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辅仁 《伴侣(A版)》2021,(1):8-10
北京来的博士书记驻村扶贫,发掘出会做辣椒酱的巧手村妇 2018年8月的一天,河北海兴县苏基镇张常丰村村民代淑凤一家正在吃晚饭,这时,驻村第一书记张巍婷从院门外走进来.听张巍婷说没吃饭,代淑凤递过来一个馒头,还有一盘辣椒酱,开玩笑地说:"张书记,馍馍沾酱,越吃越壮,您尝尝我做的酱咋样?"张巍婷奔波了一天,的确饿了,不客气地接过馒头,沾着酱吃了起来.吃了没两口,她就赞不绝口地说:"姐,您这辣椒酱做得真好吃,馒头也筋道!"代淑凤笑着说:"张书记,您这北京来的大干部能喜欢我做的辣椒酱,也太抬举我了."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令我国人口与计生这一基本国策最挠头的现象是"越穷越生",几十年间都拿它没辙.这可好,大概从十几年前一部分人富起来和"名"起来之后,这基本国策上又多出两样事儿:"越‘名'越生"和"越富越生".  相似文献   

3.
我是在偶然中想到这个"听起来有点玄"的创业点子的. 有一天,小区另一栋楼的女邻居突然找到我,支支吾吾地说:"我想……求你件事."原来她家的小保姆突然辞职了,她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问我刚刚退休的父母能不能过去给她带几天孩子.  相似文献   

4.
1 你知道"秋夏之恋"这个词吧?说的就是我和安这种年龄相差很大的老妻少夫.我是颓态毕现的秋,他是繁盛的夏,他每天在你面前晃荡着,就像一面镜子、一个坐标时时提醒我:做为一个女人,你已经老了,你根本配不上我.你说我还能快乐吗?  相似文献   

5.
本心 《伴侣(A版)》2016,(3):10-12
2015年11月21日,台北,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落下帷幕,影帝花落《老炮儿》男主角冯小刚. 冯小刚是大陆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导演之一.妻子徐帆亦是实力派演员,影后.是电影让他们相遇、相识和相恋.16年来,两人不仅是荧屏上的最佳搭档,也是生活中的最佳伴侣.冯小刚此次获封影帝,夫妻俩角色好像进行了互换",影后"徐帆似乎退到了幕后. 冯小刚说":娶你,我三生有幸."徐帆则言":这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乐了10年,希望还有50年能让我乐下去."  相似文献   

6.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相似文献   

7.
<正>幸福夫妻:丈夫:陈放,40岁,机关公务员;妻子:沈子惠,38岁,中学教师。婚龄12年。幸福秘笈:化不快为快乐,报喜不报忧。让自己随时都满怀喜悦之情,会给婚姻生活带来喜色。讲述人:妻子沈子惠"物价又涨了,工资咋总不见涨呢?""小莉买了一个LV包包,满世界地炫耀,什么人啊?""领导老让我做事,却从不提拔我,气死我了!"每天回到家,我和陈放都有一肚子怨气要发,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气。  相似文献   

8.
正时不时的有网友这样问我:"你快乐吗?"我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很快乐。""你很幸福是吗?""是的,我很幸福。""那你告诉我幸福是什么?快乐又是什么?""心是快乐之根,幸福只是一种感觉,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这时他们会发来惊讶的表情说":你说话有点像不食人间烟火的人,是真快乐还是伪装的呀?"我无语,发个微笑的表情回应。其实大道理我也不懂,也说不明白,我记得曾看过一篇《快乐藤的传说》,虽然看过很久了可我对那篇  相似文献   

9.
祁婧月 《安家》2006,(10):42-43
阮维邦操着一口流利的港味普通话微笑着对记者说:"职业生涯中对我来讲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来到北京"可是5年前他来到北京的时候,一句普通话不会说.那时对北京的"人文"没有太多的概念.一直从事房地产销售行业的阮维邦,对北京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个有些"排外"的城市,仿佛只有熟悉了"游戏规则"之后才能融入其中.曾经有些"水土不服"的他表示:"开始主要感觉香港与北京在一些销售理念上有差异,他们懂的我不懂,我懂的他们又不懂.我不禁问自己来北京这个决定是否正确".最终促使他留下的理由是,"我骨子里的不服输,因为有些东西是任何人都能在短期掌握了解的,有些则是少数人才具备的职业素质,这就是我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凉山不"凉"     
李淼  侯冲 《中国扶贫》2017,(14):29-32
"阿大(彝语:爸爸),提前祝你父亲节快乐!"6月17日下午3点,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支尔莫乡勒尔小学四年级学生陈心明,踮起脚尖站在宿舍楼的IC卡电话前,新奇又怯生生地给正在山上放羊的爸爸打电话.  相似文献   

11.
那是2001年4月的一个雷雨天,高考落榜后无所事事的我,正在家中的客厅看电视.突然,一只半个巴掌大身上长满"脓包"的癞蛤蟆跳进了屋里.这时,刚从里屋出来的父亲看到后随口说:"听说这东西‘脓包'里的毒能治病,能卖钱呢."  相似文献   

12.
海风 《伴侣(A版)》2018,(3):58-60
一、 远香近臭 去年初冬时节,公公和婆婆从乡下风尘仆仆地来到我家.我每天好吃好喝地侍奉,公公和婆婆住了半个月,也不见回老家的迹象. 在我的授意下,老公问他妈:"妈,你和爸什么时候回去,我开车送你们."婆婆清清嗓子说:"我们这次来了就不走了,在你这儿养老."我心里"咯噔"一下.我关切地问:"家里的生意呢?"公公慢条斯理地说:"我和你妈把货都处理了,这营生早出晚归,我们这两把老骨头做不动了."  相似文献   

13.
孙丽 《伴侣(A版)》2016,(1):22-24
"环球二人组"闯世界,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妈,咱们出国转转吧.再不出去,等将来您连路都走不动的时候,就更没机会啦!""那得花多少钱?""如果咱们每年出去一次,有我的年终奖金差不多就够了.""我身体不好,白细胞数量这么低,万一在外面有个头疼脑热的或人多的地方被传染怎么办?""妈,咱又不是去登月,国外照样有医院有医生.""坐飞机去欧洲得花多长时间?""十几个小时吧.""时间太长,我可受不了.""别呀,妈,您不是爱看电影吗,三四部电影咱们就到了.""你爸一个人在家我可不放心.""妈,您就不用担心了,每天都能给爸爸打电话!"……"那咱们什么时候走?""说走就走!"  相似文献   

14.
心悦 《伴侣(A版)》2015,(7):8-10
为了让失聪的儿子能像正常人一样学习,她不惜辞职全程陪读,成为孩子的"耳朵",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母子俩同桌度过16载.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今年2月27日获得央视"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的"同桌妈妈"陶艳波和她22岁的儿子杨乃斌. 16年漫长陪读路,为了儿子放弃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在陶艳波看来不算什么,她说:"他是我儿,我是他妈,我做了每个母亲都会为孩子做的事情,就算全天下都瞧不起我的孩子,我也要眼含热泪,拥抱他,欣赏他!"  相似文献   

15.
真情专递     
《伴侣(A版)》2008,(10):63-63
正太平的"丁":友情是永恒的,愿你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切顺利。九年同学的"铁"132****6865胜华:漫长的日子里没有你的消息,让我很着急。我不能没有你,希望你能尽快和我联系!爱你的人王军132****2278杨杰:你现在好吗?好久没有你的消息了,真的好想你。愿你天天快乐!国庆  相似文献   

16.
"民间外交家"之"最" 十八年前,还是我在海外求学之时,我就立下一个信念:总有一天,我们中国人会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那时,中国的对外经济交往将空前繁盛,我愿为此做一个搭桥铺路者.  相似文献   

17.
谢群杰  韦志辉 《职业》2017,(8):125-126
广西技工院校的体育教学一直沿用传统教法.这种教法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并且在教学改革的大潮中也显得不合时宜.本文以"快乐体育"的内涵和教学意义为切入点,从人才培养、人本教育、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堂构建和学生差异特点等方面,分析了广西技工院校在体育课程中实施"快乐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明红 《老年人》2006,(7):28-29
相声能给观众带来快乐。作为相声表演艺术家,李金斗不仅把快乐带给了大家,而且也将快乐带回了家。他和妻子张蕴华牵手走过30多年风雨历程。他们的爱情如酒,越久越香,越醇。相知相爱李金斗从小失去父母,12岁就进入北京市曲艺团学说相声。他性格内向,总是把苦藏在心里,从不愿向别  相似文献   

19.
那天上午,我正在上班,忽然接到女儿老师的电话,老师在电话里反映女儿丹丹昨天晚上带回家让家长签名的试卷没有上交. 听到老师的反映,我感到很迷惑.孩子今年读二年级,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都很听话,在学校里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但老师反映的情况属实,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好不容易等到下班,我急忙赶回家,发现孩子正在写作业,我询问她今天到底是怎么回事?谁知丹丹竟然不理我,满脸的不高兴,只顾低头写作业,什么话也不说.看到她不回答我的问题,我非常生气,预感到孩子一定有什么问题,忍不住对她大吼道:"你为什么不说话,再不说,我翻你书包了!看我找出试卷来,你怎么说!"刚说完这句话,只听丹丹"呜呜"地哭出声来,然后她转过身去慢吞吞地从抽屉里摸出一个纸团.我迫不及待地一把夺过来,把它舒展开,两张考卷全是80分.我一下全明白了,看着已经发抖而且哭成泪人的女儿,心里真是又气又心疼.转念一想,女儿藏卷子,肯定有她的想法.等丹丹稍平静一会儿,我把她拉到自己跟前,轻声问:"你能告诉妈妈这是为什么吗?"丹丹一边抽泣,一边说:"我怕你打我,怕你不喜欢我了."听到孩子这么说,我的心里一紧,随即放开丹丹,拿出笔在卷子上边签字边说:"妈妈怎么会不喜欢你呢?来,让我们看看你在什么地方出了错."  相似文献   

20.
忙碌是个人内心和社会压力双重驱使和"逼迫"的结果.对每一个身陷其忙的人而言,问题可能不在于忙不忙,而在于是否在忙中体验快乐和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