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人每晚到村广场跳健身操,村老年协会则给他们记“工分”,年底再给他们发“工资”,这样的新鲜事就发生在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大街镇三街村。  相似文献   

2.
1972年,23岁的“刁民”被阉割“刁民”是村里一个“头”给邢树贞起的绰号。按他本人的说法是,“这是我经常给他们提意见换来的结果”。 1972年7月3日夜,一户农舍失火。7月5日下午,村民兵连长邢本森骗“刁民”说去生产队参加“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接着4、5个人一拥而上把他捆起来,逼其承认这火是他放的。“刁民”不承认,”他们就轮番用皮带木棍拷打”。当夜,他们打昏”刁民”后摘走了他的2个睾丸。被拘禁38天后,待“刁民”下身的刀口长好才放其回家。据说,当时施暴者想“弄个‘活宝’来解解闷”,所以把“刁民”给劁了。“刁民”的老娘说“自打儿子9岁时随她改嫁到聂桥村,就没少挨人的欺侮。”从被放回的第二天起,“刁民”就开始了马拉松式的上访。  相似文献   

3.
林玉椿 《职业》2008,(10):47-47
有时你很难给罗红一个准确的称谓——是企业家罗红,还是摄影家罗红。作为一个企业家来说,好利来的700多家店面已经遍布全国上百个大中城市,他俨然是个“蛋糕王”;作为一个摄影家来讲,北京的地铁里到处都有他的摄影作品,并且他已经出过多个摄影专辑,举办过个人摄影作品展。他在事业和爱好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4.
我的朋友夫妇二人去西藏旅游,临回来前,他们到八角街(现在称八廓街)淘宝,买了许多东西,还淘到一颗麝香,这让他们欣喜若狂。回到家,就将这颗麝香放在他们新房的卧室里,逢人来家做客都要拿出来炫耀一番。6年过后,麝香依旧在,可他们夫妇却一直没有孩子。到医院去检查,夫妇双方都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5.
于牧洋来自中国北京,贺杰来自美国康州,两个有着不同背景、不同思路、不同视角的摄影者,用不同的设备和艺术方式展现他们的视觉世界。他们是一对夫妇,还是一对探索艺术的伙伴。今年5月,他们在北京798艺术区举办了名为《零界》的摄影联展,迎门的广告牌上写着“寻觅天地之灵·漫游人间散记”。  相似文献   

6.
雁翎 《老年世界》2006,(18):28-29
英国一对百岁老夫妇度过了自己结婚80周年的纪念日。这对老夫妇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编委会评为创下两项世界之最的夫妻:一项是“世界上婚姻最长久的夫妇”.另一项是“世界上年龄最大的夫妇”。就连英国女王也亲自给他们发了一张贺卡.卡上写道:“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成就。我向你们致以亲切的祝贺,并祝你们80周年纪念日快乐。”  相似文献   

7.
陈文东、许木芝是生活在石门县大山里的一对盲人夫妇。他们含辛茹苦把女儿养成人,也把自己养老的希望寄托在了这个唯一的女儿身上。没想到,6年前女儿外出打工,再也不见踪影,是死是活全无消息。就在他们绝望的时候,七八个“兵儿子”走进了这个一贫如洗的家,他们———驻石门某通  相似文献   

8.
吴志菲 《老年人》2004,(4):34-35
在中国摄影界,侯波、徐肖冰夫妇是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们在半个多世纪里,用手中的相机记录历史,再现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贫困走向富强的战斗历程,其中许多照片已成为人们十分熟悉的传世之作。春风微微的一个下午,记者如约来到了侯波、徐肖冰夫妇的寓所。坐在他们家的客厅里,记者环顾四周,只见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照片———侯波、徐肖冰夫妇与毛主席在香山的合影。于是,我们的谈话就从这张合影开始了。侯波告诉我,这张照片摄于1949年5月。那时,毛主席在北京香山双清别墅休息、办公,并接见国内外友人。一天,她接到任…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光明日报》的《艺萃》副刊“光影天地”版发表了刘炳琦、杜一芳夫妇在国外拍摄的几幅摄影作品。  相似文献   

10.
夫妻摄影家     
“踏破青山志未泯,红心两颗历艰辛。才高艺巧编佳构,色艳图新赞隽英。博采珠玑铺大地,精描锦绣誉寰瀛。年奋战风高洁,亮丽人生笑晚晴。”这是本文主人公孙丕永、朱瑛夫妇几十年摄影生涯的真实写照。现居住长沙的这一对夫妻摄影家,50年代就双双加入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他们携手并肩奋斗了40多年,是雷锋照片的最先推出者。在那成堆的摄影作品中,我寻觅到了他们一生闪光的足迹。相机为媒喜结连理解放初期,部队对官兵的结婚条件规定得还相当严格。孙丕永1947年参军,在部队做摄影记者,提为连级干部后,才够上结婚的条件。他暗恋着搞摄影…  相似文献   

11.
不死的奇迹     
1993年5月,捷克的一名导游将一批旅客送上喀尔巴阡山后,在回家的途中遇到一场惊天动地的大雪崩。他在惊恐中忽见一个封闭的洞穴被雪崩冲开.从洞里冲出4个似人非人,似鬼非鬼的“怪物”,他们个个衣衫槛褛、长发披肩。这个惊魂未定的导游,突见“怪物”出现,更是魂飞魄散,拚命奔逃。警方接到报告后,及时赶来围堵“怪物”,经盘问发现他们竟是多年前在此失踪的外国旅客——瑞典人斯文夫妇和奥地利人库尔特夫妇。  相似文献   

12.
据《新闻晨报》报道,5月14日,家住某小区4号304室的朱俊文从“非典”疑似病例中被排除。此前,她家隔壁303室的一对老夫妻被确诊为上海第3、4号非典病人。这本来应该是一件谢天谢地的喜事;然而,虽然解除了“疑似”,但很多人就像躲瘟神一样,躲着朱俊文夫妇。他们赖以生活的重要基础——“八加八”奶茶铺,生意一落千丈,店铺周围一些主要的消费群体,不自觉地给这个奶茶铺打上了深深的”非典烙印”。  相似文献   

13.
想摘星星做眼睛的男孩文/伊非一1988年5月18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计量处的戴德才夫妇在医院迎来了他们的儿子。当护士把白白净净,长着圆圆的脸蛋、长长的睫毛,有着一双乌黑明亮大眼睛的男孩抱给他们时,夫妇俩别提多高兴了。他们马上给孩子起乳名为“亮亮”,...  相似文献   

14.
2010年,干珍珍独自来到英国求学。由于学校宿舍已经住满,她被安排住在年逾六十的贝恩汉姆夫妇家。贝恩汉姆夫妇很友善,对干珍珍的生活悉心照顾。他们总说,干珍珍也是这个家庭的一份子。女主人说:“如果我的儿子漂洋过海去那么遥远的地方学习生活,作为母亲我会希望有好心人照料关心他。为了不让你的家人担心,我就是你的英国妈妈,迈克尔是你的英国爸爸,你在英国有一个温暖的家。”  相似文献   

15.
那是1988年1月17日,钟镇涛章小蕙大婚。满世界都飘着他们合唱的《你的世界我最懂》。连风水大师都没了“方向”。预言这两人将白头偕老。几年后,阿B夫妇投资房产失败,B嫂,全港闻名的“败金女”转投阿B夫妇借钱炒楼的担保人陈曜的怀抱。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2004,(8)
夫妻俩采风留影鱼趣袁泳桃摄童年许萍摄波光潋滟袁泳桃摄“瞬间世界悟精微,伉俪同工比翼飞,摄得庐山真面目,永留神韵照心扉”。这是一位朋友袁泳桃、许萍夫妇《伴侣风采》摄影作品展后写的赞叹诗。袁泳桃、许萍都是退休后迷上摄影的,在湖南省老干部摄影家协会这个大家庭里,是出  相似文献   

17.
在河南省新乡市一个窄小胡同内的“马记擀面皮”店,住着一对寒门双胞胎兄弟,他们俩靠父母卖凉皮、自己打零工,节衣缩食完成学业,并双双参加了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荣获一、二、三等奖。2005年9月,俩人被清华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录取,成为令人羡慕的"骄子"。双胞兄弟父母随儿上学去打工1988年9月,河南省焦作市马可义和张明娥夫妇顺利生下了一对男孩双胞胎。王可义夫妇都是高考落榜生,在他们的梦想一次次破灭之后,把希望寄托给了后代。马吉、马祥是对聪明过人的孩子,3岁的时候,就可以背30多首唐诗,数100多个数。父母给他们买了一堆粉笔,让他俩…  相似文献   

18.
2003年3月,北京的陈晓雨以邻居许立明、陈红欣夫妇给女儿起了与自己相同的娃名,并经常以骂女儿来羞辱自己,侵犯了自己的娃名权为由,将他们告上了法庭,要求许立明、陈红欣夫妇立即给女儿改名,并赔偿精神损失3万元。许立明夫妇为何要给女儿起和邻居相同的名字呢?他们与邻居陈晓雨到底有着怎样的是非恩怨呢?  相似文献   

19.
心理万花筒     
猜忌成瘾的青年夫妇展龙和盘立丽曾是中学同学,高中毕业后两人回村里办起了油坊,3年后有了家底便结了婚。婚后第二年喜添儿子,小日子过得不错。可后来,两人经常为一些小事争吵不休。于是,盘立丽跑到原来教他们语文的肖老师家诉苦,肖老师在该市心理热线做咨询员,正好可以帮助他们解答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人可留恋这个地方了,看电视啊吹牛啊,和我聊天什么的,他们称这里是他们的家,我是他们的老大姐……”吴所说的“我们的人”就是接受美沙酮治疗的人员。对他们来说,门诊是个能给他们希望和信心的地方。服完药后,他们总是待在门诊,这里看看那里转转,要么就是围在医生身边聊天。据卫生部统计显示,近年来中国艾滋病传播呈快速增长趋势,传播途径主要以经注射吸毒感染为主,占总数的68%, 另据公安部门统计,中国登记吸毒人数逐年递增,2003年已经达到90万人,估计全国每天发生共用注射器吸毒次数超过45万。远离毒品,远离注射吸毒成了狙击艾滋病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