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 人的主动行为是指人自觉地作用于客观世界的活动,过去将驱使这种活动的能力定义为主观能动性。这个定义出自“由因而果”的思维方式。如果我们“由果而因”地反向思维,经过归纳和分析,就会感到驱使主动行为的能动性,不仅来源于人的头脑中已形成的认识和思想,还来源于直接的社会作用和诱导。这种由社会作用和诱导使人发生主动行为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2.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一个老话题。话题虽老,意义却常新。为了使社会主义国家的个人和集体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我们认为,认真研究和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反思并纠正以往在这个问题上的失误是非常必要的。一、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毫无疑问,个人与集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个人是构成集体有机体的细胞,没有个人的存在,也就无所谓集体和集体的一切。没有个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动活动,也就谈不上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因此,集体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存在和发展。另一方面,个人在任何时候又是依赖社会的。人不是孤立的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人是这一过程的主体。“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①“人们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却不管这种历史的结局如何,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的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就是历史。”②因此我们认为,历史就是人的活动的结果的“积累”。历史行为的客观作用,就是指历史上人的活动的结果和作用。人的历史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各种生产活动;另一类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表现为经…  相似文献   

4.
公共选择理论是研究集体决策的科学,亦即以经济学的方法研究政治和社会问题的理论和方法。公共选择理论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集体性,单个个人的决策不在考虑范围内,但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必须要有集体决策,说明公共选择的不可避免性。二是规则性,为使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偏好差异行为能够有效的协调起来,必须进行集体决策,以制订能够反映和满足一般人偏好的规则;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范围是国家、政府、国防、警察、消防、教育、环境保护、资源配置、分配等。公共选择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分支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所提供的…  相似文献   

5.
话语是特定的社会语用环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及一定的施语者与受语者之间在特定语用环境中展开沟通和交流的言语活动。包括施语者、受语者、文本、语境等诸多要素。话语内容由词或句(或者说名称)构成。话语始终出自具体的施语者,即具体的个人。施语者的内在思想付诸现实则必然离不开将内在抽象的语言思维外化为具体的话语形式。外化的话语形式在客观语用中所蕴含的施语者的话语含义必须具备的显性功能决定了语后行为的效度。语言效度离不开从哲学角度分析话语这一社会活动中的语言活动。话语具有连贯性,有意识的话语行为中语言的使用必然有着某种目的、意义和辩证联系。  相似文献   

6.
经济公正是对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经济制度、经济行为的哲学反思和价值关怀,是一定社会的公正道德要求和政治自由平等原则在经济层面的体现和反映,是对人的存在方式及相互间经济关系是否具有合理性的价值追问,体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经济行为总是发生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一定主体之间的行为,是重要的人类实践活动。通常情况下,经济行为应遵循互利原则、诚信原则、平等原则、程序原则和矫正原则,体现公正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区分了"真实的集体"和"虚假的集体",从马克思的理论出发点"现实的个人"和"人的感性活动"可以看到,集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境遇中的"现实的个人"展开其感性活动的空间,是人的价值的历史实现空间,集体是历史的。  相似文献   

8.
道德行为选择的科学依据是自由和必然的辩证统一,大学生道德行为选择中具有诸多冲突,突出地表现在处理与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关系上。要正确处理道德行为中的诸矛盾,就要正确处理好社会、集体与个人之间的矛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利益价值与道德价值之间的矛盾、行为主体与行为对象之间的矛盾等。  相似文献   

9.
1、交往,是社会中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人们在社会中生活不能不彼此发生交往,否则无法生活。社会就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人与人交往关系的统一。交往既然泛指人们之间的一切相互联系和作用,那么它的具体形式必然有许多。例如有生产的、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文化的、血缘的等等。每一种  相似文献   

10.
集体主体与集体主义王建成集体主义植根于个人与社会的客观关系中。就最一般意义而言,个人与社会处于不可分割的联系中,两者互为前提,互为条件。个人是社会、集体最基本的细胞,没有个人,社会、集体就是虚幻的。集体的现实是由个人的行为构成的,集体的未来,取决于每...  相似文献   

11.
<正> 众所周知,人们在思维认识活动中接收信息的方式,或者说主体反映客体的方式,是感觉、知觉和表象。这些反映形式,是任何个体(包括原始人的个体)在进行思维认识活动时,必不可少的过程。但是,当我们在考察原始人类的思维认识活动时,却发现他们的思维认识活动,与我们大不一样。原始人类每个个体的思维认识活动,往往受集体或类的表象的制约。所以,尽管他们每个个体的思维认识形式和我们一样,可是作为集体的一员,他们的思维认识活动,又常常为集体表象所左右。  相似文献   

12.
社会行为与技术创新社会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活动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包含许多行为。经济行为构建了经济活动最为直观的和直接的层面,但这却需要社会行为来支撑。社会资本是对社会行为资源的理论描述,确立了以社会生成概念为核心的分析框架,它从动态来理解社会行为的经济效率。技术创新社会生成有价值的社会认同、信息的社会融通和风险的社会分摊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论思维社会学丛大川一、关于“社会思维学”和“思维社会学”的界定。关于“社会思维学”,张育铭同志界定为:“社会思维学就是研究和探讨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制约下,人们(即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在社会实践的相互交往、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及...  相似文献   

14.
神话时代的思维活动,究竟靠什么来把握世界、理解事物呢?作者认为:神话的思维形式因素主要是运用集体表象或类化意象来进行的。其主要形式特征是:1.以象表意,形象直观的思维形式,它具有不可捉摸的神秘性;2.神话的集体表象是约定俗成的,积淀有相当的社会内容;3.神话的表象和意象,是经过思维主体投射幻化的心意之象。  相似文献   

15.
当今,伴随知识时代的到来,人的发展问题已成为世界哲学关注的焦点,更成为中国哲学和人学研究的崇高使命。在这一关键时刻,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人之动力论》(徐冰著)一书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由于人的动力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根本的东西,是人类活动的交接点和环节,是人的行为和这种行为赖以完成的条件之间的媒介,同时也是影响社会和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没有人的动力作用,人既不能生存,也不能发展,更不可能推进社会持续发展。  从历史上看,人的动力问题并非是个全新的课题,有不少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  相似文献   

16.
论政治活动的主体与场所─—兼谈政治学的理论框架王振海任何以社会的某一领域和侧面作为研究对象的学问,都无法脱离社会的主体─—人。政治学当然也不例外。一切围绕社会所进行的理性思维,如果脱离了作为社会主宰的人,就失去了价值坐标点和思维参照系。人是社会科学的...  相似文献   

17.
腐败被称为“政治之癌”,是人类社会肌体上的毒瘤。腐败的本质是以公共权力为资本,背离公共利益目标,为个人或小集体谋取物质利益,即以公权谋私利。腐败现象的产生有着社会经济结构、政治体制、文化背景等各方面的原因,如何清除腐败、保证政治清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值得注意的是一种新的腐败形式正在我国呈现出一种蔓延的趋势,那就是国家机关中的工作人员集体腐败行为。集体腐败是相对于单个个体的腐败而言的。集体腐败是指拥有一定公共权力的某政府机构中的一些人或全体成员共同利用本机构的公共权力谋取本单位成员私利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正> 艺术活动的调整器,主要有艺术规范和社会规范,它们分别调整艺术领域中人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确保社会规范得以实施的力量是社会管理机构,社会管理机构对艺术活动的组织、激励等行为,我们统称为艺术领导.艺术领导蕴含着个人性与社会性的矛盾,它表现为领导者个人品质与领导规范的对立统一以及艺术政策所体现的个人倾向与社会需要的对立统一.这一矛盾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展开,当领导行为的社会性占上风时,领导是对社会的服务;当领导行为的个人性占上风的时候,领导是对社会的统治.人类的领导行为经过了由服务到统治的演变,正在向服务复归.  相似文献   

19.
当前对青年的研究不外乎是从两个方面开展的。一是与青年外观的行为活动有关的各种社会问题,二是青年自身内部的心理活动。然而在这后一个方面过去往往着重于从普通心理学的意义上对个体青年的研究,也就是说更侧重于研究个体的青年在感觉、知觉、情绪、思维和个性等心理过程及其心理的生理机制这些方面的问题。事实上,青年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他们作为社会的成员同样是多种社会角色的承担者。在他们广泛的社会交往活动中必然形成多种多样的人际关系,从而也就必然会在行为上表现出复杂、多样的社会心理现象,如青年的社会知觉、社会动机、社会态度、相符行为、从众行为、互动行为、模仿、暗示、感染、社会舆论和集体的心理气氛等等。由此可见,对青年心理活动的研究,远不止是一个普通心理学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是一个社会心理学的问题。一般来说,对青年社会  相似文献   

20.
论法律推理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推理是处于法律思维核心的法律认识论范畴。它所反映和处理的是人与人之间复杂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比其他推理更需要通过辩论、证明或论证,以达到弄清事实真相、做出公正判决的目的。法律推理具有思维与实践相统一的辩证特点,它是特定主体在法律实践中,从已知的前提材料合乎逻辑地推想和论证新法律结论的思维活动,其本质特征是特定主体在法律实践中所进行的具有实践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法律推理的知识创新性是法律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