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侃的语源学理论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侃先生是我国近代杰出的语言文字学家,他在文字、音韵、训诂三个领域都有自己的建树,其中以在训诂学方面的贡献为最大,而在训诂学方面,他用力最深的又是语源学的研究。语源研究是训诂学的高层次课题,它有助于展现语言的系统性,揭示语言发展演变的内  相似文献   

2.
《春秋榖梁传》是传统训诂学在萌芽阶段的重要著作。其正文中的训诂材料说明先秦时期训诂榖在训释用 语、方法以及内容方面就已经初具雏形,并引导后世训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我们研究训诂学,无非想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衡量阅读古书的能力,主要看你理解不理解,又全看你有没有词分句析的过硬工夫。而词分句析这一过硬工夫,恰恰又是训诂实践的全面反映。因此从现实意义来说,训诂学应当看作是古代汉语研究的中心。研究古代汉语的其他部分——音韵学、文字学,归根结底是要为训诂学服务,要为读懂古书创造条件。训诂学既成为研究古代汉语的中心,因此,对于它,我们不能不有更多的考虑。现在把初步考虑到的有关训诂学的几个问题提出于下:  相似文献   

4.
郑玄在训诂实践中透过汉字的形体,窥见其音义联系,在训诂学史上创造性地建立了“就音求义”的理论原则,并把它贯穿在整个训诂实践的始终。 郑氏就音求义原则的建立,基于他对前修时贤声训经验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亦得益于他丰富的语音知识。 (一)对前修时贤声训经验的继承和发展 汉字的音义联系很早就为古代学者所注意,先秦文献里即已可见利用声音线索来解  相似文献   

5.
<春秋榖梁传>是传统训诂学在萌芽阶段的重要著作.其正文中的训诂材料说明先秦时期训诂榖在训释用语、方法以及内容方面就已经初具雏形,并引导后世训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试论“春秋三传”中的训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传统的训诂学是基于扫除文献中的语言文字障碍而产生的。于是,人们常把历代对古代文献随文释义的注疏和汇集训诂成果通释语义的训诂专著,看作是训诂的全部内容。其实,这种看法很不全面。它忽略了文献撰写者本人在正文中的随文释义,也就是那些保存在文献正文中的训诂。  相似文献   

7.
略论荀子的词义“说”、“辨”及其对后世训诂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荀子的词义“说”、“辨”问题进行了探讨。荀子的词义“说”、“辨”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对后世训诂学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在研究中国训诂学史的时候,必须给它以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因声求义”是传统训诂方法之一。早在东汉末年,郑玄就已经提出了“因声求义”的训诂原则,并在其注释实践中广泛地运用了这一原则。深入分析郑玄《礼记注》“因声求义”的训诂范围及其内容,证明“因声求义”作为较为科学的训诂方法,肇始于郑玄。而且,郑玄“因声求义”的思想,直接开启了传统训诂学研究音义关系的道路,促进了传统训诂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小学史上一部颇为独特的著作,它既是字书、字典,又是训诂专著,并且是独一无二的以训释本义为主旨的专书。《说文》以540部统率9353字,始于“一”而终于“亥”,列篆文,合以古、籀,即形求义,是我国文字学史上的开山之作。其篆文,是连接契文和隶书的桥梁,是研究契、铭文的参照体。《说文》的部首分类一直被沿用到明代(梅膺祚《字汇》始分214部),依据文字形体系联汉字并训其义,也以《说文》为首创。《说文》也是训诂之书。我国的训诂学,萌芽于先秦,到汉代正式形成,并迅速走向鼎盛,《尔  相似文献   

10.
训诂的实质是对古代文献的词句进行意义解释,在这个工作过程中,它要使用的材料可以包括书面语言的形、音、义以及各项相关的文化历史背景知识,但这些东西是训释对象的一部分而不属于训诂方法的范畴。作为一种思辨过程,训诂所遵循的必然是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即归纳、演绎等等。分析训诂的逻辑方式可以使我们正确理解训诂学的原理及其工作方法,这有利于增强阅读古籍的能力,也有助于训诂学在新形势下能得到真正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戴震在训诂方法研究上的成就在训诂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创造性地发展了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以及六书在训诂中的作用,提出了“以字证经,以经证字”的训诂原则和方法,为清代训诂学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同时,戴震又是一位哲学家。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上,他强调对规律的探索,重视比较、分类、分析、综合等方法的运用,并强调实证的重要性。他的哲学思维方法是他在训诂学研究领域所赖以取得成就的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传统语言学即广义的“小学”包括文字、音韵和训诂三个部门。训诂学的观念经历了从古代、现代到当代三个发展阶段。训诂学不是字义学或词义学, 也不是语义学, 从本质上说, 训诂学就是注释学, 当代训诂学应该属于文献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它跟现代语言学各分支学科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当前的训诂学应该破除门户之见, 正确认识其学科性质, 致力于训诂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训诂学是一门古老而艰深的学问,就目前的社会发展状况来看,青年人中较少有人对它感兴趣了,因而,将来它很有失传的可能。本文的题目为“浅谈”,也只能是触及到它的一些皮毛。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能汲取一点训诂学知识的营养,运用到教学中去确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里,我只能粗略地谈一下我个人的探索。一、训诂在古文教学中的应用大纲一再作了修订,减少篇目,降低难度,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而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从大纲所规定的古文篇目来看,许多还是较难的。若从教学的角度来看,许多疑难词、句的释义还存在着很大的障碍;因此.训诂就成了较好的突破这些难点的方法。简单说来,训诂可分为三项内容:形训、声训、义训;因此,训诂的方法也就分为三项:以形索义,因声求义,比较互证。下面,分三方面来举些例子。  相似文献   

14.
训诂学是我国的一个古老的学科。一般人对它很陌生,常常把它看成一门神秘莫测、高不可攀的学问。一九八一年五月在武汉召开中国训诂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有的代表谈到,在赴武汉开会的途中,听到有的群众把“训诂学”念成了“训话学”;这充分说明,训诂学亟需普及,必须深入研究祖国的这份珍贵的遗产,并把它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训诂简论》,就是陆宗达先生为普及训诂学的基本知识而著述的一本书。它从训诂的概念、范围、内容、方法和运用几个方面,对训诂学的基本理论和前人在训诂上的成就作了简要通俗的论述和介绍,在许多问题上有作者自己独到的见解。读了这本书,使人感到,训  相似文献   

15.
语言学史上称中国、印度、希腊是语言学这门古老科学的三大发源地。据可靠史料记载我国的语言研究始于先秦。早在公元前770—221年春秋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墨翟、荀况、公孙龙等曾从哲学的角度辩论“名”和“实”的问题,就已涉及到语言问题。到东汉时期,由于解释经书的需要,属于语文学的文字、训诂之学产生发展起  相似文献   

16.
“换读”这一文字训诂现象最早出现在先秦时代的诗歌里,它弥补了当时语言文字不够丰富的缺陷,是古人注音释义的方法之一,同时又是不同方言分化的结果。本文就它的产生、前人对它的研究以及它与同义词、同源词,本字和假借字之间的关系几个问题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7.
传统训诂学如何继承与发展?如何建立科学的现代训诂学?这是众多的语言学者一直在孜孜探索的课题。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社会文化诸学科研究的繁荣,这古老学科的“破旧创新”就更为迫切。现在,蔚为大观的古代口语词的训释与研究,正在日益填补传统训诂的空白;琳琅满目的对传统训诂之专题、专书、专人的理论总结与探讨,正在不断揭开古老“小学”扑朔迷离的面纱。这是当今训信领域两股可喜的时代浪潮。然而,探索还要继续。首先是训释对象问题。古代口语词方面的训释成果表明:这方面是现代训诂的新领域、新路径。但如果以为唯此才是当今…  相似文献   

18.
内容简介:训诂学是我国研究古书词义的传统学科,其核心内容就是"训诂"。本书紧紧围绕训诂这一核心,专门讨论古书词语(包括现代汉语古词语)的训释问题。全书共八章,分上下两编,上编以汉语史分期为纲,包括"上古、中古汉语词语训诂"、"近代汉语词语训诂"、"现代汉语词语训诂"及"训诂研究相关问题"四章;下编以训诂学功用为纲,包括"训诂与语文教学"、"训诂与古籍整理"、"训诂与辞书  相似文献   

19.
声训历来被认为是训诂学上最重要的训诂方法。但汉代刘熙《释名》中的声训,经很多专家考证,绝大多数是错误的。声训作为一种释词的方法并不科学,它对后世的词义研究来说,影响是消极的,必须“批判”。但是作为一种训诂的方法,声训的具体内容,特别是先秦文献的某些声训,对汉语词源的探讨,对汉语同源词的研究及对古籍中文字通假现象的认识,还是具有重要价值的。  相似文献   

20.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训诂书,它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具有百科性质。多少年来,不少学者对于该书的作者、成书年代虽有争议,但还是一致肯定它在训诂学方面的地位,肯定了它在阅读先秦典籍方面的价值和作用。张揖在《上广雅表》中说:“夫《尔雅》之为书也,文约而义固,其陈道也,精研而无误,真七经之检度,学问之阶路,儒林之楷素也。”这一评价,就其主要情况看,《尔雅》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