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后发国家追赶乃至超越先发大国强国的崛起过程,从来都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纵观近几个世纪以来的世界发展,大国崛起不乏成功案例,但失败概率更高。原因自然不一而足,但理论准备对崛起战略与政策指导不足无疑是失败重要原因之一。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加速,国家间的竞合更为复杂诡异的当代,后发新兴国家对先发大国强国的赶超面临更多变数和困惑。因而,需要更好地探索崛起科学规律,以有效应对各种崛起中的风险与挑战。本文在回顾理论准备对于大国崛起的国际历史经验基础上,分析理论准备对于新兴大国的赶超意义,探讨强化理论准备、促进成功崛起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2.
国际法乃崛起大国之制度重器。从历史发展的维度上看,葡萄牙、西班牙、尼德兰、英国、法国、美国等大国在其崛起的进程中都曾借助于国际法;而且其崛起的质量和水平与对国际法的认知和利用息息相关。从逻辑推演的维度上看,国际法不仅有利于国家在国际关系中掌控实际的资源与利益,而且有助于国家确立和强化其合法性,减轻其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阻力,拓展其在国际社会的认可与支持度。因而,对于崛起大国而言,认真对待与合理应用国际法,不仅是一种低成本的明智选择,而且是保证其顺利崛起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对近代大国崛起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沛 《北方论丛》2005,2(1):1-7
探究近代大国崛起的主要原因时,不应忽视文化因素.任何一个经济上贫穷、政治上分裂的国家都不可能崛起;同样,任何一个充斥着文盲,文化贫乏、落后的国家,也不可能崛起.文化是国家崛起、民族复兴进程中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4.
宋奎波 《理论界》2007,(6):144-145
在文化的价值被日益看重的今天,制定正确的文化战略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中国正在谋求复兴的事业,需要有自己的文化战略。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社会和文化转型之后,中国文化应该谋求突破。本文评析了几个大国崛起的文化因素,从而对中国的改革之路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龙伏 《江汉论坛》2007,(12):132-133
为了纪念十月革命90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共中央编译局俄罗斯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主办的"十月革命与东方社会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于今年9月23-26日在南京举行.来自中国、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日本、澳大利亚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就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的性质和特点、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十月革命与东方社会主义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仍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面临着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矛盾和困难。我们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这是2012年7月23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7.
宗寒 《江汉论坛》2003,(6):46-48
从物资普遍短缺到大部分产品供求基本平衡,这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飞跃。我国现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产值大国,但我国还不是一个科技大国,更不是一个科技强国。我国的经济总量还低,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1%,国民生产总值仅占世界的3.2%(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占10.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发达国家的2.9%。加快发展,提高经济总量,是我们的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8.
一个国家的崛起受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软硬条件的制约,其中,文化被看作一种软权力,在一个国家崛起中具有权衡作用,就像通过一杆秤的权(秤砣)衡(秤杆)就可以来称量出轻重不同的物体一样。一个国家的文化权衡,"四两拨千斤",在国家崛起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影响国家战略决策和战略意志,决定国家发展方向。春秋战国时代,秦国崛起的历史为文化权衡作用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案例。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不可不重视文化权衡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标志着美欧新自由主义资本积累方式的破产以及金钱挟持民主政治的残畸,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合理、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成为人类社会大势所趋。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为中国大国崛起、争取全球治理规则话语主动权创造了历史机遇。当前中国话语权建构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西方国家对中国崛起进行话语权遏制;二是中国话语体系自身存在不足,特别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本土话语的缺失,甚至服务于西方话语传播以及增强西方话语霸权。中国话语权建构的基本途径包括:一是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权内容;二是通过增强国家硬实力来提升软实力;三是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研究;四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回应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五是建立平等对话交流的中国话语权;六是建构中国话语权要注意原则性和灵活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0.
十月革命是整个俄国革命变革的一个阶段,彼得格勒苏维埃杰出将领与临时政府的对抗和抗衡形成了十月革命社会基础.与现代自由主义学说不同,通过具体地历史性地分析史实和历史事件目击者及亲历者的相关证词,尤其是以克伦斯基和列宁的证词为出发点,进一步论证1917年十月革命发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1.
首届东方美学会的成功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想。这成功不仅因为参加者之多、规模之大 ,而且从研究报告的内容以及围绕着研究报告的热烈讨论中 ,可以看出与会各位学者极高的学术水准。我深深地体会到日、中、韩三国的学者们对各国传统学问的真挚的继承 ,同时 ,特别是对于日本、韩国的学者和内蒙古之外的中国各地的学者们来说 ,能在内蒙古这个具有特异的历史传统的地方得到共同讨论的机会 ,也是重新认识和体验亚洲辽阔的地理、历史遗产和文化的多样性的一个契机。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了平常所讲的中国 (或是韩国、日本 ) ,这一个词中所包含的无限大…  相似文献   

12.
余琼 《社会科学论坛》2007,29(24):130-134
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灵活实践,是毫无经验可鉴的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是人民群众流血最少的武装暴动的典范.这场"特殊"的革命在恰当的时机爆发,是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在革命过程中争取民心、顺应民心和引导民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东方美学的当代话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生贵 《文史哲》2001,(1):28-29
近些年来 ,我们不止一次地看到这样一种十分相近、甚至相同的见解 ,即认为 ,作为工业文明时代的西方文化 ,由于其无力解决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种种问题而陷入困境 ,因此 ,不得不将目光投向东方 ,向东方文化来寻求答案与指导。于是便确信 ,2 1世纪将是东方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世纪。东方文化以其深厚的积淀、丰富的内涵、卓然的魅力 ,在当代世界产生着独特而又极富影响力的作用 ,作为中国人的我们也该为此而骄傲(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 ,笔者以为 ,由于时代的大背景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新世纪世界文化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14.
:2 0 0 0年 7月 ,在呼和浩特举行的“首届东方美学国际学术会议”上 ,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的 70余位专家学者就 2 1世纪东方美学的国际地位及研究前景等问题交换了彼此的看法 ,并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和争鸣。这次会议 ,标志着东方美学研究在全球语境下新的崛起 ,它所引发的思考涉及到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东方美学重新定位等重大问题 ,值得学术界关注  相似文献   

15.
闵周植 《文史哲》2001,(1):16-18
纵观世界文明史,20世纪是"西学东渐"的时代.学术界也基于人类与自然、理性与感性、精神与肉体等西欧二元论思维,激烈地进行过争论.而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21世纪则很可能是东西方文化和解与共荣的时代.迄今为止,西欧的美学思想研究大部分以国际美学会的参加者为主体进行.  相似文献   

16.
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率先夺取政权并不违背历史辩证法;但是,由于过渡的起点发生了改变,因此,落后国家就不能简单照搬马克思的直接过渡理论,而必须寻找一条新的过渡道路.列宁所推行的新经济政策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迂回过渡的政策,即利用资本主义的政策,实质上是承认落后国家不具备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条件;但新经济政策不是对十月革命的否定."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率先夺取政权与迂回过渡实际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统一的基础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7.
浅析俄国十月革命后美国的中东铁路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对中东铁路一直怀有野心。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 ,美国为防止中东铁路落入日本一强之手 ,使美国自己在中东铁路享有最大利益 ,在中东铁路政策上数经变化 ,但万变不离其宗 ,哪种政策最有利维护和扩大其在远东的利益 ,它就采用哪种 ,本文即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语境中的东方美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德胜 《文史哲》2001,(1):21-23
这是一个新的讨论话题 ,但也是具有一定历史承续性的问题 ,实际上 ,整个 2 0世纪的东方文化、包括东方的美学和艺术发展历程 ,一直都经历着与外域文化的关系变动过程。所以说 ,作为一种世界性运动的“全球化” ,并非只是针对了 2 1世纪的东方民族及其文化实践 ;在热情憧憬和不断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 ,东方各国始终面对着全球化的命运。所不同的只是在 2 0世纪的行程中 ,全球化之于东方国家的直接意义常常被限于“西方化”和“现代化”的主观要求之上 ,其中缺少某种异质文化间的互动性功能。与此同时 ,正由于在2 0世纪东西方关系史上 ,全球化…  相似文献   

19.
潘晓伟 《北方论丛》2011,(5):110-113
十月革命前,对东部地区合作社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筑、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二月革命。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建成标志着东部合作社告别萌芽阶段,进入成长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合作社发展迅速,出现了联盟中心。二月革命后,东部的合作社放弃了"政治中立原则"、积极参加临时政府的工作。十月革命前,东部地区的合作社和社会革命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推动了东部合作社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影响了合作社的政治原则。十月革命前,东部的合作社为东部商品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的普及作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20.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大规模的广泛传播和社会影响,逐渐成为中国人民进行改造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各种社会改造理论实验失败后的现实需要,国内生产力的近代化奠定了广泛传播的阶级基础,传统文化与社会心理结构上的契合认同,新文化运动兴起构建了有利的文化环境,辛亥革命后国人政治实践经验的总结,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所产生的榜样力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