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熹思想之与陆象山金春峰陆象山哲学思想是心学思想。和王阳明一样,其哲学的基本命师题是“心即理”。朱熹讲“性即理”,不讲“心即理”,故学术界常认为朱陆为理学中两大对立的学派。“朱陆异同”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热门题目。实际上,朱熹的基本观点是心学,不过心学...  相似文献   

2.
浅谈陆象山的“尊德性”思想□修淦川陆象山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他作为中国“心学”(哲学)的创始人,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心学理论和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其中:“尊德性”是他的心学理论和教育思想库中一大重要内容和一个灿烂的闪光点。“尊德性”...  相似文献   

3.
时下研究朱熹道学派文学的论著不少,而对以陆九渊为首的南宋心学派文学却罕有人问津,在宋代文学研究中可谓缺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的陈忻的《象山派心学与文学研究》一书对陆派心学颇有所得,并在此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清理了该派的文学思想及其作品,得出了中肯的结论。陆九渊开创的象山学派,或称“心学派”,并不以文学著称,但与朱熹道学派一样,他们也很关注文学。当然,他们的文学观和文学创作又深深打上理学的烙印,或者说是以理学(包括心学)的眼光和观念来审视和诠释文学的。陆九渊曾在贵溪象山讲学,故世称象山先生,有《象山先生文集》二…  相似文献   

4.
陆九渊做人之学探析刘辉平陆九渊(公元1139──1192年)字子静,江西抚州金溪人。中年以后讲学于贵溪象山,自号象山居土,故世称象山先生。他是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开创者。陆九渊心学的主旨,归根到底就是“做人之学”,其全部学术活动和思想都是围绕着“...  相似文献   

5.
漫谈象山心学的创立过程———读书笔记□张昌琪陆象山是南宋时期的大理学家,与朱熹对垒而立,独树一帜,创立心学。他是一个富有独创精神的儒者,从小读书便与众不同。自谓“讲习岂无乐,钻磨未有涯,书非贵口诵,学必到心斋。”确“比他人读得别些子。”(《象山全集》...  相似文献   

6.
作为陆王心学一脉的关键人物,慈湖学术以不起意、知及仁守为修养工夫,以本心之澄澈清明为工夫境界,在承继其师象山“六经注我”诠释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出了以心解经的诠释路径。在“克己复礼”诠释问题上,陆象山开心学解释之先河,慈湖一反前儒本孟子心学为说,而以“古圣为的”,从诠释之基、诠释之体、诠释之用三个维度建构了独立完整的心学诠释理路,这一解经路线在廓清理学解经之传统、开启心学解经之新视域新思路新方法以及后世阳明及阳明后学的心学建构等方面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20世纪的中国哲学家,有声称“接着程朱理学往下讲”的,如冯友兰先生,创立了“新理学”的哲学体系;有隐然“接着陆王心学往下讲”的,如贺麟先生,创立了被称为“新心学”的哲学学说。他们的哲学创造,都通过对中国哲学中特定学脉的自觉选择和继承,而坚持了中国哲学自身的主体性。同时,他们又在自己的哲学中融摄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因素,如冯友兰先生的新理学乃是程朱理学与西方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的奇特结合,贺麟先生的新心学则是陆王心学与西方新黑格尔主义哲学的精巧融汇。与冯友兰的“新理学”、贺麟的“新心学”不同,我要讲的是“新人学”。中国…  相似文献   

8.
王阳明是明代大思想家,宋明理学中心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在批判朱熹理学思想过程中,创立了“良知”说,即以“良知”为本,倡鸟语花香、山川水流及其宇宙万物皆由吾心之良知中出,从而既冲破了朱熹理学的束缚,又克服了陆九渊一切唯“心”心学的不彻底性,彻底完成了心学体系.“良知”说也即是王阳明哲学体系的核心.王阳明以“良知”为本的心学思想固然是理学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但另方面也与佛学特别是禅宗思想影响分不开.正如他自己所说,他“自幼笃志二氏”,认为“二氏之学,其妙与圣人只有毫厘之间”.(《传习录上》)所以,他的“良知”说实际上与禅宗的“本心”论思想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文史哲》1962,(4)
山东大学历史系华山先生,在《山东大学学报(历史版)》1962年第一期,发表了《从陆象山到王阳明》的论文。华山先生指出南宋思想界朱陆井峙,朱倡理学,陆倡心学。其后朱学日盛,陆学转微。至明代中叶,王阳明接陆学之余绪,发扬而光大之,称为“王学”。从此陆王并称,与程朱派理学成为我国近古唯心主义思想的两大派别。  相似文献   

10.
邓新华 《江汉论坛》2004,(12):100-102
明代中叶思想家王阳明所创立的心学是从理学内部分化出来的一个哲学流派,它具有鲜明的反理学倾向。阳明心学的出现不仅从内部造成了理学的瓦解,而且也为明清两代文艺新思潮的产生提供了思想上的催化剂:阳明心学以“情”为人“心”所固有的观点消除了程朱理学以性化情、存理灭欲的强制色彩,为明清两代的文艺家在创作中尽力表现人的情感和明清文论中“情感”论的盛行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阳明心学提出的“心”本体论充分肯定和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为明清两代的文艺家大胆突破礼教规范、提倡抒写性灵表现个性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阳明心学及后学对圣贤的绝对权威的否定和对人人平等的价值观念的推崇,也直接引发了明清两代的文艺家在创作上表现出“语出本色”、“贵浅不贵深”的强烈的平民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1.
程颢“识仁”思想及其与陆王心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王心学之所以自宋明理学中产生,有着历史的和逻辑的必然性。但就思想根源上看,程颢的“识仁”思想,直开心学一派源流。他从天人一体的人生境界及心理合一的道德修养工夫上体认“理”,开辟了理学中心性合一的本休论和直觉体认方法论的先河。它依据孔子之“仁”,上承先秦《易传》的“生生之化”,及《中庸》的性理合一思想,吸收了张载《西铭》万物一体的伦理本体意境,与“大心”说为学方法的直觉倾向,将理学之“理”看作人性与物性、知觉与性理贯通的伦理本体,并由本体而推及方法,论述了伦理本体与实践道德的统一关系。而这正是陆王心学所始终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杨泽波 《东岳论丛》2003,24(2):60-64
牟宗三在划分三系 ,判定正宗与旁出的过程中 ,提出“以纵摄横 ,融横于纵”的综合思想方法 ,并希望以此综合象山和朱子 ,应该说 ,这是非常有价值的思想。然而 ,在具体的综合过程中 ,牟宗三并没有以完整的孔子心性学说为标准 ,而只是以心学为标准 ,因此 ,他的“以纵摄横 ,融横于纵”的综合 ,不是真正的吸取各家之长 ,双美相合 ,互为补充 ,而只是以心学“收编”理学 ,也就不可能真正将心学理学的合理部分摄融在一起而达到综合的目的。所以 ,牟宗三希望通过“以纵摄横 ,融横于纵”的方式解决综合的任务并没有真正达到 ,这个教训又是十分深刻的。  相似文献   

13.
明初理学向心学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学发展至元代产生了分化,一部分人因袭理学,抵制异端;另一部分人则于理学中输入心学的成分,开启了理学与心学合流的先河。明初哲学思想正是沿着后一个方向发展的,结果是朱陆思想渐易其位,心学取代了理学的地位。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薛王宣、吴与弼和陈献章三位哲学家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一、薛王宣对理学的改造及对心学的吸收薛王宣(公元1389-1464年),字德温,山西河津(今山西荣县)人。他既极力推崇朱熹理学,又欣赏张载气学,同时也受到陆九渊心学乃至佛道某些观点的影响,从而使其理论体系表现出一定的矛盾性。对这一点,历史上几乎无人论及。黄…  相似文献   

14.
论陆九渊的文道观及其文学创作胡迎建陆九渊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是心学创始人,其学术生涯主要在理学方面,没有系统的文论,但“文”又是他随时关注的问题,故在著述、讲学与通信中时常发表一些见解。他为文较多,偶而也作点诗,以涵泳性情,“雍容自适。”探求这位心学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立心为本,为学求源”、“注重践履,反对支离之学”、“家学偏陆,推尊象山”三个方面入手,对包恢及其《敝帚稿略》的心学倾向作了较全面的考察。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包恢及其《敝帚稿略》与陆氏心学在主要观点及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共同点,包恢是象山一派的传人。  相似文献   

16.
试论陆象山的散文风格及其影响□姜陆象山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的理学家、散育家,同时也是一位散文家。他的散文风格不琢奇巧,正大纯粹。他的文章,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不拘一格。既有韩愈、欧阳修的散文遗风,又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一我们知道,陆象山是一位心学大师,...  相似文献   

17.
从两种《大学古本序》文本,可以看到王阳明心学形成与成熟的过程。其最初文本本是向程朱理学挑战,由于罗钦顺指出其丢了“大头脑”,才有“致良知”学说的提出和成熟。罗钦顺本来带有不少程朱烙印,在批判王阳明心学的过程中,却逐渐得以洗汰,并锤炼了自己的气本论。从两种文本和罗王论战中可以看到明代中期理学、心学和气学三大思潮鼎立和争雄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把宋明时期的新儒学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别虽不无道理,但也不能忽视理学与心学在理论上的内在联系。事实上,朱熹在“性即理”、“心统性情”、“心与理一”等命题中关于心、性、理关系的论述,一方面表现出其理论结构内部的某些矛盾和混乱,另方面又与陆王心学有许多相通之处。本文通过对朱熹哲学中心、性、理关系的分析,指出朱熹在宇宙论中虽然坚持了理本体论,但在心性问题上却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9.
<正> 当朱熹构筑其“道学”逻辑结构的同时,“理学”中的“心学”一派也开始形成了。陆九渊援佛教禅宗入儒,初步建立了“心学”主观唯心论。当时思想界朱、陆并峙,相互辩难,不仅有益于理论思维水平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各自哲学体系的完善。明中叶王守仁,以恢复陆学为职志。“心学”一派得到进一步发展,而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20.
<正> 人性论是王阳明心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论证“心”本体的关键环节。本文拟就其人性论与其整个哲学体系的联系,他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宇宙关系的根本看法,谈点浅见,不当之处,望方家指正。一、人性论是王阳明心学的起点人性论是于阳明心学的起点,这个起点最初形成于他对朱熹“心、理为二”问题的批判。所谓“心、理为二”,在世界观上通常指主观与客观的对立,而在朱熹理学特定的伦理主题内,则有着它特殊的内容。这就是朱熹为了把封建制度这个人类社会的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