过产学研合作增强其技术创新能力更是其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坚持技术创新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技术创新既是企业的一种能力,也是企业的一种行为过程.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对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必然存在正相关的作用,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更是如此.加强技术创新活动是我国赶超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知识创新与我国光电子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光电子领域存在着知识创新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等问题 ,这些都使得我国光电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 ,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光电子产业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 ,本文探讨了加强光电子知识创新的措施 ,以便增强我国光电子产业核心竞争力 ,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企业文化能力与企业核心能力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能力是企业在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及行为准则的作用力,它在推动企业发展、获取并保持企业持久竞争优势过程中,一方面起着统帅作用,另一方面又渗透进企业资源能力、制度能力、技术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其他各种能力中,并影响着这些能力的形成及作用的发挥。因此,企业文化能力是构筑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企业技术创新内部激励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来提升企业竞争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内部激励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国有企业应从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来加以建立和完善,尤其应注重对科研人员的激励,以保证技术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使企业取得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